一种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0295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全国各地的煤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化学成分“硫”,煤燃烧产生的SO2等有害物质未经过严格有效的脱硫处理就排放到大气中,这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2011年,我国向大气排放的SO2总量为1114.1万吨。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电厂SO2的排放控制也日益严格,因此,国内大部分火电厂都已安装了脱硫装置。其中典型的烟气脱硫治理方法是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然而,在脱硫过程中,吸收塔在运行时易产生粒径为10~60微米的“雾滴”,雾滴中不仅含有水分,还溶有硫酸、硫酸盐、SO2等,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一般会在脱硫塔出口处安装除雾器来捕集烟气中含有石膏等颗粒污染物的雾滴,从而达到净化烟气的效果。

目前火电厂湿法脱硫系统中普遍使用的是单一结构的折流板式除雾器或者圆管式除雾器。折流板除雾器除雾效果好,但是容易结垢造成除雾器堵塞,圆管式除雾器不易结垢但是除雾效果不好。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其可以提高除雾效率,同时减少结垢,从而进一步保证脱硫塔的运行安全 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包括支架和至少两层管排,所述管排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相邻所述管排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管排的横截面为倒V型结构;所述管排包括多个倒V型管道,且相邻所述倒V型管道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倒V型管道由两个子管道连接形成;所述子管道的横截面为液滴形。

优选地,所述子管道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是150°~170°。

优选地,所述子管道的横截面的长轴长度是其短轴长度的2~3倍。

优选地,一层所述管排的倒V型管道与其相邻的所述管排的倒V型管道间隔设置。

优选地,两个所述子管道一体成型构成所述倒V型管道;或;两个所述子管道分别成型后再连接构成所述倒V型管道。

优选地,所述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还包括:平板式除雾器,所述平板式除雾器设置在所述管排的第一侧,所述平板式除雾器用于对经过所述管排后的烟气进行第二次除雾处理;

优选地,所述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还包括:单层屋顶除雾器,所述单层屋顶除雾器设置在所述管排的第一侧,所述单层屋顶除雾器用于对经过所述管排的烟气进行第二次除雾处理;

优选地,所述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还包括:多层屋顶除雾器,所述多层屋顶除雾器设置在所述管排的第一侧,所述多层屋顶除雾器用于对经过所述管排后的烟气进行第二次除雾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可以实现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中包括多层由倒V型管道组成的管排,且倒V型管道由横截面为液滴形的两个子管道连接形成,当烟气通过管排时,管排可以有效拦截烟气中的雾滴,从而有效去除烟气中的雾滴。

2、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中构成倒V型管道的子管道的横截面为液滴形,烟气中的雾滴被管排拦截下来后,雾滴在重力作用下顺着液滴形的子管道流走,从而有效避免了雾滴中的颗粒物在管排处结垢,进一步有效避免了除雾装置堵塞;另外,且液滴形的子管道相比于圆形管道,其弧度变化更为平稳,因此这种形式的子管道形成的管排自洁效果好,可以减少除雾装置的清洁能耗。

3、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中子管道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是150°~170°,这样设置有利于管排排走其拦截的雾滴。

4、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中相邻的管排中的倒V型管道间隔设置,烟气中的雾滴依次与多个管排碰撞使雾滴逐渐凝结变大,从而有利于管排拦截烟气中的雾滴,提高除雾效率,另外还可以使通过管排的烟气的流场分布更为均匀。

5、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中通过管排对烟气进行第一次除雾处理,再通过平板式除雾器或单层屋顶除雾器或多层屋顶除雾器对烟气进行第二次除雾处理,进一步有效提高了除雾装置的除雾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中子管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支架1,管排2,倒V型管道3,子管道4,夹角β,长轴a,短轴b;平板式除雾器5;单层屋顶除雾器6;两层屋顶除雾器7;烟气流方向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包括支架1和两层管排2,管排2固定在支架1上,相邻管排2之间具有间隔;管排2的横截面为倒V型结构;管排2包括多个倒V型管道3,且相邻倒V型管道3之间具有间隔,倒V型管道3由两个子管道4连接形成;子管道4的横截面为液滴形。图中箭头所示为烟气流方向A。

具体的,子管道4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165°。

具体的,子管道4的横截面的长轴a的长度是其短轴b的长度的2.5倍。

具体的,一层管排的倒V型管道与其相邻的管排的倒V型管道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各管排错列设置。

具体的,构成倒V型管道3的两个子管道4一体成型。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中公开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的改进之处仅在于,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中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中管排2的数目为三排,这样设置时,管排对烟气的除雾效果更佳。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管排的数目还可以为四排、五排或者更多排,其排列方式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公开的管排的排列方式相同。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三公开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的改进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实施例三中的除雾装置还包括:平板式除雾器5,平板式除雾器5设置在管排2的第一侧(即图4中所示的管排2的上方),平板式除雾器5用于对经过管排2后的烟气进行第二次除雾处理。处理烟气时,烟气先通过管排2,再通过平板式除雾器5。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四公开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的改进之处在于,实施例四中的除雾装置还包括单层屋顶除雾器6,单层屋顶除雾器6设置在管排2的第一侧(即图5中所示的管排2的上方),单层屋顶除雾器用于对经过管排的烟气进行第二次除雾处理。处理烟气时,烟气先通过管排2,再通过单层屋顶除雾器6。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五公开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的改进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实施例五中的除雾装置还包括两层屋顶除雾器7,两层屋顶除雾器7设置在管排2的第一侧(即图6中所示的管排2的上方),两层屋顶除雾器用于对经过管排后的烟气进行第二次除雾处理。处理烟气时,烟气先通过管排2,再通过两层屋顶除雾器7。

当然,上述本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较为优选的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子管道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可以设为150°~170°;子管道的横截面的长轴长度可以是其短轴长度的2~3 倍;构成倒V型管道的两个子管道也可以是分别成型后组装在一起;平板式除雾器、单层屋顶除雾器及两层屋顶除雾器均可以选择性设置;多层屋顶除雾器还可以设为三层、四层或更多层;另外,在具体工程应用中,相邻管排之间的间隔、相邻倒V型管道之间的间隔以及子管道的尺寸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烟气沿着烟气流方向A通过错列设置的管排2,烟气中的雾滴与两层管排2进行碰撞后,其雾滴变大,且被管排2拦截,被拦截的雾滴顺着水滴状的子管道4构成的倒V型管道3流走,由于子管道4为水滴状,因此,极少量的雾滴附着在管壁上,从而避免了管排2的堵塞,且经过管排2的烟气的均布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脱硫塔的液滴形管式除雾装置机构简单,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雾滴,还可以有效避免管排处的结垢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