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强力分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7334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强力分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强力分散机。



背景技术:

目前,分散机广义上是搅拌机的一种。由于采用高速搅拌器(如圆盘锯齿型搅拌器)可以在局部形成很强的紊流,通常对物料有很强的分散乳化效果。所以对这类高速搅拌机又称为分散机。分散机主要分为升降式分散机和釜用分散机,升降式分散机按升降方式又可以分为:液压升降分散机,气动升降分散机,手摇升降分散机等。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4320152 A,发明创造的名称为强力分散机,主要由低速轴电机、减速机、釜盖、高速轴电机、液压油缸、转轴、料桶、夹套、蝴蝶浆、分散盘和机座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速轴电机连接减速机,高速轴电机分别设置在釜盖两侧,釜盖连接液压油缸,液压油缸设置在底座上,料桶设置在两液压油缸之间,转轴连接减速机,蝴蝶浆设置在转轴上,分散盘在蝴蝶浆下侧设置在转轴最下端。但是现有分散机存在着分散搅拌力度不足,分散混合效率不高,减震性差,设备故障率高,粘缸严重,分散不均匀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强力分散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强力分散机,以解决现有分散机存在着分散搅拌力度不足,分散混合效率不高,减震性差,设备故障率高,粘缸严重,分散不均匀的问题。一种新型强力分散机,包括缸盖,缸体,密封垫,顶板,液压柱,底板,减震座,搅拌主轴,变速箱,驱动电机,搅拌副轴,观察窗和内衬层,所述的缸盖与缸体之间安装密封垫;所述的缸盖通过顶板与液压柱相连;所述的缸体通过减震座安装在底板上部;所述的搅拌主轴安装在变速箱的正下方;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变速箱的上部;所述的搅拌副轴安装在缸体内侧边缘;所述的观察窗镶嵌在缸体的侧面;所述的内衬层固定在缸体的内壁;所述的减震座包括加强筋,支撑体,阻尼橡胶块和壳体,所述的加强筋焊接在壳体的外侧面;所述的支撑体外侧填充阻尼橡胶块;所述的搅拌主轴包括横向叶片,曲轴轴体,纵向叶片,花键,滑动轴承和密封圈,所述的横向叶片安装在曲轴轴体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的曲轴轴体中部安装纵向叶片;所述的搅拌主轴通过花键与滑动轴承相连;所述的滑动轴承上侧面镶嵌密封圈;所述的搅拌副轴包括搅拌板,侧刮板和底面刮板,所述的搅拌板外端安装侧刮板;所述的底面刮板安装在搅拌副轴的下端。

所述的曲轴轴体的旋转直径为15厘米至35厘米;所述的曲轴轴体采用石墨铸铁制成的S型结构曲轴,有利于增大搅拌力度,提高搅拌效率,保障分散均匀性。

所述的阻尼橡胶块采用丁基橡胶颗粒制成的锥体,有利于减振降噪,降低设备故障率。

所述的支撑体采用槽钢焊接的十字架结构,有利于提高支撑刚度,固定稳定可靠。

所述的侧刮板或者底面刮板采用硅钢板制成的半月状刮刀,有利于搅拌的同时清除粘附在缸体内壁的原料,提高分散均匀性。

所述的观察窗采用双层钢化玻璃板,有利于方便观察内部分散过程,材质坚固保温,便于操作便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强力分散机广泛应用于分散机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搅拌主轴的设置,有利于增大搅拌力度,提高搅拌效率,保障分散均匀性。

2.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座的设置,有利于减振降噪,降低设备故障率。

3.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副轴的设置,有利于搅拌的同时清除粘附在缸体内壁的原料,提高分散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缸盖,2-缸体,3-密封垫,4-顶板,5-液压柱,6-底板,7-减震座,71-加强筋,72-支撑体,73-阻尼橡胶块,74-壳体,8-搅拌主轴,81-横向叶片,82-曲轴轴体,83-纵向叶片,84-花键,85-滑动轴承,86-密封圈,9-变速箱,10-驱动电机,11-搅拌副轴,111-搅拌板,112-侧刮板,113-底面刮板,12-观察窗,13-内衬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强力分散机,包括缸盖1,缸体2,密封垫3,顶板4,液压柱5,底板6,减震座7,搅拌主轴8,变速箱9,驱动电机10,搅拌副轴11,观察窗12和内衬层13,所述的缸盖1与缸体2之间安装密封垫3;所述的缸盖1通过顶板4与液压柱5相连;所述的缸体2通过减震座7安装在底板6上部;所述的搅拌主轴8安装在变速箱9的正下方;所述的驱动电机10安装在变速箱9的上部;所述的搅拌副轴11安装在缸体2内侧边缘;所述的观察窗12镶嵌在缸体2的侧面;所述的内衬层13固定在缸体2的内壁;所述的减震座7包括加强筋71,支撑体72,阻尼橡胶块73和壳体74,所述的加强筋71焊接在壳体74的外侧面;所述的支撑体72外侧填充阻尼橡胶块73;所述的搅拌主轴8包括横向叶片81,曲轴轴体82,纵向叶片83,花键84,滑动轴承85和密封圈86,所述的横向叶片81安装在曲轴轴体82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的曲轴轴体82中部安装纵向叶片83;所述的搅拌主轴8通过花键84与滑动轴承85相连;所述的滑动轴承85上侧面镶嵌密封圈86;所述的搅拌副轴11包括搅拌板111,侧刮板112和底面刮板113,所述的搅拌板111外端安装侧刮板112;所述的底面刮板113安装在搅拌副轴11的下端。

所述的曲轴轴体82的旋转直径为15厘米至35厘米;所述的曲轴轴体82采用石墨铸铁制成的S型结构曲轴,有利于增大搅拌力度,提高搅拌效率,保障分散均匀性。

所述的阻尼橡胶块73采用丁基橡胶颗粒制成的锥体,有利于减振降噪,降低设备故障率。

所述的支撑体72采用槽钢焊接的十字架结构,有利于提高支撑刚度,固定稳定可靠。

所述的侧刮板112或者底面刮板113采用硅钢板制成的半月状刮刀,有利于搅拌的同时清除粘附在缸体2内壁的原料,提高分散均匀性。

所述的观察窗12采用双层钢化玻璃板,有利于方便观察内部分散过程,材质坚固保温,便于操作便捷。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机10通过变速箱9带动搅拌主轴8和搅拌副轴11,搅拌主轴8上部安装横向叶片81和纵向叶片83,增大搅拌力度和搅拌接触面积,提高了物料的流动性,侧刮刀112与缸体2内壁接触,随着搅拌副轴11的旋轴,将粘附在缸体2内壁的物料刮下。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