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均质乳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8001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均质乳化机,属于均质乳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均质乳化设备的原理是物料在水锅、油锅内通过加热、搅拌进行混合反应后,由真空泵吸入乳化锅,通过乳化锅内上部的中心搅拌、聚四氟乙烯刮板始终迎合搅拌锅形体,扫净挂壁粘料,使被刮取的物料不断产生新界面,再经过叶片与回转叶片的剪断、压缩、折叠,使其搅拌、混合而向下流往锅体下方的均质器内,物料在通过告诉旋转的切割轮与固定的切割套之间所产生的强力的剪断、冲击、乱流等过程,物料在剪切缝中被切割,迅速破碎成200nm-2um的微粒,由于乳化锅处于真空状态,物料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及时被抽走。

现有均质乳化设备存在以下缺点:

(1)物料均质乳化时一般需要加热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现有的加热方式一般采用先在储料罐中加热再输往均质乳化罐中,或者是在罐体外部设置夹套,通过通入蒸汽加热,这些方式使用起来比较复杂,温度不容易控制,同时十分浪费能源,增加成本;

(2)真空泵直接连接均质乳化罐,真空泵工作时不稳定,同时,真空泵对罐体内多出的气体进行抽取的气体内含有一些附带水分、少量的油相物以及少量的水相物,这些物质进入真空泵后会降低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3)因为所使用物料一般粘度较高,均质乳化时容易粘在罐体内壁上,刮料板刮料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均质乳化机,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真空泵、清洗罐体内壁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均质乳化机,包括油相储料罐、水相储料罐、罐体,油相储料罐、水相储料罐内的物料分别通过第一真空泵和第二真空泵抽料经支管道汇流进入总管道混合后进入罐体内,总管道上设换热器,罐体顶部设电机,电机转轴与中心轴连接,中心轴上设有乳化头,中心轴上还固定有“U”形刮料板,刮料板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搅拌杆;罐体内还设紧贴内壁的均匀分布的高压喷头,高压喷头通过管道与外部装有有机清洗剂的高压罐连接,罐体还设与其连通的真空泵,罐体与真空泵连通的管道上设缓冲罐,罐体的壳体外设真空夹套,罐体底部设与其连通的排料口。

罐体外还设物料循环装置,物料循环装置包括连通排料口和罐体上部的管道,管道上设有循环泵,均质乳化时,罐体底部浓度较高,通过循环泵的作用把底部物料送回罐体内使其充分混合,均质乳化效果更好。

油相储料罐、水相储料罐内分别设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设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的目的是使进入罐体前的物料浓度均匀,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均包括电机带动的搅拌叶。

总管道与罐体的连接处设第一阀门,排料口处设第二阀门。

真空夹套上还设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上均设阀门,一方面能用来连接外部抽真空设备,另一方面能用来做通入蒸汽加热或冷却水冷却的进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油相、水相混合后的管道上设有换热器,加热效率高,温度易控制,同时避免了在多个储料罐加热带来的能源浪费;本实用新型罐体外设真空夹套,抽取真空后能给罐体提供绝热空间,节省能量,同时夹套上设有两个接口,能通入蒸汽或冷却水对罐体进行加热或冷却;

(2)本实用新型在真空泵与罐体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缓冲罐,利用真空罐内形成的负压抽取罐体内乳化形成的气泡,气压稳定,同时避免抽取气体时附带水相或油相物料进入真空泵内,提高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紧贴罐体内壁上设有高压喷头,高压喷头通过管道与外部装有有机清洗剂的高压罐连接,当本实用新型使用结束时开启高压喷头对罐体内壁喷淋冲洗,解决了刮料板刮料不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搅拌装置 2、总管道 3、第一真空泵 4、第二真空泵 5、换热器 6、真空泵 7、缓冲罐 8、第一阀门 9、电机 10、高压喷头 11、第一接口 12、循环泵 13、第二阀门 14、排料口 15、乳化头 16、搅拌杆 17、刮料板 18、第二接口 19、第二搅拌装置 20、水相储料罐 21、油相储料罐 22、罐体 23、真空夹套 24、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均质乳化机,包括油相储料罐21、水相储料罐20、罐体22,油相储料罐21、水相储料罐20内的物料分别通过第一真空泵3和第二真空泵4抽料经支管道汇流进入总管道2混合后进入罐体22内,总管道2上设换热器5,罐体22顶部设电机9,电机9转轴与中心轴24连接,中心轴24上设有乳化头15,中心轴24上还固定有“U”形刮料板17,刮料板17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搅拌杆16;罐体22内还设紧贴内壁的均匀分布的高压喷头10,罐体22还设与其连通的真空泵6,罐体22与真空泵6连通的管道上设缓冲罐7,罐体22的壳体外设真空夹套23,罐体22底部设与其连通的排料口14。

罐体22外还设物料循环装置,物料循环装置包括连通排料口14和罐体22上部的管道,管道上设有循环泵12。

油相储料罐21、水相储料罐20内分别设第一搅拌装置1和第二搅拌装置19。

总管道2与罐体22的连接处设第一阀门8,排料口14处设第二阀门13。

真空夹套23上还设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8。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的改进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油相、水相物料混合后的总管道2上设有换热器5,加热效率高,温度易控制,同时避免了在多个储料罐加热带来的能源浪费;本实用新型罐体22外设真空夹套23,抽取真空后能给罐体22提供绝热空间,节省能量,同时真空夹套23上设有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8,能通入蒸汽或冷却水对罐体22进行加热或冷却;

(2)本实用新型在真空泵6与罐体22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缓冲罐7,利用缓冲罐7内形成的负压抽取罐体22内乳化形成的气泡,气压稳定,同时避免抽取气体时附带水相或油相物料进入真空泵6内,提高了真空泵6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紧贴罐体22内壁上设有高压喷头10,高压喷头10通过管道与外部装有有机清洗剂的高压罐连接,当本实用新型使用结束时开启高压喷头10对罐体22内壁喷淋冲洗,解决了刮料板17刮料不净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