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米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米加工用冷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米精加工生产工艺中,为了提高所加工大米的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普遍设置有二道以上的抛光工序。在大米的抛光过程中,借助摩擦作用,将米粒表面浮糠擦除,提高米粒表面的光洁度,更为重要的是使米粒表面淀粉预糊化和胶质化,有助于大米保鲜,使米粒呈现珠圆玉润、晶莹剔透之状。通常情况下,大米的抛光工序是设置在大米开糙或上一道抛光以后,此时,大米的温度较高,如果随即进行抛光,会造成米粒爆腰,甚至碎裂,大大降低整精米的出率。因而,大多数加工企业会在抛光工序前设置一个凉米仓,让开糙或上一道抛光以后的大米进入凉米仓中放置1-2天,让其温度降下来后,再进行抛光。这样以来,要么就增加凉米仓库,让其轮换凉米,以便保证能够连续生产,这就需要增加投资,并增大场地占用;要么就采用间隙式生产,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米加工用冷米装置,可以有效对大米进行凉米处理,其凉米效率高、凉米效果好,可以在不增加设备购置成本、不影响大米加工效率的前提下,对大米进行凉米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米加工用冷米装置,包括冷米箱、支撑腿,所述冷米箱底端由左右两个支撑腿支撑;所述冷米箱由上箱体、下箱体构成,上箱体装置在下箱体顶端中间,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通过输米斗连接;所述上箱体顶端中间装置带有进米斗的进米管,上箱体内部装置拨料轮装置,上箱体右侧上端装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拨料轮装置;所述下箱体内部装置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上端通过第一输米管连接输米斗底端中间。
所述上箱体右侧上端装置冷水进水管,右侧下端装置冷水排水管;冷水进水管、冷水排水管上各设置一个控水阀门。
所述冷却装置由上冷米室、中冷米室、下冷米室、多根冷米管、排米管、多个固定架构成;所述上冷米室上端连接第一输米管,上冷米室下端通过冷米管连接中冷米室,中冷米室下端通过冷米管连接下冷米室,下冷米室下端装置排米管,排米管下端管口穿出冷米箱;所述上冷米室下端通过固定架固定装置在中冷米室顶端,中冷米室下端通过固定架固定装置在下冷米室顶端,下冷米室下端通过固定架固定装置在下箱体内部下端。
所述上冷米室、中冷米室、下冷米室结构相同,皆由上下两个漏斗型壳体焊接而成。
所述冷却装置采用不锈钢板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米加工用冷米装置,可以有效对大米进行凉米处理,其凉米效率高、凉米效果好,可以在不增加设备购置成本、不影响大米加工效率的前提下,对大米进行凉米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米加工用冷米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首先将待冷却大米通过上箱体顶端带有进米斗的进米管投入至上箱体内部,经上箱体内部拨料轮装置进行拨料分米处理,大米下落至下箱体内部的冷却装置内侧,冷却装置外端、下箱体内部注满冷水,为冷却装置内部的大米进行冷却,冷却后,大米通过排米管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米箱;2-支撑腿;3-上箱体;4-下箱体;5-输米斗;6-拨料轮装置;7-驱动电机;8-冷却装置;9-上冷米室;10-上冷米室;11-下冷米室;12-冷米管;13-排米管;14-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大米加工用冷米装置,包括冷米箱1、支撑腿2,所述冷米箱1底端由左右两个支撑腿2支撑;所述冷米箱1由上箱体3、下箱体4构成,上箱体3装置在下箱体4顶端中间,上箱体3与下箱体4之间通过输米斗5连接;所述上箱体3顶端中间装置带有进米斗的进米管,上箱体3内部装置拨料轮装置6,上箱体3右侧上端装置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连接拨料轮装置6;所述下箱体4内部装置冷却装置8,冷却装置8上端通过第一输米管连接输米斗5底端中间。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所述上箱体3右侧上端装置冷水进水管,右侧下端装置冷水排水管;冷水进水管、冷水排水管上各设置一个控水阀门。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装置8由上冷米室9、中冷米室10、下冷米室11、多根冷米管12、排米管13、多个固定架14构成;所述上冷米室9上端连接第一输米管,上冷米室9下端通过冷米管12连接中冷米室10,中冷米室10下端通过冷米管12连接下冷米室11,下冷米室11下端装置排米管13,排米管13下端管口穿出冷米箱1;所述上冷米室9下端通过固定架14固定装置在中冷米室10顶端,中冷米室10下端通过固定架14固定装置在下冷米室11顶端,下冷米室11下端通过固定架14固定装置在下箱体4内部下端。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所述上冷米室9、中冷米室10、下冷米室11结构相同,皆由上下两个漏斗型壳体焊接而成。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装置8采用不锈钢板材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