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淋涂机。
背景技术:
淋涂是流平效果好、省漆料、省人工和效率高的涂装方式之一,淋涂比滚涂、喷涂以及刷涂等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因而,淋涂广泛用于平面板材的涂装。
板材的淋涂往往需要往复多次淋涂,才能够达到使用的要求。现有的淋涂机,板材需要拿下后重新再次放到传送带,对板材进行再次淋涂。板材在手工操作的过程中会影响淋涂的效率和质量。
另外,现有的淋涂机,淋幕刀与传送到之间的距离的调整大多数都需要手动调节,操作麻烦,效率较低。而且,回流槽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无法调整,难以配合淋幕刀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淋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淋涂机,其能够实现对不同尺寸和厚度板材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淋涂机,其包括机架、第一滑动机构、第二滑动机构、淋幕刀、回流槽和多个传送带。多个传送带沿同一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的工作面,相邻的两个传送带之间具有间隙。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位于多个传送带的两侧,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均沿多个传送带的传动方向滑动设置于机架。淋幕刀和回流槽均沿与多个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淋幕刀和回流槽分别位于传送带的上下两侧。其能够实现对不同尺寸和厚度板材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淋涂机的机架的两侧设置轨道并在两侧的轨道分别设置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同时,将淋幕刀和回流槽均安装在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实现淋幕刀和回流槽能够在机架的位置的改变,方便于不同尺寸的板材的加工。
同时,淋幕刀和回流槽通过电机、齿轮、输料管以及导向装置能够同时在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上下滑动,实现淋幕刀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可调,回流槽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可调,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板材的加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淋涂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的配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淋幕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回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淋涂机;110-机架;111-第一侧架体;112-第一空隙部;113-第一导轨;114-第三导轨;115-第二侧架体;116-第二导轨;117-第四导轨;118-工作面;120-传送带;121-带体;122-滚轴;123-安装座;124-间隙;130-第一滑动机构;131-第一升降杆;132-第一滑块;133-第一配重块;134-第一齿条;135-第一电机;136-第一摩擦轮;137-第一连接杆;138-第三摩擦轮;140-淋幕刀;141-淋幕刀料斗;142-淋幕刀刀头;143-第一齿轮;144-第二齿轮;145-输料管;150-回流槽;151-槽体;152-第三齿轮;153-第一转轴;154-第四齿轮;155-第三电机;156-斜面;157-出料机构;1571-第一出料部;1572-第二出料部;158-第一导向杆;1581-上杆体;1582-下杆体;159-第二导向杆;160-第二滑动机构;161-第二升降杆;162-第二滑块;164-第二齿条;165-第二电机;166-第二摩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淋涂机100,其包括机架110、传送带120、第一滑动机构130、淋幕刀140、回流槽15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传送带120设置有多个,且多个传送带120设置于机架110的工作面118。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相对设置于机架110的两侧,且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均滑动设置于机架110。淋幕刀140和回流槽150均滑动设置于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
请参照图1,机架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架体111和第二侧架体115。第一侧架体111和第二侧架体115均竖直设置,第一侧架体111与第二侧架体115相连并形成工作面118,即工作面118水平设置。第一侧架体111和第二侧架体115可以是通过钢杆连接,也可是通过钢板连接。第一侧架体111的靠近工作面118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空隙部112。第一空隙部112的延伸方向与工作面118延伸方向相平行。请参照图2,第一侧架体111设置有第一导轨113和第三导轨114。第一导轨113和第三导轨114同向设置,且第一导轨113位于第一侧架体111的靠近第一空隙部112的位置,第三导轨114位于第一侧架体111的远离第一空隙部112的位置。第二侧架体115设置有第二导轨116和第四导轨117。第二导轨116和第四导轨117同向设置,且第二导轨116位于第二侧架体115的靠近第二空隙部的位置,第四导轨117位于第二侧架体115的远离第二空隙部的位置。其中,第一导轨113和第二导轨116相对设置,第三导轨114和第四导轨117相对设置。
请继续参照图2,传送带120设置有多个。多个传送带120沿同一传送方向设置于机架110的工作面118,使得第一导轨113、第二导轨116、第三导轨114和第四导轨117的延伸方向均与多个传送带120的传送方向相一致。相邻的两个传送带120之间具有间隙124,淋涂机100在工作时,淋幕刀140和回流槽150位于该间隙124的上下两侧实现对板材的淋涂工作。传送带120包括带体121、两个滚轴122和四个安装座123。具体地,带体121为封闭的环状结构,两个滚轴122同向设置,两个滚轴122的设置方向与第一导轨113、第二导轨116、第三导轨114和第四导轨117的延伸方向均垂直。每个滚轴122的两端通过安装座123分别安装于第一侧架体111和第二侧架体115,带体121套设于两个滚轴122并处于绷紧状态。使用时,可以通过电机驱动传送带120运动。
请参照图3和图4,第一滑动机构130包括第一升降杆131、第一滑块132、第一配重块133、第一齿条134、第一电机135、第一摩擦轮136、第一连接杆137和第三摩擦轮138。第一滑块132内设置有第一电机135,第一电机135的转子伸出第一滑块132并连接有第一摩擦轮136,第一摩擦轮136设置于第一导轨113,实现第一滑块132在第一导轨113的滑动。第一升降杆131设置有第一齿条134,第一升降杆131设置于第一滑块132,且第一升降杆131的设置方向与第一导轨113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连接杆137的一端与第一滑块132的远离第一升降杆13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配重块133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37的设置方向与第一导轨113延伸方向垂直。第一配重块133设置有第三摩擦轮138,第三摩擦轮138设置于第三导轨114。第一电机135带动第一摩擦轮136转动并在第一导轨113滑动,从而实现第一滑块132通过第一摩擦轮136在第一导轨113的方向滑动,同时,第一滑块132通过第一连接杆137带动和第一配重块133运动,从而实现第三摩擦轮138在第三导轨114的滑动。通过上述设置,而实现第一滑动机构130在机架110的第一侧架体111的滑动,通过第一配重块133增加了第一滑动机构130的稳定性。
第二滑动机构160的结构与第一滑动机构130的结构类似。具体地,第二滑动机构160包括第二升降杆161、第二滑块162、第二配重块(图中未绘示)、第二齿条164、第二电机165、第二摩擦轮166、第二连接杆(图中未绘示)和第四摩擦轮(图中未绘示)。
第二滑块162内设置有第二电机165,第二电机165的转子伸出第二滑块162并连接有第二摩擦轮166,第二摩擦轮166设置于第二导轨116,实现第二滑块162在第二导轨116的滑动。第二升降杆161设置有第二齿条164,第二升降杆161设置于第二滑块162,且第二升降杆161的设置方向与第二导轨116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62的远离第二升降杆16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配重块连接,且第二连接杆的设置方向与第二导轨116延伸方向垂直。第二配重块设置有第四摩擦轮,第四摩擦轮设置于第四导轨117。第二电机165带动第二摩擦轮166转动并在第二导轨116滑动,从而实现第二滑块162通过第二摩擦轮166在第二导轨116的方向滑动,同时,第二滑块162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配重块运动,从而实现第四摩擦轮在第四导轨117的滑动。通过上述设置,而实现第二滑动机构160在机架110的第二侧架体115的滑动,通过第二配重块增加了第二滑动机构160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1和图5,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相对设置于机架110的两侧,淋幕刀140和回流槽150分别位于传送带120的上下两侧,即淋幕刀140位于机架110的外部,回流槽150位于机架110的内部。具体地,淋幕刀1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相连。淋幕刀140包括淋幕刀料斗141、淋幕刀刀头142、第一齿轮143、第二转轴(图中未绘示)、第二齿轮144、第四电机(图中未绘示)和输料管145。淋幕刀料斗14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升降杆131的远离第一滑块132的端部以及第二升降杆161的远离第二滑块162的端部,实现淋幕刀料斗14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连接。淋幕刀料斗141能够与外设的原料罐连通并向淋幕刀刀头142提供原料。
请参照图1、图3和图5,第一齿条134和第二齿条164同向设置。第二转轴和第四电机均设置于淋幕刀刀头142内,第二转轴转动设置于第四电机,第二转轴贯穿于第四电机和淋幕刀刀头142。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齿轮143和第二齿轮144连接,其中,第一齿轮143与第一齿条134啮合,第二齿轮144与第二齿条164啮合。淋幕刀料斗141通过输料管145与淋幕刀刀头142连通。具体地,输料管145为刚性材料制成的多级可伸缩套管,且多级套管的尺寸较大的套管与淋幕刀刀头142连通,尺寸较小的套管与淋幕刀料斗141连通,通过输料管145,既能够实现淋幕刀料斗141向淋幕刀刀头142的输料,又能够保持淋幕刀刀头142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方向不变,还能够保持输料管145在输料过程中防止其内部的原料从多级套管间的缝隙溢出。
承上述,一方面通过第四电机控制淋幕刀140在第一升降杆131和第二升降杆161的运动和固定,另一方面通过输料管145保持淋幕刀140运动方向。通过控制淋幕刀刀头142与传送带120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不同厚度板材的加工。
请参照图1、图5和图6,回流槽150包括槽体151、第三齿轮152、第一转轴153、第四齿轮154、第三电机155、出料机构157、第一导向杆158和第二导向杆159。具体地,槽体151的一端与出料机构157连通。第一转轴153和第三电机155均位于槽体151的内部,其中,第三电机155设置于槽体151内并位于远离出料机构157的一端,第一转轴153转动设置于第三电机155,第一转轴153贯穿于第三电机155和槽体151。第一转轴1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齿轮152和第四齿轮154连接,其中,第三齿轮152与第一齿条134啮合,第四齿轮154与第二齿条164啮合,实现回流槽150滑动设置于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且回流槽150的滑动方向与多个传送带120的传送方向相垂直。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回流槽150在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的上下滑动。
导向装置(图中未标注)包括第一导向杆158和第二导向杆159。第一导向杆158和第二导向杆159均为可伸缩的杆体,其中,第一导向杆158的两端分别与槽体151和第一滑块132连接,第二导向杆159的两端分别与槽体151和第二滑块162连接。第一导向杆158的结构与第二导向杆159的结构相同,在此仅以第一导向杆158的为例进行描述。具体地,第一导向杆158包括下杆体1582和上杆体1581。上杆体1581嵌设于下杆体1582,上杆体1581和下杆体1582之间可以通过液压方式实现伸缩,也可以通过弹簧的方式实现伸缩,只要能够实现上杆体1581在下杆体1582内运动即可。上杆体1581的远离与下杆体1582连接的端部与槽体151连接,下杆体1582的远离与上杆体1581连接的端部与第一滑块132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导向杆158和第二导向杆159能够保持回流槽150始终保持在同一方向上线运动。
请继续参照图5和图6,槽体151的底壁的远离出料机构157的一端与槽体151槽口的距离小于槽体151的底壁的靠近出料机构157的一端与槽体151的距离,即槽体151的底壁沿其远离出料机构157一端至靠近出料机构157的一端形成斜面156。通过设置斜面156,有助于回流槽150内收集的原料流向出料机构157,并通过出料机构157流向原料罐,以备于回收后再利用。
出料机构157包括第一出料部1571和第二出料部1572。第一出料部1571与槽体151连通,第一出料部1571沿与第一导轨113平行的方向延伸。第二出料部1572与第一出料部1571的远离槽体151的端部连通,第二出料部1572沿与第一导轨113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二出料部1572在远离与第一出料部1571连通的端部形成出料口,且出料口伸出第一空隙部112,使得出料口方便于与原料罐连通。
承上述,一方面通过第三电机155控制回流槽150在第一升降杆131和第二升降杆161的运动和固定,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导向杆158和第二导向杆159保持回流槽150运动方向。通过控制回流槽150与传送带120之间的距离,能够配合淋幕刀140满足不同厚度板材的加工。
本淋涂机100的工作原理为:根据所要加工板材的厚度,调整淋幕刀刀头142与传送带120之间的距离,以及回流槽150与传送带120之间的距离,并调整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在机架110的位置,使得将淋幕刀刀头142和回流槽150位于间隙124的两侧。将板材放置于淋幕刀刀头142和回流槽150前方的传送带120,并通过传送带120带动板材使其通过淋幕刀刀头142和回流槽150之间并进行淋涂。当板材完全通过通过淋幕刀刀头142和回流槽150后传送带120停止转动,通过调整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位置使得淋幕刀刀头142和回流槽150运动至板材前方的间隙124,再次通过传送带120带动板材使其通过淋幕刀刀头142和回流槽150进行再次淋涂,从而提供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淋涂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淋涂机100的机架110的两侧设置轨道并在两侧的轨道分别设置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同时,将淋幕刀140和回流槽150均安装在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实现淋幕刀140和回流槽150能够在机架110的位置的改变,方便于不同尺寸的板材的加工。
同时,淋幕刀140和回流槽150通过电机、齿轮、输料管145以及导向装置能够同时在第一滑动机构130和第二滑动机构160上下滑动,实现淋幕刀140与传送带120之间的距离可调,回流槽150与传送带120之间的距离可调,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板材的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