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水平流通的吸附器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分隔壁模块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3581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制造水平流通的吸附器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分隔壁模块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平流通的吸附器包括吸附床,并且可以被构造成平躺或竖立的容器;即其长度大于高度或高度大于宽度。其构造方式使得在运行中水平流动通过吸附床。特殊类型的竖立的吸附器是通过径向吸附器形成的。早就已知的是,将径向吸附器用于吸附分离及净化方法,例如用于净化用于低温空气分离设备的进料空气。由ep402783a2(=us5,827,485)公开了此类径向吸附器,其也如本发明中使用容器及篮式结构。其大体上具有圆柱对称性,并且在容器中包括至少两个界定环形吸附床的圆柱形篮。最内篮内的圆形内空间及最外篮与容器壁之间的环形外空间用于流入和流出应当进行净化或分离的流体。

径向吸附器的容器高度明显大于其直径。典型值为高度3至25米且直径2至8米。

us5,837,021公开了使用两种直接相邻的填充物。“直接相邻”在此是指在这两种填充物之间没有中间篮也没有其他分隔装置。还建议用于填充该径向吸附器的方法,其利用被构造成分隔环的分隔壁运行。但是该方法肯定从未被应用过,这是因为该方法非常复杂并且涉及许多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找到前述类型的制造方法及适合于此的辅助工具,其能够以比较低的花费用两种或更多种彼此直接相邻的填充物(schüttungen)填充水平流通的吸附器。

该目的首先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造方法实现。因此,与现有技术不同,不是将一体环用作分隔环或者在平坦界面的情况下不是将一体壁用作平坦分隔壁,而是分隔环/平坦分隔壁由多个分隔壁模块组成,这些分隔壁模块彼此水平排列成所述分隔环/平坦分隔壁。分隔环/平坦分隔壁的分隔壁模块的数量例如是3至25,优选为6至18。其例如全部以相同的方式构造,并且在分隔环的情况下主要由圆弧状弯曲的金属薄板组成。其高度例如为0.3米至1米,优选为0.4米至0.6米。

虽然实心分隔环或实心平坦分隔壁需要提升装置以向上移动,单个分隔壁模块可以明显更容易地操作。其可以手动向上移动。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不需要特殊的填充装置或其他必须被引入容器中的辅助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特别可变的;例如分隔壁模块甚至可以在填充之后由该容器取出。在此应当考虑到,必须在已经完成的容器中进行填充,其通常仅能通过检查孔(mannloch)到达。

在本发明的范畴内提供用于制造水平流通的吸附器的特别简单的方法,该方法仅需要比较小的花费。

根据本发明的分段的分隔壁的原理原则上还可以用于其他技术领域,尤其是任何在两个由颗粒状材料组成的层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垂直界面的容器,例如在具有不同结构的吸附器及具有催化剂床的容器的情况下。

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用于径向吸附器,即在水平流通的吸附器由径向吸附器形成且分隔壁由圆形分隔环形成时,其中径向吸附器的容器具有圆柱形外壁及两个界定吸附床的圆柱形篮。

有利的是,在移动分隔环之后,在至少一个分隔壁模块的上边缘处设置至少一个、尤其是两个间隔件(abstandshalter),所述间隔件将分隔壁模块暂时地与外篮相连接,所述间隔件在下一步骤(b)开始时被取出并且在移动分隔壁模块之后再次安装。优选针对每个分隔壁模块使用至少两个间隔件。

所述间隔件能够精确地调节分隔壁模块及由此调节整个分隔环。由此可以使填充物的层厚度非常精确地保持恒定。即使在加强环或类似内部构件以特定的垂直距离存在于外篮内侧时,所述间隔件还能够保持层厚度。于是将所述间隔件简单地固定在所述加强环上方。

所述间隔件优选通过钩住外篮而与外篮相连接。如由ep402783a2(=us5,827,485)所公开,所述篮具有水平长孔。所述间隔件的外端的构造方式使得其可以啮合在这些长孔之一中。由此,所述间隔件可以利用每个把手(handgriff)咬合在篮中并又与其脱离,并且仍然产生稳定的连接。

此外有利的是,每个分隔壁模块具有用于与相邻的分隔壁模块紧密连接的装置;该装置尤其是可以由沿着分隔壁模块的两个垂直边缘之一的角条(winkelleiste)形成。角条的张角为30至120°。由此可以实现有效的密封,防止这两种吸附剂(adsorbentien)非期望地混合。由此可以在这两种填充物之间产生清晰且清洁的界面。角条可以由角板(winkelblech)形成。

角条的布置方式使得在夹角内引导相邻的分隔壁模块的垂直边缘。所述密封构件并不是由此阻止分隔壁模块彼此相对的垂直可移动性,而是相反地在移动(举起)分隔壁模块时是额外的引导帮助(führungshilfe)。

上述目的此外通过根据权利要求6至8的分隔壁模块实现。

下面依照在附图中示意性地显示的实施例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其他细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穿过经部分填充的径向吸附器的横截面;

图2所示为穿过经部分填充的径向吸附器的纵截面;

图3所示为分隔壁模块的透视图;及

图4和5所示为间隔件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水平象平面横穿径向吸附器的容器的圆柱形外壁1。其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两个篮,外篮2及内篮3,它们同样被象平面横穿。由此无遮挡地看到两种已经部分填入的填充物即外部的第一填充物4及内部的第二填充物5的俯视图。此外还看到分隔环6的上边缘,其在该实施例中由11个分隔壁元件6.01至6.11组成。

在径向吸附器仍是空的时,在步骤(a)中,通过设立分隔壁元件6.01至6.11并将它们侧向彼此连接,从而将分隔环设置在底部上。借助间隔件7.01a至7.11b相对于外篮2调节分隔环。间隔件啮合在外篮所具有的长孔中。(内篮同样具有此类长孔,从而是透气的并且在轴向上是弹性的,细节参见ep402783a2=us5,827,485。)

随后经由软管将第一吸附剂,在该实例性中是氢氧化铝(alugel),填入外篮2与分隔环6之间,直至达到分隔壁元件的高度的约80%。所引入的第一吸附剂形成第一填充物4的第一部分。

随后、预先或同时地,同样经由软管将第二吸附剂,在该实例性中是13x型分子筛,填入分隔环6与内篮3之间的相邻的空间中,一般而言直至与第一吸附剂大致相等的高度。于是,部分填充的径向吸附器如图1中所示。

在第一步骤(b)中,现在分隔环向上移动,但是并非作为整体移动。为了使第一分隔模块6.01是可移动的,首先拆除间隔件7.01a及7.01b。随后将分隔模块6.01由填充物向上拉出,更确切地说至其下边缘仍稳固地(约10cm)插在填充物中的程度。随后重新安装间隔件7.01a及7.01b,这是通过将它们适当地在进一步向上的位置悬挂在外篮2中而实现的。针对每个其他的分隔壁模块6.02至6.11均实施该步骤。取决于吸附器的大小及装配人员的可用性,还可以针对两个或更多个分隔壁模块同时实施该步骤。随后填入另一层的第一及第二吸附剂,如上所述。

然后重复步骤(b),直至达到所期望的填充高度。随后可以将分隔壁模块由填充物完全拉出,并单独地通过检查孔由该容器取出。在开始填充之前,又可以反过来经由检查孔引入分隔壁模块;其不需要如同实心分隔环的情况在将容器焊接在一起之前就已经被引入。

图2所示为在沿着圆柱体轴8的纵截面中部分填充状态的容器高度的细节。在左侧,在分隔壁模块6.01上,针对这两种填充物4、5已经结束步骤(b)。与此不同,在右侧,仅填充了外填充物4,仍然缺少内填充物。

在此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重要优点。可以在实际的步骤(b)中彼此独立地填充这两种填充物4、5。

在图3中详细地显示了单个分隔壁模块。其主要组件是具有圆弧段形状的实心金属壁10。上边缘通过同样相应地弯曲的角板加强。在上边缘处固定有两个把手(handgriffe)11a、11b,它们使得由填充物的拉出明显变容易并且加速。在上边缘中在两端具有钻孔12。在其中插入u形连接元件12a,其能够与相邻的分隔壁模块6.02可靠地连接(参见图1)。

在分隔壁模块6.01的两个垂直边缘之一处具有角条13,其弯曲边缘(biegekante)优选通过焊接而与金属壁的边缘连接。角条的内角朝向相邻的分隔壁模块取向。在拉出分隔壁模块时,相邻模块的垂直边缘可以在角条中滑动及引导。如此引导同时发挥对填充物颗粒密封的作用,从而在将它们拉出时也不发生两种吸附剂的非期望的混合。

此外在图3中还可以看到间隔件7.01a及7.01b,现在依照图4及5中的详细图更详细地阐述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借助无需工具容易打开的连接件14,将间隔件与分隔壁模块6.01的上边缘相连接。在该实施例中,为此采用常用的螺丝连接。替代性地,可以使用快速拆装装置(schnellspanneinrichtung)。为了与外篮相连接,所述间隔件具有成角度的区段15,其在安装状态啮合在所述篮的长孔之一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