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取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Fe/Zn共掺杂TiO2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大量纺织业废水排入水体。2014年纺织业废水排放总量为19.6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9.55%。此外,《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实施,水质标准更为严格。
纺织业废水的80%来自印染,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色度深等特点,属难处理工业废水。偶氮染料是印染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合成染料,具有毒性和致癌性,传统污水处理技术难以将其去除。甲基橙是一种典型的偶氮染料,常用于纺织业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光催化氧化技术可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光催化剂中,以TiO2最为常见。TiO2的制备方法很多,其中溶胶凝胶法方法简便,可以通过对实验条件的简单控制来控制产物的形态和均匀性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TiO2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Fe/Zn共掺杂TiO2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钛酸四丁酯滴入无水乙醇中,并加入适量FeCl3和ZnCl2,匀速搅拌30min,制成A溶液;
(2)向无水乙醇中加入乙酸和蒸馏水,制成B溶液;
(3)将步骤(2)中制得的B溶液匀速滴入步骤(1)制得的A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形成溶胶;
(4)将步骤(3)中所得溶胶在室温下静置形成凝胶后,在105℃烘干,形成干凝胶;
(5)将步骤(4)所得干凝胶研磨后,在450-550℃下煅烧,再研磨得到Fe/Zn共掺杂TiO2。
其中,
步骤(1)中钛酸四丁酯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2-3:5;FeCl3与钛酸四丁酯的质量比为0.0002:68,ZnCl2与钛酸四丁酯的质量比为0.0001:68。
步骤(2)中无水乙醇、乙酸和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2:8:3。
步骤(2)中FeCl3的摩尔掺杂量为0.0006%,ZnCl2的摩尔掺杂量为0.0004%。
步骤(3)中A溶液和B溶液的体积比为4:5-5:6。
步骤(5)中煅烧温度为500℃,效果最好。
步骤(5)中所得Fe/Zn共掺杂TiO2的比表面积为100-120m2/g,可吸收波长小于425nm的光波。
该Fe/Zn共掺杂TiO2能够用于处理印染废水,特别是含有机污染物甲基橙的废水。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Fe/Zn共掺杂TiO2催化剂本身不具毒性,价格低廉,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对污染物催化效率高。
2)该Fe/Zn共掺杂TiO2催化剂常温常压下即可降解有机物;可利用可见光对污染物进行分解,紫外光下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对污染物选择性低,分解彻底,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种类TiO2XRD谱图;
图2为掺杂比对Fe/Zn共掺杂TiO2光催化氧化甲基橙效果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Fe/Zn共掺杂TiO2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钛酸四丁酯、FeCl3和ZnCl2滴入无水乙醇中,匀速搅拌30min,制成A溶液;
(2)向无水乙醇中加入乙酸和蒸馏水,制成B溶液;
(3)将步骤(2)中制得的B溶液匀速滴入步骤(1)制得的A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形成溶胶;
(4)将步骤(3)中所得溶胶在室温下静置形成凝胶后,在105℃烘干,形成干凝胶;
(5)将步骤(4)所得干凝胶研磨后,在450-550℃下煅烧,再研磨得到Fe/Zn共掺杂TiO2。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予以说明。
实施例1
室温下将68mL(0.2mol)钛酸丁酯滴入120mL无水乙醇中,恒速磁力搅拌30min,得到均匀透明的黄色溶液A;取80mL乙酸作为水解抑制剂,并取无水乙醇120mL、蒸馏水30mL,混合均匀,形成溶液B;磁力搅拌下,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中(1h滴完),形成溶胶。30℃恒温陈化7d形成凝胶。105℃烘干得到干凝胶,干凝胶研磨后,500℃煅烧5h,再次研磨得到TiO2粉体。
使用日本理学Dmax-RB旋转阳极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500℃煅烧TiO2的晶相(Cu Kα靶,λ=0.1506nm),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非掺杂TiO2的晶相主要为锐钛矿相。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定TiO2的禁带宽度,为3.02eV;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催化剂比表面积,为60m2/g。
催化剂用途:用500℃煅烧非掺杂TiO2降解甲基橙。反应在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首先向反应器中加入TiO2催化剂,确保其浓度为0.1g/L。打开制氧机,调节空气流量1.0L/min,曝气30min后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橙溶液,使其初始浓度为50mg/L。开启氙灯光源可见光波段,并保持对溶液持续曝气。每隔30min取样,离心后测定其在600nm处的吸光度,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500℃煅烧非掺杂TiO2光催化氧化对甲基橙的去除率分别为31.3%。
实施例2
室温下将68mL(0.2mol)钛酸丁酯滴入120mL无水乙醇中,加入FeCl30.00033g,恒速磁力搅拌30min,得到均匀透明的黄色溶液A;取80mL乙酸作为水解抑制剂,并取无水乙醇120mL、蒸馏水30mL,混合均匀,形成溶液B;磁力搅拌下,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中(1h滴完),形成溶胶。30℃恒温陈化7d形成凝胶。105℃烘干得到干凝胶,干凝胶研磨后,500℃煅烧5h,再次研磨得到TiO2粉体。
使用日本理学Dmax-RB旋转阳极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500℃煅烧Fe掺杂TiO2的晶相(CuKα靶,λ=0.1506nm),如图1,结果表明,Fe掺杂TiO2的晶相主要为锐钛矿相。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定TiO2的禁带宽度,为2.95eV;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催化剂比表面积,为67m2/g。
催化剂用途:用500℃煅烧Fe掺杂TiO2(Fe摩尔掺杂量为0.001%)降解甲基橙。反应在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首先向反应器中加入TiO2催化剂,确保其浓度为0.1g/L。打开制氧机,调节空气流量1.0L/min,曝气30min后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橙溶液,使其初始浓度为50mg/L。开启氙灯光源可见光波段,并保持对溶液持续曝气。每隔30min取样,离心后测定其在600nm处的吸光度,如图2。结果表明,500℃煅烧Fe掺杂TiO2光催化氧化对甲基橙的去除率分别为50.7%。
实施例3
室温下将68mL(0.2mol)钛酸丁酯滴入120mL无水乙醇中,加入ZnCl20.00025g,恒速磁力搅拌30min,得到均匀透明的黄色溶液A;取80mL乙酸作为水解抑制剂,并取无水乙醇120mL、蒸馏水30mL,混合均匀,形成溶液B;磁力搅拌下,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中(1h滴完),形成溶胶。30℃恒温陈化7d形成凝胶。105℃烘干得到干凝胶,干凝胶研磨后,500℃煅烧5h,再次研磨得到TiO2粉体。
使用日本理学Dmax-RB旋转阳极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500℃煅烧Zn掺杂TiO2(Zn摩尔掺杂量为0.001%)的晶相(Cu Kα靶,λ=0.1506nm),如图1,结果表明,Zn掺杂TiO2的晶相主要为锐钛矿相。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定TiO2的禁带宽度,为2.99eV;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催化剂比表面积,为93m2/g。
催化剂用途:用500℃煅烧Zn掺杂TiO2(Zn摩尔掺杂量为0.001%)降解甲基橙。反应在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首先向反应器中加入TiO2催化剂,确保其浓度为0.1g/L。打开制氧机,调节空气流量1.0L/min,曝气30min后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橙溶液,使其初始浓度为50mg/L。开启氙灯光源可见光波段,并保持对溶液持续曝气。每隔30min取样,离心后测定其在600nm处的吸光度,如图2。结果表明,500℃煅烧Zn掺杂TiO2光催化氧化对甲基橙的去除率分别为44.2%。
实施例4
室温下将68mL(0.2mol)钛酸丁酯滴入120mL无水乙醇中,加入0.0002g FeCl3和0.0001g ZnCl2,匀速搅拌30min,得到均匀透明的黄色溶液A;取80mL乙酸作为水解抑制剂,并取无水乙醇120mL和蒸馏水30mL,混合均匀,形成溶液B;磁力搅拌下,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中(1h滴完),形成溶胶。30℃恒温陈化7d形成凝胶。105℃烘干得到干凝胶,干凝胶研磨后,500℃煅烧5h,再次研磨得到TiO2粉体。
使用日本理学Dmax-RB旋转阳极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500℃煅烧Fe/Zn共掺杂TiO2的晶相(Cu Kα靶,λ=0.1506nm),如图1,结果表明,Fe/Zn共掺杂TiO2的晶相主要为锐钛矿相。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定TiO2的禁带宽度,为2.93eV;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催化剂比表面积,为115m2/g。
催化剂用途:用500℃煅烧Fe/Zn共掺杂TiO2(Fe摩尔掺杂量为0.0006%,Zn摩尔掺杂量为0.0004%)降解甲基橙。反应在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首先向反应器中加入TiO2催化剂,确保其浓度为0.1g/L。打开制氧机,调节空气流量1.0L/min,曝气30min后向反应器中加入甲基橙溶液,使其初始浓度为50mg/L。开启氙灯光源可见光波段,并保持对溶液持续曝气。每隔30min取样,离心后测定其在600nm处的吸光度,如图2。结果表明,500℃煅烧Fe/Zn共掺杂TiO2光催化氧化对甲基橙的去除率分别为65.6%。
结果表明,掺杂金属后,催化剂催化效果增强,该结果与催化剂中锐钛矿含量、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协同作用有关。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