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030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实验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实验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实验台。



背景技术: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宇宙是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化学实验都是在化学实验台上进行,由于经常需要使用试管,通常在实验台上固定有试管架,试管架是每个实验台都必备的试验设备,现有的实验台上固定有试管架,试管分为三层,试管放入网格孔内,最下层的网格孔小于试管的直径,最下层的网格孔将试管撑起,从而将试管固定在试管架中。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试管架固定在实验台上,而试管的长度都是一样的,在进行较大型的化学实验时,需要使用大量的试管,大量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想要快速方便的取出试管,是非常麻烦的,现在大都是将试管按照实验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在使用过后将空的试管放置在另外一个试管架内,但是在一个实验台上设置两个试管架,实验台的空间位置有限,两个试管架占据大量的空间,不利于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实验台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实验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实验台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使用不方便,对实验造成延误、影响实验效果及准确性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面板,面板下侧固定有桌腿,所述面板上固定有试管架,试管架包括架体,架体上固定有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中隔板上均布有多个上下对应的大圆孔,下隔板上开设有与大圆孔一一对应的小圆孔,下隔板上设置有与大圆孔一一对应的支撑块,支撑块在下隔板内竖直滑动,小圆孔设置在支撑块上,构成小圆孔位置可上下调节的结构;

架体内设置有位于下隔板下方的控制箱,控制箱内可转动的连接有可水平滑动的转动轴,转动轴外圆设置有异状块,支撑块与异状块接触构成支撑块上下升降的结构;

异状块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第一平滑部、第一凹槽、第二平滑部、第二凸起、第二凹槽和第三平滑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同且均为圆周凹槽,第二凸起为半圆周凸起,第一凸起为圆周凸起;

转动轴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外轮廓线完全相同,第一转动轴右端球绞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右端铰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连杆铰接在第一转盘的边缘侧,第一转盘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二转动轴右端球绞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右端铰接有第二转盘,第二连杆铰接在第二转盘的边缘侧,第二转盘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控制箱内还设有可水平滑动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的内侧的转轴外缘设有楔形的凹槽,凹槽的竖向边向内侧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弹簧顶杆,第一弹簧顶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一滚转,滚柱与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的内端面相接触,构成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在转轴正转时转动、反转时静止的结构;

第一转动轴上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转动轴上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位置不对应,转轴上还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内侧转轴外缘设有楔形的凹槽,凹槽的竖向边向内侧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弹簧顶杆,第二弹簧顶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二滚转,第二滚柱与三齿轮内端面相接触,构成第三齿轮在转轴正转时是静止、反转时转动的结构;

转轴可滑动的伸出控制箱外侧,转轴在架体上滑动构成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以及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结构。

本发明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通过转轴的转动可以控制实验台上试管架内底部的高度,从而使得试管上端出现高度位置不同的情况,从而方便对试管进行取放,加快了在实验台上做实验的速度,减小了试管架的投入,同时也节约了实验台的空间,加快了实验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试管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试管架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箱俯视局部视图。

图5为本发明转动轴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转动轴轴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转轴与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转轴与第三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3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转轴固定在架体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10给出,本发明包括面板1,面板1下侧固定有桌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上固定有试管架3,试管架3包括架体4,架体4上固定有上隔板5、中隔板6和下隔板7,上隔板5和中隔板6上均布有多个上下对应的大圆孔8,下隔板7上开设有与大圆孔8一一对应的小圆孔9,下隔板7上设置有与大圆孔8一一对应的支撑块10,支撑块10在下隔板7内竖直滑动,小圆孔9设置在支撑块10上,构成小圆孔9位置可上下调节的结构;

架体4内设置有位于下隔板7下方的控制箱11,控制箱11内可转动的连接有可水平滑动的转动轴12,转动轴12外圆设置有异状块13,支撑块10与异状块13接触构成支撑块10上下升降的结构;

异状块13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14、第一平滑部15、第一凹槽16、第二平滑部17、第二凸起18、第二凹槽19和第三平滑部20,第一凹槽16和第二凹槽19相同且均为圆周凹槽,第二凸起18为半圆周凸起,第一凸起14为圆周凸起;

转动轴12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转动轴21和第二转动轴22,第一转动轴21和第二转动轴22的外轮廓线完全相同,第一转动轴21右端球绞有第一连杆23,第一连杆23的右端铰接有第一转盘24,第一连杆23铰接在第一转盘24的边缘侧,第一转盘24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5,第二转动轴22右端球绞有第二连杆26,第二连杆26的右端铰接有第二转盘27,第二连杆26铰接在第二转盘27的边缘侧,第二转盘27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8,控制箱11内还设有可水平滑动的转轴29,转轴29上设置有第三锥齿轮30和第四锥齿轮31,第三锥齿轮30与第一锥齿轮25和第二锥齿轮28啮合,第三锥齿轮30和第四锥齿轮31的内侧的转轴29外缘设有楔形的凹槽,凹槽的竖向边向内侧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32,第一弹簧32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弹簧顶杆33,第一弹簧顶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一滚转34,滚柱34与第三锥齿轮30和第四锥齿轮30的内端面相接触,构成第三锥齿轮30和第四锥齿轮31在转轴29正转时转动、反转时静止的结构;

第一转动轴21上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齿轮35,第二转动轴22上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齿轮36,第一齿轮35和第二齿轮36的位置不对应,转轴29上还设有第三齿轮37,第三齿轮37的内侧转轴29外缘设有楔形的凹槽,凹槽的竖向边向内侧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第二弹簧38,第二弹簧38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弹簧顶杆39,第二弹簧顶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二滚转34,第二滚柱34与三齿轮37内端面相接触,构成第三齿轮37在转轴29正转时是静止、反转时转动的结构;

转轴29可滑动的伸出控制箱11外侧,转轴29在架体4上滑动构成第三齿轮37与第一齿轮35啮合、第一锥齿轮25和第二锥齿轮28与第三锥齿轮30啮合以及第三齿轮37与第二齿轮36啮合、第一锥齿轮25和第二锥齿轮28与第四锥齿轮31啮合的结构。

为了减少化学实验药剂洒落对面板1造成损坏,所述面板1采用pb塑钢台面。

为了转轴29的同时转动,转轴29上设置有第四齿轮41,第四齿轮41啮合有齿条42,第四齿轮41始终与齿条42保持啮合。

为了实现第一转动轴21或第二转动轴22同步转轴29,两个相邻的第一转动轴21的和两个相邻的第二转动轴22经链条传动43连接。

为了保证转动轴12转动时的平稳性,所述控制箱11内设置有导向槽44,转动轴12可滑动的插入导向槽44内,导向槽44内设有压簧45,压簧45右端与转动轴12相接触。

为了实现更好的效果,所述转动轴12与第一齿轮35和第二齿轮36经花键连接,构成第一齿轮35和第二齿轮36可在转动轴12上滑动的结构,控制箱11内设有多个导向块46,第一齿轮35和第二齿轮36的下端置于导向块46的凹槽内,构成转动轴12滑动时第一齿轮35或第二齿轮36静止的结构。

为了保证支撑块10与转动轴12接触的平稳性,所述支撑块10下方固定有推杆47,推杆47下端固定有球柱48,球柱48与转动轴12接触,构成转动轴12水平滑动和转动支撑块10上下升降的结构。

为了实现转轴29的固定,所述架体4上设有位于转轴29外侧的定位槽49,转轴29内设有伸出转轴29外部的定位头50,定位头50与定位槽49配合构成转轴29固定在架体4上的结构,转轴29内设有连接定位头50的卡块51,构成定位头50伸出转轴29位置固定的结构,卡块51经第三弹簧52固定在转轴29内,构成第三弹簧52始终将定位头50顶出转轴29外部的结构。

本发明在使用时,转动轴12的初始位置与图5中所示位置相同,当需要取放的试管位于第一转动轴21的上方时,推动转轴29,使得第三锥齿轮30与第一锥齿轮25和第二锥齿轮28啮合,第三齿轮37与第一齿轮35啮合,顺时针转动转轴29,第三齿轮37的内侧转轴29外缘设有楔形的凹槽,凹槽的竖向边向内侧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第二弹簧38,第二弹簧38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弹簧顶杆39,第二弹簧顶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二滚转34,第二滚柱34与三齿轮37内端面相接触,构成第三齿轮37在转轴29正转时是静止、反转时转动的结构,转轴29顺时针转动时第三齿轮37静止不动,第三锥齿轮30啮合第一锥齿轮25和第二锥齿轮28,第一锥齿轮25同轴设置有第一转盘24,第一转盘24边缘侧铰接第一连杆23,第一连杆23与第一转动轴21球绞,第一转盘24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21水平滑动,第二锥齿轮28同轴设置有第二转盘27,第二转盘27边缘侧铰接第二连杆26,第二连杆26与第二转动轴22球绞,第二转盘27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22水平滑动,第一锥齿轮25和第二锥齿轮28转向相反,第一转动轴21和第二转动轴22水平滑动反向相反,第一转动轴21水平滑动至需要取出的试管位于第一凸起14的上方,第一转动轴21和第二转动轴22水平滑动反向相反,位于第二转动轴22上方与需要取出试管相邻的试管处于第一凹槽16或第二内,从而形成高低差。

逆时针转动转轴29,第三锥齿轮30在转轴29逆时针转动时静止,转轴29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三齿轮37转动,第三齿轮37啮合第一齿轮35,第一齿轮35随第三齿轮37一起转动,第一齿轮35与第一转动轴21花键连接,第一齿轮35带动第一转动轴21转动,需要取出的试管的两侧试管还保持处于第一凹槽16和第二凹槽19内,需要取出的试管两侧间隔的试管在第一转动轴21上位于第二凸起18上,第二凸起18为半圆周凸起,第一转动轴21转动半圆周时,需要取出的试管两侧间隔的试管处于第一转动轴21圆周面上,需要取出的试管被显著的突出,可以方便的将需要取出的试管取下。

当需要取出的试管位于第二转动轴22上方时,推动转轴29,使得第四锥齿轮31与第一锥齿轮25和第二锥齿轮28啮合,第三齿轮37与第二齿轮36啮合,顺时针转动转轴29,第四锥齿轮31的内侧转轴29外缘设有楔形的凹槽,凹槽的竖向边向内侧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32,第一弹簧32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弹簧顶杆33,第一弹簧顶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一滚转34,滚柱34与第三锥齿轮30和第四锥齿轮30的内端面相接触,构成第四锥齿轮31在转轴29正转时转动、反转时静止的结构,转轴29顺时针带动第四锥齿轮31转动,,第三齿轮37的内侧第三齿轮37的内侧转轴29外缘设有楔形的凹槽,凹槽的竖向边向内侧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第二弹簧38,第二弹簧38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弹簧顶杆39,第二弹簧顶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二滚转34,第二滚柱34与三齿轮37内端面相接触,构成第三齿轮37在转轴29正转时是静止、反转时转动的结构,转轴29顺时针转动时第三齿轮37静止不动,第四锥齿轮31啮合第一锥齿轮25和第二锥齿轮28,第一锥齿轮25同轴设置有第一转盘24,第一转盘24边缘侧铰接第一连杆23,第一连杆23与第一转动轴21球绞,第一转盘24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21水平滑动,第二锥齿轮28同轴设置有第二转盘27,第二转盘27边缘侧铰接第二连杆26,第二连杆26与第二转动轴22球绞,第二转盘27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22水平滑动,第一锥齿轮25和第二锥齿轮28转向相反,第一转动轴21和第二转动轴22水平滑动反向相反,第二转动轴22水平滑动至需要取出的试管位于第一凸起14的上方,第一转动轴21和第二转动轴22水平滑动反向相反,位于第一转动轴21上方与需要取出试管相邻的试管处于第一凹槽16或第二内,从而形成高低差。

逆时针转动转轴29,第四锥齿轮31在转轴29逆时针转动时静止,转轴29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三齿轮37转动,第三齿轮37啮合第二齿轮36,第二齿轮36随第三齿轮37一起转动,第二齿轮36与第二转动轴22花键连接,第二齿轮36带动第二转动轴22转动,需要取出的试管的两侧试管还保持处于第一凹槽16和第二凹槽19内,需要取出的试管两侧间隔的试管在第二转动轴22上位于第二凸起18上,第二凸起18为半圆周凸起,第二转动轴22转动半圆周时,需要取出的试管两侧间隔的试管处于第二转动轴22圆周面上,需要取出的试管被显著的突出,可以方便的将需要取出的试管取下。

多个第一转动轴21经链条传动43连接,多个第二转动轴22经链条传动43连接,可保证多个第一转动轴21和多个第二转动轴22的同步性,其中的一个转轴29可滑动的固定在架体4上,转轴29上设有第四齿轮41,第四齿轮41下方啮合有齿条42,构成伸出箱体的转轴29转动带动其余的转轴29转动,第一转动轴21上的第一齿轮35和第二转动轴22上的第二齿轮36只需要与多个转轴29中滑动的一个同时设置,剩余的第一转动轴21均不需要设置第一齿轮35,剩余的第二转动轴22均不需要设置第二齿轮36,转轴29中可滑动的一个设置有第四锥齿轮31,剩余的转轴29均不需要设置第四锥齿轮31。

转轴29中可滑动的一个在架体4上可抽拉需要配合位置,在转轴29上标注上啮合的位置标识,方便对啮合位置进行调节,在调节时,拉动转轴29,定位头50为球头状,在拉动转轴29时在架体4的压力下回缩至转轴29内,当到达定位槽49时,在弹簧在作用下,与定位槽49配合,从而实现转轴29的定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试管架3的下隔板7内设置有可升降的支撑块10,通过支撑块10的升降来实现试管的升降;2)采用一个操作机构即可完成所述试管的升降,方便实用;3)操作方法只需要拉动和正反转动,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和使用;4)需要取出试管的同横排相邻的两个试管处于最低处,与需要取出试管同横排间隔的两个试管处于转轴29轴圆周面上,与需要取出试管同竖板的两个试管处于最低处,需要取出的试管位置处于最高处,试管取放的防毒更快,效率更高,加快了实验的进度,且不会出现打乱试管发生溶液的混合,有利于实验室的整理:5)减小了实验台上空间的占有率,实验台的利用更加高效;6)在实验过程中即使发生溶液洒落面板1上,也不会造成面板1的损坏,节能环保。

本发明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通过转轴的转动可以控制实验台上试管架内底部的高度,从而使得试管上端出现高度位置不同的情况,从而方便对试管进行取放,加快了在实验台上做实验的速度,减小了试管架的投入,同时也节约了实验台的空间,加快了实验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