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催化剂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00936阅读:9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氧掺杂石墨相氮化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催化剂。



背景技术:

光催化技术可实现太阳能的高效转化和储存,在一定条件下可驱动重要的化学反应,在解决环境能源问题上有着较大的优势。传统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存在光谱响应范围较窄,太阳能利用率低稳定性差等缺点。探索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稳定的可见光催化剂,在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墨相氮化碳(graphiticcarbonnitride,简称g-c3n4)作为一种新型的非金属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稳定性好、原料价格便宜等优势。然而,g-c3n4存在光谱响应范围不够广、光催化量子效率低、光生载流子迁移率小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者针对g-c3n4存在的问题,开发了改性方法以提高其催化活性,如非金属/金属掺杂、结构形貌调变和半导体复合等。其中,非金属掺杂改性在提高g-c3n4的光催化性能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s、n、c、p和o等均可被用于g-c3n4掺杂改性。尽管o掺杂g-c3n4已有一定研究,但如何改进方法,实现可控o掺杂,进一步提升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效果,仍有诸多问题有待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的方法,满足对水中双酚a的降解使用需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光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的方法所使用的催化剂。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的方法,将bpa溶液和o-g-c3n4充分混合,先暗吸附,然后在可见光条件下,催化降解3h以上,实现60%以上的降解率;其中,o-g-c3n4为采用高温-氧化-高温联合处理制备获得的o-g-c3n4。

所述的光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的方法:反应温度为25℃,o-g-c3n4用量为0.02g,bpa溶液50ml,浓度10ppm。

所述的光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的方法:暗吸附30min后,开启500w氙灯,催化降解3h以上。

所述的光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的方法:所述的高温-氧化-高温联合处理过程为:

1)将三聚氰胺在550℃条件下高温焙烧4小时,研磨过筛后得到g-c3n4;

2)称取2gg-c3n4置于250ml的烧杯中,加入h2o2120ml,在60℃下磁力搅拌20min,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得到材料烘干后过筛获得产品h2o2-g-c3n4;

3)将h2o2-g-c3n4材料于500℃高温下煅烧2小时,得到产品o-g-c3n4。

所述的o-g-c3n4,形貌呈薄碎片状,比表面积42.72m2/g。

一种氧掺杂量可控的o-g-c3n4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三聚氰胺在550℃条件下高温焙烧4小时,研磨过筛后得到g-c3n4;

2)取g-c3n4,加入h2o2,磁力搅拌,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得到材料烘干后过筛获得产品h2o2-g-c3n4;

3)将得到的h2o2-g-c3n4,于500℃高温下煅烧2小时,得到产品o-g-c3n4。

所述的氧掺杂量可控的o-g-c3n4的制备方法,g-c3n4与h2o2的质量比为0.03~0.01:1。

所述的氧掺杂量可控的o-g-c3n4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o-g-c3n4。

所述的o-g-c3n4,形貌呈薄碎片状,比表面积42.72m2/g。

本发明以g-c3n4为原材料,通过设计新的氧化高温联合处理路径,获得o掺杂g-c3n4(o-g-c3n4),应用于提高水中双酚a(bpa)的可见光催化降解,为水体中有机物去除提供有效而简便的方法与技术基础。现有制备o掺杂g-c3n4的方法无法实现可控o掺杂,也无法大幅度提升产品的可见光催化效果。氧化高温联合处理路径得到的o-g-c3n4光吸收域明显拓宽,且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同时很好地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光催化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利用廉价易得的三聚氰胺原料,通过高温-氧化-高温联合处理路径即可制备得到性能优越的o-g-c3n4产品,整个制备过程操作步骤简单快捷,较易于推广。通过高温-氧化-高温联合处理路径制备得到的o-g-c3n4产品相比经单一氧化或者单一高温煅烧单一处理后的产品,其o掺杂效果得到促进,比表面积增大,光吸收域明显拓宽,在可见光区域内对水中双酚a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达62.3%,比单一处理产品的降解效率提高了7倍,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o-g-c3n4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未限于所举的实施例。

实施例1o-g-c3n4的制备

1、将三聚氰胺在550℃条件下高温焙烧4小时(升温速率为2℃/min),研磨过筛后得到石墨相氮化碳材料(g-c3n4)。

2、称取2g步骤1得到的g-c3n4置于250ml的烧杯中,加入h2o2120ml,在60℃下磁力搅拌20min,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得到材料烘干后过筛获得产品h2o2-g-c3n4。

3、将步骤2得到的h2o2-g-c3n4材料于500℃高温下煅烧2小时,得到产品o-g-c3n4。

图1是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jeoljem2100型)观察高温-氧化-高温联合处理制备的o-g-c3n4透射电镜图,处理后的o-g-c3n4形貌发生呈薄碎片状,bet比表面积分析采用micromeritics公司的asap2020型bet比表面积测试仪,利用n2静态吸附法进行分析测定产品比表面积42.72m2/g。

实施例2水中双酚a的可见光降解

光催化反应在南京胥江机电厂生产的xpa系列-7型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温度为25℃,催化剂用量为0.02g,双酚a(bpa)溶液50ml,浓度10ppm。催化剂的类型为:未处理的g-c3n4、单一双氧水氧化的g-c3n4、单一高温煅烧的g-c3n4、实施例1得到产品o-g-c3n4。

单一双氧水氧化的g-c3n4的制备方法为水热法,称取2g的g-c3n4于250ml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120ml,550℃条件下煅烧3h,然后转移至反应釜中,于150℃下水热反应5h得到产物。

单一高温煅烧的g-c3n4的制备方法为在氮气氛围下,将g-c3n4在500℃条件下煅烧2h得到产物。

将bpa溶液和催化剂充分混合,暗吸附30min后,开启500w氙灯,稳定后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间隔(30min)从取样口取样,过滤后测定滤液中bpa的浓度。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来测量滤液中bpa的浓度,流动相为85%甲醇和15%水,测定波长为230nm,柱温为30℃。

以未处理的g-c3n4为催化剂时,3h后双酚a的降解效率仅为10%;以单一双氧水氧化的g-c3n4为催化剂时降解效率为9.4%;以单一高温煅烧的g-c3n4为催化剂时降解效率为9.8%;而利用本发明中高温-氧化-高温联合处理路径制备得到的o-g-c3n4为催化剂时降解效率为62.3%。

可见本发明的o-g-c3n4,吸收域明显拓宽,利于光吸收;同时,o的掺入有效地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高了光催化的性能;此外,o-g-c3n4的比表面积增加,提供了更多的反应位点,有利于污染物的吸附和活性物种传递。

实施例3不同条件下o-g-c3n4的制备

1、将三聚氰胺在550℃条件下高温焙烧4小时(升温速率为2℃/min),研磨过筛后得到石墨相氮化碳材料(g-c3n4)。

2、称取2g步骤1得到的g-c3n4置于250ml的烧杯中,加入h2o260ml,在60℃下磁力搅拌20min,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得到材料烘干后过筛获得产品h2o2-g-c3n4。

3、将步骤2得到的h2o2-g-c3n4材料于500℃高温下煅烧2小时,得到产品o-g-c3n4。

采用micromeritics公司的asap2020型bet比表面积测试仪分析步骤3得到的o-g-c3n4bet比表面积,利用n2静态吸附法进行分析测定产品比表面积11.80m2/g。

实施例4水中双酚a的可见光降解

光催化反应在南京胥江机电厂生产的xpa系列-7型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温度为25℃,催化剂用量为0.02g,双酚a(bpa)溶液50ml,浓度10ppm。催化剂的类型为:未处理的g-c3n4、单一双氧水氧化的g-c3n4、单一高温煅烧的g-c3n4、实施例3得到产品o-g-c3n4。

单一双氧水氧化的g-c3n4的制备方法为水热法,称取2g的g-c3n4于250ml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120ml,550℃条件下煅烧3h,然后转移至反应釜中,于150℃下水热反应5h得到产物。

单一高温煅烧的g-c3n4的制备方法为在氮气氛围下,将g-c3n4在500℃条件下煅烧2h得到产物。

将bpa溶液和催化剂充分混合,暗吸附30min后,开启500w氙灯,稳定后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间隔(30min)从取样口取样,过滤后测定滤液中bpa的浓度。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来测量滤液中bpa的浓度,流动相为85%甲醇和15%水,测定波长为230nm,柱温为30℃。

以未处理的g-c3n4为催化剂时,3h后双酚a的降解效率仅为10%;以单一双氧水氧化的g-c3n4为催化剂时降解效率为9.4%;以单一高温煅烧的g-c3n4为催化剂时降解效率为9.8%;而利用实施例3中高温-氧化-高温联合处理路径制备得到的o-g-c3n4为催化剂时降解效率为41.3%。

可见本发明的o-g-c3n4,吸收域明显拓宽,利于光吸收;同时,o的掺入有效地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高了光催化的性能;此外,o-g-c3n4的比表面积增加,提供了更多的反应位点,有利于污染物的吸附和活性物种传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