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型大块矿物粉碎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024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物粉碎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减震型大块矿物粉碎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矿物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着的,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的单质和他们的化合物。矿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矿物粉碎分离是矿石加工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是现有的设备结构不合理,矿物粉碎不彻底,粉碎效率低,粉碎过程中震动大没有减震装置,严重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企业运行成本,并且不能对粉碎后的矿物质进行筛选;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减震型大块矿物粉碎筛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使用方便的减震型大块矿物粉碎筛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型大块矿物粉碎筛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粉碎腔,粉碎腔内部设置有筛板、倾斜底板、粉碎辊装置、碾压仓和振动器;所述壳体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加料口;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粉碎辊装置设置在粉碎腔上侧中心处,且粉碎辊装置位于且位于加料口正下方;所述碾压仓设置在粉碎辊下方,碾压仓内设置有上支撑板、研磨框、下支撑板和研磨辊;所述碾压辊设置在两个碾压框之间,通过转轴和外部设置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筛板右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粉碎腔底部设置有倾斜底板,倾斜底板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排料口设置在壳体底端中心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活动鄂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一电机;所述活动鄂板对称设置在进料口上侧,活动鄂板的底端与加料口的内壁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鄂板为表面均布加工有破碎辊齿,且活动鄂板上部外壁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顶端左右两侧,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粉碎辊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传动带、主动轮、从动轮、一号研磨辊筒和二号研磨辊筒;所述一号研磨辊筒和二号研磨辊筒通过轴承连接方式转动架设在粉碎腔内,一号研磨辊筒和二号研磨辊筒的结构相同,表面均加工有研磨辊齿;所述一号研磨辊筒上同轴联动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二号研磨辊筒上同轴联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后侧板上还固定架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减震底座设置在壳体底端拐角处,减震底座包括上底座、固定座、下底座、伸缩杆和复位弹簧;所述上底座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底部,伸缩杆固定设置在上底座的底部,且与固定座上的凹槽套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碾压框通过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固定,碾压框设有两个,碾压框呈弧形相对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板倾斜设置在碾压仓下方,筛板左端高右端低,且筛板下侧中心处设置有振动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的另一端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杆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杆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设置在伸缩杆的底部,下底座固定设置在固定座的底部,复位弹簧套接在伸缩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加料口两侧的活动鄂板对大块矿物进行挤压,使大块矿物初步破碎,大块矿物通过加料口进入到粉碎腔中;挤压后的大块矿物通过进料口进入到粉碎腔中,由于一号研磨辊筒和二号研磨辊筒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大块矿物落到一号研磨辊筒和二号研磨辊筒上,转向相反的一号研磨辊筒和二号研磨辊筒对大块矿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磨;碾压仓内设置的研磨辊能够对大块矿物再进一步的进行粉碎和研磨,保证粉碎的彻底性;筛板能够筛选颗粒合格的矿物质,且筛板下侧中心处设置有振动器,用于带动筛板震动使得符合要求的矿物质从筛板落下,提高矿物质的筛选效率;减震底座不仅能够支撑该装置,保证该装置的稳定性,且能够减小因该装置进行运作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减震型大块矿物粉碎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减震型大块矿物粉碎筛选装置中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减震型大块矿物粉碎筛选装置中粉碎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减震型大块矿物粉碎筛选装置中减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粉碎腔,3-上支撑板,4-研磨框,5-下支撑板,6-筛板,7-倾斜底板,8-减震底座,9-进料口,10-挤压装置,11-粉碎辊装置,12-研磨辊,13-碾压仓,14-出料口,15-振动器,16-排料口,17-活动鄂板,18-第一连杆,19-第二连杆,20-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传动带,23-主动轮,24-从动轮,25-一号研磨辊筒,26-二号研磨辊筒,27-上底座,28-固定座,29-下底座,30-伸缩杆,31-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型大块矿物粉碎筛选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粉碎腔2,粉碎腔2内部设置有筛板6、倾斜底板7、粉碎辊装置11、碾压仓13和振动器15;所述壳体1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加料口9,大块矿物通过加料口9加入到粉碎腔2内;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挤压装置10,用于对大块矿物进行挤压,使大块矿物初步破碎;所述粉碎辊装置11设置在粉碎腔2上侧中心处,且粉碎辊装置11位于且位于加料口9正下方,用于对大块矿物进行研磨处理;所述碾压仓13设置在粉碎辊3下方,碾压仓13内设置有上支撑板3、研磨框4、下支撑板5和研磨辊12;所述碾压框4通过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5固定,碾压框4设有两个,碾压框4呈弧形相对设置;所述碾压辊12设置在两个碾压框4之间,通过转轴和外部设置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筛板6倾斜设置在碾压仓13下方,筛板6左端高右端低,且筛板6下侧中心处设置有振动器15,用于带动筛板6震动使得符合要求的矿物质从筛板6落下,提高矿物质的筛选效率;所述筛板6右侧设置有出料口14,用于排出不能从筛板6落下的矿物质;所述粉碎腔2底部设置有倾斜底板7,倾斜底板7和壳体1固定连接,便于矿物质从排料口16排出;所述排料口16设置在壳体1底端中心处,用于排出符合要求的矿物质。

请参阅图2,本发明中,所述挤压装置10包括活动鄂板17、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和第一电机20;所述活动鄂板17对称设置在进料口9上侧,活动鄂板17的底端与加料口9的内壁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鄂板17为表面均布加工有破碎辊齿,且活动鄂板17上部外壁与第一连杆18的一端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固定安装在壳体1顶端左右两侧,第一电机20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8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9的的另一端通过铰接方式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杆19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杆18的长度,以保证活动鄂板17做摇摆运动,第一电机20接入电源后,第二连杆19绕第一电机20的输出轴座转动,第二连杆19带动第一连杆18运动,第一连杆18带动活动鄂板17运动,壳体1顶端、活动鄂板17、第一连杆18和第二连杆19组成曲柄摇杆机构,使得活动鄂板17做摇摆运动,加料口9两侧的活动鄂板17对大块矿物进行挤压,使大块矿物初步破碎,大块矿物通过加料口9进入到粉碎腔2中。

请参阅图3,本发明中,所述粉碎辊装置11包括第二电机21、传动带22、主动轮23、从动轮24、一号研磨辊筒25和二号研磨辊筒26;所述一号研磨辊筒25和二号研磨辊筒26通过轴承连接方式转动架设在粉碎腔2内,一号研磨辊筒25和二号研磨辊筒26的结构相同,表面均加工有研磨辊齿;所述一号研磨辊筒25上同轴联动设置有主动轮23;所述二号研磨辊筒26上同轴联动设置有从动轮24;所述主动轮23与从动轮24之间通过传动带22传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后侧板上还固定架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轮23转动的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驱动主动轮23转动,主动轮23带动一号研磨辊筒25转动,在传动带22的传动作用下,使得一号研磨辊筒25与二号研磨辊筒26的转向相反,大块矿物落到一号研磨辊筒25和二号研磨辊筒26上,转向相反的一号研磨辊筒25和二号研磨辊筒26对大块矿物进行进一步的粉碎。

请参阅图4,本发明中,所述减震底座8设置在壳体1底端拐角处,减震底座8包括上底座27、固定座28、下底座29、伸缩杆30和复位弹簧31;所述上底座27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伸缩杆30固定设置在上底座27的底部,且与固定座28上的凹槽套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座28设置在伸缩杆30的底部,下底座29固定设置在固定座28的底部,复位弹簧31套接在伸缩杆30上,减震底座8不仅能够支撑该装置,保证该装置的稳定性,且能够减小因该装置进行运作产生的噪音。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