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设备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610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废气处理设备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气,未经处理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并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目前常用的废气处理方式为活性炭吸附、水吸收和燃烧等,并大多采用废气处理塔处理废气。燃烧法适用于处理可燃性气体,其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处理成本高,容易形成二次污染。水吸收法适用于水溶性的气体,其耗水量大,净化效率低。活性炭吸附法虽然吸附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并且吸附完全后的活性炭无法再次使用,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间隔较短的时间就需要更换活性炭,因此其处理成本十分昂贵。

并且,上述废气处理塔、燃烧法所用的燃烧塔、水处理所用的设备均十分庞大,能耗高(基本为几百或几千的功率),因此目前废气处理成本高居不下。

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工业废气处理设备,其占地小、功率小,废气处理成本低,并能够长期运行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废气处理管道,废气处理管道内填塞有丝瓜络。废气处理管道包括有依次连通的进管、若干中间管和出管,中间管管径小于进管、出管,进管一端开设有进气口,出管一端开设有出气口。

上述进管为与冷却装置相连的废气处理管道的前部管道,出管为直接排出或与后续处理设备连接的废气处理管道的后部管道,中间管为用于连接进管与出管的部分管道。待处理的废气首先经过冷却装置冷却降温后,再通入到废气管道中,依次经过进管、中间管、出管时废气气体中的污染物质被丝瓜络吸附,最后处理后的废气从出管的出气口中排出。

本发明令中间管管径小于进管、出管,使废气从进管至中间管、中间管至出管的过程中受到一定阻碍,一方面能够减缓废气的移动速度,另一方面变径管设计能够提高丝瓜络的吸附效果——即废气管道的处理效果。

优选的,中间管数量为三个,呈三角状排列设置。该结构将中间管设为三个,在减小中间管管径的同时确保废气的流通量。

优选的,废气处理管道的出气口或冷却装置的出气口或微处理装置的出气口设有排放器,优选的,所述排放器包括直径依次增加的内管、中管、外管,内管两端开口,其内部填塞有丝瓜络。中管底端开口并外套于内管上,其顶端封闭;外管外套于内管上并将中管包裹,外管底端与内管侧壁之间密封并固定连接,外管顶部设有开口与外界连通,出气口排放的废气依次经过内管、中管、外管后排出。先经过冷却处理的废气内的污染物质含量有所降低,并且也更便于后需废气处理设备中丝瓜络的吸附。

优选的,所述进管与出管并排设置,中间管的两端分别与进管、出管未开口的一端连通,优选的,进气口大小小于进管管径,出气口大小小于出管管径。所述进管与出管并排设置,中间管的两端分别与进管、出管未开口的一端连通该结构中,进气管进气口处、出管出气口处分别形成变径管,用于减缓废气流通速度。

优选的,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侧壁或顶部开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冷却装置的出气口与废气处理管道连接;冷却装置主要由冷却箱体和冷却盘旋管组成。冷却盘旋管设于冷却箱体内,其大小与冷却箱体相适应。冷却盘旋管的进口、出口固定并引出于冷却箱体的顶部或侧壁上,冷却盘旋管与冷却箱体内部不连通。

该结构中,冷却盘旋管中通入冷水,冷却箱体内通入废气,冷却盘旋管中的冷水始终保持循环流动,废气经过冷却箱体后在冷却盘旋管的冷却作用下降温。

优选的,废气处理管道的出气口处连接有微处理装置,微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水箱,水箱内装有一定体积的水或废气处理液,水箱与废气处理管道之前、水箱与水箱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进气的管道插入液位以下,出气的管道位于液位以上。该结构用于处理废气处理管道未吸或废气中可溶于水的污染物质,进一步减少废气中污染物质的含量,确保废气能够复合排放标准直接排放。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出气的管道末端下方设有防溢挡片,防溢挡片若干细杆固定于该管道末端。由于废气在废气处理管道、水箱内均是保持较高速度进行流动的,该结构能够防止水箱内的水或处理液受气体运动影响进入到水箱的出气的管道中,能够大大降低水箱内的水或降温液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管道的进气口或冷却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有高压风机。所述的高压风机用于将废气以较高的速度吸入或者打入后续的处理装置中,是废气流动的动力来源之一。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或高压风机的进气处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主要用于增加废气的湿度,经过加湿后的废气能够更加有效地被丝瓜络吸附。并且,经过喷淋装置后的废气能够对废气中可溶于水、大颗粒物质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一喷淋箱,喷淋箱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气口处连接有离心风机。喷淋装置用于对废气进行降温,并对废气进行初处理,减少废气中大颗粒物质以及可溶于水物质的含量。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的废气处理工艺,其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优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废气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冷却:通过高压风机将废气抽吸并压入冷却装置中进行降温;

步骤二、变径处理:使冷却后的废气通过变径处理管道,经由填塞于变径处理管道中的丝瓜络吸附后排出;

步骤三、微处理:将废气通入由多个水箱串联形成的多级微处理装置中,使废气与水箱内的水或处理液充分接触后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丝瓜络作为废气处理的主要吸附物质,丝瓜络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及缓释性,能够在废气高速流动时及时地讲废气中的异味物质和污染物质进行吸附,从而减少废气中的污染物质,使废气便于直接排放。并且,丝瓜络来源广泛,价格低,可使用2~3个月,吸附完全的丝瓜络清洗干净后还可再次使用,是一种可再生的环保物品。

本发明废气处理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小、功率小、造价低,废气处理工艺步骤少、流程短、操作方便,能够大大降低废气处理成本并确保处理质量,适用于橡塑、铸铁、喷漆等多种产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处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低功耗废气处理设备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低功耗废气处理设备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低功耗废气处理设备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低功耗废气处理设备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低功耗废气处理设备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低功耗废气处理设备排放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低功耗废气处理设备图6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1—冷却装置,1a—废气进口一,1—废气出口一,11—冷却箱体,12—冷却盘旋管,12a—进水口,12b—出水口,2—高压风机,31—中间管,32—进管,33—出管,4—连通管道,5—微处理装置,5a—进气口,5b—出气口,51—微处理水箱一,52—微处理水箱二,53—微处理水箱三,54—微处理水箱四,55—微处理水箱五,52a—出气管,52b—连接杆,52c—防溢挡片,6—水,71—外管,72—中管,73—内管,74—丝瓜络,75—支撑杆,76—固定件,77—下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废气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高压风机2、冷却装置1、废气处理管道和微处理装置5,高压风机2的废气进气口与工厂中设备的废气排出口直接连通或通过抽气及连通。冷却装置1主要由冷却箱体11和冷却盘旋管12组成。冷却盘旋管12设于冷却箱体11内,其大小与冷却箱体11相适应。冷却盘旋管12的进口、出口固定并引出于冷却箱体11顶部的侧壁上,冷却盘旋管12与冷却箱体11内部不连通。冷却装置1的顶部开设有废气进口一1a、废气出口一1b,废气进口一1a与高压风机2的废气出气口连通。

废气处理管道包括有依次连通的进管32、中间管31和出管33,中间管31共计有三根且管径小于进管32、出管33,进管32一端开设有废气进口二与冷却装置1的废气出口一1b连通,出管33一端开设有废气出口二通过连通管道4与微处理装置5的进气口5a连通。进管32与出管33并排设置,中间管31的两端分别与进管32、出管33未开口的一端连通。三根中间管31呈三角状排列,在减小中间管31管径的同时确保废气的流通量。进管32、中间管31与出管33内填塞有丝瓜络74,当废气经过废气处理管道室,其携带或裹挟的污染物质会被丝瓜络74吸附,处理后的废气从废气出口二中通过连通管道4进入到微处理装置5中。本实施例中,废气进口二设于进管32一端的端面上,进气口5a大小小于进管32管径;废气出口二设于出管33顶部侧壁上,其大小小于出管33管径。废气进口二与进管32连接处、废气出口二与出管33连接处分别形成变径处。

上述进管32为与冷却装置1相连的废气处理管道的前部管道,出管33为直接排出或与后续处理设备连接的废气处理管道的后部管道,中间管31为用于连接进管32与出管33的部分管道。

结合图4所示,微处理装置5包括有五个水6箱,分别为微处理水6箱一51、微处理水6箱二52、微处理水6箱三53、微处理水6箱四54、微处理水6箱五55,微处理水6箱一51、微处理水6箱二52、微处理水6箱三53、微处理水6箱四54、微处理水6箱五55内均装有30~35kg的水6或废气处理液,相邻两个微处理水6箱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管道连通,微处理水6箱一51与废气处理管道的之间通过连通管道4连通。微处理水6箱一51、微处理水6箱二52、微处理水6箱三53、微处理水6箱四54、微处理水6箱五55中,进气管插入液位以下,出气管52a位于液位以上。出气管52a末端下方设有防溢挡片52c,防溢挡片52c通过若干连接杆52b悬空固定于该管道末端下方。

高压风机2用于抽吸废气并使废气保持较高的速度进入到冷却装置1内。冷却盘旋管12中通入冷水6,冷却箱体11内通入废气,冷却盘旋管12中的冷水6始终保持循环流动,废气经过冷却箱体11后在冷却盘旋管12的冷却作用下降温。紧接着,先进入冷却装置1内的废气在后续进入的废气的推动与挤压作用下从冷却箱体11内进入到废气处理管道中,依次经过进管32、中间管31与出管33,由于废气处理管道中存在多处变径,废气移动速度受限制有所减缓,废气在流经丝瓜络74时其携带的大量物质被丝瓜络74吸附。最后,废气在后续废气的作用下继续进入到微处理装置5中,在废气处理管道处理过程中未被吸收的物质或废气中可溶于水6的污染物质的含量在经过五级微处理水6箱大大降低,达到可直接排放的标准。

本实施例废气处理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冷却:通过高压风机2将废气抽吸并压入冷却装置1中进行降温;

步骤二、变径处理:使冷却后的废气通过变径处理管道,经由填塞于变径处理管道中的丝瓜络74吸附后排出;

步骤三、微处理:将废气通入由多个水6箱串联形成的多级微处理装置5中,使废气与水6箱内的水6或处理液充分接触后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高压风机2的进气处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用于对废气进行降温,并对废气进行初处理,减少废气中大颗粒物质以及可溶于水6物质的含量,以便后续废气处理。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废气处理管道的出气口5b或冷却装置1的出气口5b或微处理装置5的出气口5b设有排放器,排放器包括直径依次增加的内管73、中管72、外管71,内管73两端开口,其内部填塞有丝瓜络74;中管72底端开口并外套于内管73上,其顶端封闭。外管71外套于内管73上并将中管72包裹,外管71底端与内管73侧壁之间密封并固定连接,外管71顶部设有开口与外界连通,出气口5b排放的废气依次经过内管73、中管72、外管71后排出。排放器用于处理上述装置处理后仍有少量残留的废气,进一步减少废气含量。

作为优选,中管72可通过支撑杆75悬空固定于内管73的上方,中管72与内管73之间形成出气通道以便废气排出。

作为优选,外管71底端通过如图7所示的固定件76(环形密封片)与内管73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避免丝瓜络74在使用过程中受废气排放影响而移位,本实施例在内管73的内侧壁731上设置下限位件77和上限位件(未放大标识)来限制丝瓜络74的位移。

本实施例废气处理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冷却:通过高压风机2将废气抽吸并压入冷却装置1中进行降温;

步骤二、变径处理:使冷却后的废气通过变径处理管道,经由填塞于变径处理管道中的丝瓜络74吸附后排出;

步骤三、微处理:将废气通入由多个水6箱串联形成的多级微处理装置5中,使废气与水6箱内的水6或处理液充分接触后排出。

步骤四、后处理:废气从排出口5c排出后进入到废气处理的排放器中,依次经过内管73、中管72和外管71后排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冷却装置1的进气口5a处设有喷淋装置,包括一喷淋箱,喷淋箱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5a、出气口5b,喷淋箱的进气口5a处连接有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用于将生产设备产生的废气吸入到喷淋箱中进行处喷淋处理。

本实施例废气处理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喷淋,将废气通入喷淋装置中,对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以及可溶于水6的物质进行初步的沉降,减少废气中上述颗粒的含量并降低废气温度;

步骤二、冷却:通过高压风机2将废气抽吸并压入冷却装置1中进行降温;

步骤三、变径处理:使冷却后的废气通过变径处理管道,经由填塞于变径处理管道中的丝瓜络74吸附后排出;

步骤四、微处理:将废气通入由多个水6箱串联形成的多级微处理装置5中,使废气与水6箱内的水6或处理液充分接触后排出。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设备与工艺,其通过冷却装置1、废气处理管道与微处理装置5三个设备及处理工艺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可直接排放的标准,其采用的吸附材料——丝瓜络74吸附力强、可再生且可循环使用,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废气处理的成本,从而降低大气污染,提高生存、生活环境。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