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物的处理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厨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厨余处理机是能将厨余垃圾处理成可用肥料的一种机器,传统的搅拌形式为螺杆传动搅拌,有时需增强搅拌碾压效果,会采用出双螺杆的形式,这种传统的搅拌形式,在不小型将大件金属物掉入食物垃圾处理器中,就容易将刀盘卡死,进而造成电机烧毁等情况,后期维修费用高。
目前,公开号为157587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厨余处理装置,该厨余处理装置可将厨余在内部打碎并进行发酵分解处理,其包含有:用以投入厨余的投入槽、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该投入槽内的打碎叶片、设于该投入槽底部以使预定大小以下的被打碎的厨余能往下掉落的落下口、设于该落下口下方并存有可对被打碎的厨余进行发酵分解处理的微生物的发酵槽、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该发酵槽内的搅拌叶片,所述该打碎叶片的底端接近于该落下口;在该落下口下方,另设有一顶端接近该落下口的切断叶片。所述该投入槽的内周面整体呈碗状,该内周面上连结有螺旋状的导引片,将投入的厨余往下导引并可与该打碎叶片共同进行打碎作业。这打碎叶片的仍采用螺杆的形式进行碾压厨余,在大件金属掉落的时候,通过导引片引入至打碎叶片上,大件金属不但会对打碎叶片造成磨损,还会限制打碎叶片的旋转,因为搅拌叶片的转轴结合打碎叶片的转轴联动,影响搅拌叶片的转动,更为严重的是,在卡死时,打碎叶片和搅拌叶片同时停止,进而造成电机烧毁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厨余处理装置,其具有搅拌粉碎效果好、不易卡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厨余处理装置,包括加料口、设于加料口下方的搅拌腔室,该搅拌腔室内具有搅拌轴和搅拌叶片,还包括驱动搅拌轴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搅拌轴的轴线垂直于加料口的投料方向,搅拌叶片包括轴向套设至搅拌轴上的套环、径向连接至套环上的搅拌臂、设于搅拌臂其中一端的刮环、另一端的搅拌块,所述刮环和搅拌块沿搅拌轴轴向螺旋阵列。
如此设置,通过加料口处投料,厨余垂直掉落至搅拌轴上,并有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带动厨余旋转,进而搅拌粉碎,因搅拌块呈螺旋分布,厨余在每次转动的过程中在粉碎的过程中,随搅拌块旋转轴向运动,在运动路径上保证每时每刻不间断的打击厨余,厨余跟随搅拌叶片做螺旋轴向运动,搅拌效果达到最佳,在大型金属件掉落时,同样跟随厨余螺旋旋转,引导至搅拌腔室的尾部,对搅拌月叶片不产生影响,不造成卡死现象。
进一步设置:所述搅拌块包括搅拌块分为搅拌块a和搅拌块b,搅拌块a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其中两平行面与搅拌轴的端面平行,搅拌块b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其中一个侧面与搅拌轴的端面平行。
如此设置,两个不同形状的搅拌块,在螺旋打击厨余的时候,打碎厨余的效果更佳。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搅拌块a和搅拌块b沿转动方向与厨余接触的一面呈弧形设置。
如此设置,弧形设置的搅拌块冲击在厨余上,噪声更小,环境友好。
进一步设置:所述搅拌块a和搅拌块b沿搅拌轴轴向螺旋阵列分布的情况为ababa,根据ababa为一组,沿搅拌轴轴向分布有两组。
如此设置,两组不同的搅拌块同样为增加其搅拌效果。
进一步设置:沿搅拌轴轴向分布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搅拌块a沿搅拌轴线相互对称。
如此设置,每组中第一个搅拌块a因对称设置,产生的螺旋旋转存在断点,厨余惯性停顿,厨余随着搅拌块螺旋引导的消失,产生混散,混散后的厨余再次通过下一个搅拌块a的引导,再次进行搅拌。
进一步设置:所述搅拌轴的两端设有靠近搅拌腔室轴端侧壁处的刮壁板。
如此设置,搅拌腔室的轴端侧壁上的物料通过刮壁板刮下,充分搅拌。
进一步设置:所述搅拌腔室的底壁处设有环槽和嵌设至环槽内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下部设有供厨余流通的通槽,隔板的上部设有与隔板形成套设至搅拌轴上的固定孔的安装板,安装板与隔板紧固连接。
如此设置,隔板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对搅拌腔室的支撑,搅拌轴在高速运转的时候,径向作用力过大,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鱼骨等较硬物质掉落的时候,隔壁与旋转的搅拌叶片产生剪切力,更好的粉碎厨余;另外,由于隔板的存在,不慎掉落金属物件,可以随隔板之间的通道,被搅拌叶片带动旋转,搅拌叶片的螺旋分布可以将金属物件搅动至尾部,不再影响搅拌。
进一步设置:所述隔板位于搅拌轴上轴向等间距分布,且隔板位于两搅拌叶片之间的间隙内。
如此设置,避免隔板与搅拌叶片相互干涉。
进一步设置: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水箱体,水箱体与搅拌腔室管道连接,管道中段增加冷却塔,臭气需经过冷却塔进行冷却后输送至水箱体内,该冷却塔连接一水冷交换器。
如此设置,在气体进入水箱体之前,由于臭气刚从搅拌腔室抽出,具有很高的温度,因此管道上增加冷却塔,臭气需经过冷却塔进行冷却,从而进入水箱体使用活性炭或气压生物菌进行反应。另外,为保证冷却塔内的冷却温度,冷却塔增加一个水冷交换器,进行不断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设置:所述箱体的顶部上位于密封盖的密封条密封范围内处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与冷却塔管道连接,在排气孔位置处设置有机玻璃罩和、位于有机玻璃罩下方的过滤网,有机玻璃罩的开口背向加料口一侧。
如此设置,有机玻璃罩的开口背向加料口一侧,避免厨余垃圾掉落排气孔内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厨余处理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厨余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搅拌块的示意图;
图6是下腔体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搅拌轴与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水箱体与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底板;3、箱盖;4、侧门;5、密封盖;6、密封条;7、散热孔;8、加料口;9、上腔体;10、下腔体;11、搅拌腔室;12、搅拌轴;13、搅拌叶片;14、旋转驱动装置;15、下料门;16、卸料盘;17、真空泵;18、加热器;19、套环;20、搅拌臂;21、刮环;22、搅拌块;23、加强筋;24、刮壁板;25、环槽;26、隔板;27、通槽;28、安装板;29、固定孔;30、安装孔;31、水箱体;32、冷却塔;33、排气孔;34、有机玻璃罩;35、开口;36、电气箱;37、水冷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厨余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底板2、可拆卸式箱盖3,箱盖3与底板2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以及可拆卸侧门4,在箱盖3的上方设有一个加料口8和铰接至箱盖3上用于封闭加料口8的密封盖5,密封盖5设有围绕至加料口8外圈的密封条6,每块侧门4上均设有散热孔7。
如图2所示,箱体1内部设有搅拌腔室11,加料口8与搅拌腔室11相连通,搅拌腔室11由上腔体9和下腔体10组成,上腔体9和下腔体10通过连接板连接成一体,共同组成一个圆柱体,从而形成搅拌腔室11,搅拌腔室11轴心线上设有搅拌轴12、位于搅拌轴12上的搅拌叶片13,搅拌轴12的轴端设有旋转驱动装置14,优选为大功率电机。
在下腔体10上设有卸料口,卸料口处设有下料门15,下料门15的结构由外板、橡胶板和内板组成,对卸料口进行密封,于卸料口的下方设有卸料盘16,供反应后的肥料滑出收集。
在箱体1内还设有真空泵17,真空泵17用于将搅拌腔室11内部抽成真空状态,给生物菌反应提供一个真空环境。
箱体1内位于搅拌腔室11的底部设有加热器18,给搅拌腔室11提供一个合适的反应温度,该加热器18采用水箱加热器18。
如图3所示,搅拌叶片13位于搅拌轴12上呈螺旋分布,各搅拌叶片13之间轴向等间距分布,且两搅拌叶片13之前留有一定间隙。
如图4所示,搅拌轴12上的搅拌叶片13包括套设至搅拌轴12上的套环19、连接至套环19上的搅拌臂20、设于搅拌臂20一端的刮环21、设于搅拌臂20另一端的搅拌块22,在搅拌臂20与套筒上设有加强筋23,用于加强结构强度,搅拌叶片13通过螺栓安装至搅拌轴12上。
如图5所示,搅拌块22的结构分为两种,参见图5中的a图,搅拌块22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其中两平行面与搅拌轴12的端面平行,该搅拌块22沿转动方向与厨余接触的一面呈弧形设置。参见图5中的b图,另一种搅拌块22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其中一个侧面与搅拌轴12的端面平行,该搅拌块22沿转动方向与厨余接触的一面呈弧形设置。
如图3所示,搅拌轴12上的搅拌叶片13按照12121螺旋分布,共有两组,每组中,1代表搅拌块a,2代表搅拌块b,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第一个搅拌叶片13沿搅拌轴12线相互对称,也就是说第一组中的每个1与第二组中的每个1是处于对称位置上,第一组中的每个2与第二组中的每个2也是处于对称位置上,同时,在搅拌轴12的两端设有靠近搅拌腔室11轴端侧壁处的刮壁板24,搅拌腔室11的轴端侧壁上的物料通过刮壁板24刮下,搅拌腔室11的径向侧壁上的物料通过搅拌叶片13上的刮环21刮下。
如图6所示,下腔体10的内壁上设有环槽25和嵌设至环槽25内的隔板26,隔板26呈半圆形设置嵌设在环槽25当中,在隔板26的下部设有供厨余流通的通槽27,在隔板26的上部设有将隔板26固定至搅拌轴12上的安装板28,隔板26上端设有半圆孔,安装板28的下端设有另一半圆孔,两半圆孔共同组成一个套设至搅拌轴12上的固定孔29,隔板26与安装板28位于半圆孔的两侧设有若干安装孔30,两者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如图7所示,隔板26位于搅拌轴12上轴向等间距分布,且隔板26位于两搅拌叶片13之间的间隙内,与搅拌轴12相互间隔设置,避免相互干涉。
如图8所示,箱体1内还设有水箱体31,水箱体31用于去除厨余在于生物菌反应后的臭气,水箱体31与搅拌腔室11管道连接,在气体进入水箱体31之前,由于臭气刚从搅拌腔室11抽出,具有很高的温度,因此管道上增加冷却塔32,臭气需经过冷却塔32进行冷却,从而进入水箱体31使用活性炭或气压生物菌进行反应。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冷却塔32内的冷却温度,冷却塔32增加一个水冷交换器37,进行不断进行热交换。
箱体1的顶部上位于密封盖5的密封条6密封范围内处设有排气孔33,排气孔33与冷却塔32管道连接,在排气孔33位置处设置有机玻璃罩34,有机玻璃罩34的开口35背向加料口8一侧,在有机玻璃罩34下方增加过滤网,避免厨余垃圾掉落排气孔33内造成堵塞。
在箱体1内还设有电气箱36,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