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合配色机,属于薄膜制造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VC薄膜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是聚氯乙烯树脂与其它改性剂经过压延工艺或吹塑工艺制成,另有加入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等功能性加工助剂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但是功能性加工助剂一般需要在加入前进行混合配色,因此需要生产一种简单方便的混合配色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混合配色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混合配色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机架上设有混合配色筒,所述混合配色筒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有两个波形搅拌桨和一个环形搅拌桨,所述环形搅拌桨包括圆环固定座、弧形桨叶和竖杆,所述混合配色筒的底端内侧设有斜坡,所述混合配色筒的上端设有筒盖,所述筒盖上设有若干进料口,所述混合配色筒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开关,所述混合配色筒的底端外侧设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下方设有旋转盘,所述机架的下部设有电机支撑座,所述电机支撑座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旋转盘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桨叶和竖杆均设有3~6根。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位于斜坡的最低处。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底端设有若干万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左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开关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竖杆的外侧设有光滑保护层,所述光滑保护层与混合配色筒中心的距离等于混合配色筒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进料口将各种原料加入混合配色筒内,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动,由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加快了物料的混合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而在混合配色筒内部的环形搅拌桨上设置竖杆,能起到在工作过程中对混合配色筒内壁上粘附的物料进行刮除,节约材料的目的;混合配色筒下方设置减震垫,能减少混合配色筒转动时的声音,降低噪音;当混合结束后,用控制器控制开关打开,混合后的物料就通过斜坡从出料口出来,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配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环形搅拌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横梁;3、第一电机;4、混合配色筒;5、搅拌轴;6、波形搅拌桨;7、环形搅拌桨;71、圆环固定座;72、弧形桨叶;73、竖杆;8、斜坡;9、筒盖;10、进料口;11、出料口;12、开关;13、减震垫;14、旋转盘;15、电机支撑座;16、第二电机;17、转动轴;18、万向轮;1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配色机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混合配色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上端设有横梁2,所述横梁2上设有第一电机3,所述机架1上设有混合配色筒4,所述混合配色筒4内设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与第一电机3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5上设有两个波形搅拌桨6和一个环形搅拌桨7,所述环形搅拌桨7包括圆环固定座71、弧形桨叶72和竖杆73,所述混合配色筒4的底端内侧设有斜坡8,所述混合配色筒4的上端设有筒盖9,所述筒盖9上设有若干进料口10,所述混合配色筒4的底端设有出料口11,所述出料口11上设有开关12,所述混合配色筒4的底端外侧设有减震垫13,所述减震垫13的下方设有旋转盘14,所述机架1的下部设有电机支撑座15,所述电机支撑座15上设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上设有转动轴17,所述转动轴17与旋转盘14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桨叶72和竖杆73均设有3~6根,所述出料口11位于斜坡8的最低处,所述机架1的底端设有若干万向轮18,所述机架1的左侧设有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通过电信号与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16和开关12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16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竖杆73的外侧设有光滑保护层,所述光滑保护层与混合配色筒4中心的距离等于混合配色筒4的直径。
通过进料口10将各种原料加入混合配色筒4内,用控制器19控制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16启动,由于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16的旋转方向相反,加快了物料的混合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而在混合配色筒4内部的环形搅拌桨7上设置竖杆73,能起到在工作过程中对混合配色筒4内壁上粘附的物料进行刮除,节约材料的目的;混合配色筒4下方设置减震垫13,能减少混合配色筒4转动时的声音,降低噪音;当混合结束后,用控制器19控制开关打开,混合后的物料就通过斜坡8从出料口11出来,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