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沉淀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322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沉淀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沉淀反应装置,属于沉淀反应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上通过沉淀反应获得粉体材料的方法一般都是在反应釜中进行的,无论采用正加、反加还是并加等加料方式,沉淀晶核的生成与晶体的长大往往均同时进行,相对来说颗粒的分布较宽,且加料过程大多采用人工控制,流量大小控制的人为因素更容易导致产物的颗粒分布变宽或产物批次稳定性较差,要得到窄分布的粉体颗粒,希望做到沉淀晶核的生成与晶体的长大分开,最好能做到爆发成核。要使批次稳定性较好,希望沉淀条件的控制较为一致,且过程保持恒定。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反应槽容积少、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泄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沉淀反应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沉淀反应装置,包括溢流槽、沉淀槽、第一反应槽、第二反应槽、第三反应槽、针轮摆线搅拌机、第一搅拌电机、第二搅拌电机、溢流口、搅拌叶片、排水口、室体、槽钢底架、滑动移门、观察窗,室体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与第三反应槽连接,第三反应槽右侧设有第二反应槽,第二反应槽顶部设有第二搅拌电机,第二搅拌电机底部与搅拌叶片连接,第二反应槽右侧设有第一反应槽,第一反应槽设有第一搅拌电机,第一搅拌电机底部与搅拌叶片连接,第一反应槽设有溢流口,溢流槽下方设有沉淀槽,沉淀槽顶部设有针轮摆线搅拌机,沉淀槽底部设有排水口,室体底部设有槽钢底架,室体设有滑动移门,滑动移门设有观察窗,所述第一反应槽、第二反应槽和第三反应槽容积60L,本实用新型反应槽容积大,反应时不易发生泄漏,且稳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新型沉淀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新型沉淀反应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溢流槽-1、沉淀槽-2、第一反应槽-3、第二反应槽-4、第三反应槽-5、针轮摆线搅拌机-6、第一搅拌电机-7、第二搅拌电机-8、溢流口-9、搅拌叶片-10、排水口-11、室体-12、槽钢底架-13、滑动移门-14、观察窗-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沉淀反应装置,包括溢流槽1、沉淀槽2、第一反应槽3、第二反应槽4、第三反应槽5、针轮摆线搅拌机6、第一搅拌电机7、第二搅拌电机8、溢流口9、搅拌叶片10、排水口11、室体12、槽钢底架13、滑动移门14、观察窗15,所述室体12设有溢流槽1,所述溢流槽1与第三反应槽连接5,所述第三反应槽5右侧设有第二反应槽4,所述第二反应槽4顶部设有第二搅拌电机8,所述第二搅拌电机8底部与搅拌叶片10连接,所述第二反应槽4右侧设有第一反应槽3,所述第一反应槽3设有第一搅拌电机7,所述第一搅拌电机7底部与搅拌叶片10连接,所述第一反应槽3设有溢流口9,所述溢流槽1下方设有沉淀槽2,所述沉淀槽2顶部设有针轮摆线搅拌机6,所述沉淀槽2底部设有排水口11,所述室体12底部设有槽钢底架13,所述室体12设有滑动移门14,所述滑动移门14设有观察窗15,所述第一反应槽3、第二反应槽4和第三反应槽5容积60L,本实用新型反应槽容积大,反应时不易发生泄漏,且稳定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