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袋除尘器放电极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471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袋除尘器放电极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袋除尘器放电极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将滤袋充作极板,与放电极一起形成电场,利用滤袋间隙构成粉尘荷电及捕集空间,实现电除尘与袋过滤的协同作用。为了提高净化效率并降低成本,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滤袋与放电极直接交替布置,放电极线固定在放电极框架上,异极距a仅90-150mm,放电极线固定在相邻滤袋之间。为了使除尘器获得高效率,必须保证电极间距误差在±10mm以内,因此放电极与各滤袋不得不等距离布置。

常规电除尘器或电袋除尘器的放电极线在高度方向上需要分段时,可水平交错布置(参见附图4和5),通过螺母将放电极线固定在放电极框架上。这种安装固定方式在电袋复合式除尘器中不适用,因为水平错开的放电极线会使电极间距发生变化(参见附图6和7,其中,异极距a大于异极距b),无法保证均等的异极距。

现有技术中除尘器无法克服放电极线水平错开布置造成的电极间距变化,影响除尘器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袋除尘器放电极线固定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尘器无法克服放电极线水平错开布置造成的电极间距变化,影响除尘器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放电极线检修方便,并且能够保持电极间距均等,保证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稳定运行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袋除尘器放电极线固定装置,包括:

多个开设有通孔的放电极框架,多个所述放电极框架在垂直方向分多层平行设置,每层所述放电极框架的所述通孔的中心线共线;

第一放电极线,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相邻层的两个所述放电极框架的通孔内;

挂钩,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电极线底端所在的所述放电极框架的下端面,所述挂钩的沟槽正对所述放电极框架的通孔;

第二放电极线,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吊设在所述挂钩的沟槽内,所述第二放电极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挂钩下方的所述放电极框架的通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放电极框架为方管;

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放电极线和所述第二放电极线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方管为钢管;

所述通孔的中心线距离四周的收尘极板的距离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放电极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固定在位于相邻层的两个所述放电极框架的通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挂钩的直线段焊接固定在所述放电极框架的下端面。

作为优选,所述挂钩与所述第一放电极线及所述螺母的最小距离大于20mm;

所述挂钩的沟槽深度大于10mm。

作为优选,所述挂钩由圆钢加工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放电极线的底端设置螺纹,通过螺母与所述挂钩下方的所述放电极框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放电极线通过所述螺纹及垫圈与所述挂钩下方的所述放电极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放电极线的连接环为闭口圆环。

作为优选,所述放电极线固定装置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放电极线、多个所述挂钩及多个所述第二放电极线。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在垂直方向平行设置多层开设有通孔的放电极框架,将第一放电极线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相邻层的两个放电极框架的通孔内,通过特制的挂钩将上部带连接环的第二放电极线固定在第一放电极线底端的放电极框架与挂钩下方的放电极框架之间,实现分段放电极线在垂直方向的同心布置,保证第一放电极线与第二放电极线距离四周收尘极板的间距相同,即具有均等的异极距。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尘器无法克服放电极线水平错开布置造成的电极间距变化,影响除尘器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放电极线检修方便,并且能够保持电极间距均等,保证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稳定运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袋除尘器放电极线固定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挂钩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电袋除尘器放电极线固定装置的结构左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电除尘器的结构示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电袋除尘器的结构示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电袋除尘器的异极距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向局部放大图。

(图示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1放电极框架、2第一放电极线、3挂钩、4螺母、5第二放电极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袋除尘器放电极线固定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尘器无法克服放电极线水平错开布置造成的电极间距变化,影响除尘器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放电极线检修方便,并且能够保持电极间距均等,保证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稳定运行的技术效果。

参见附图1和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袋除尘器放电极线固定装置,包括:多个放电极框架1、第一放电极线2、挂钩3及第二放电极线5。

放电极框架1开设有通孔,多个放电极框架1在垂直方向分多层平行设置,每层放电极框架1的通孔的中心线共线;垂直方向分层的层数依据电场高度确定,电场高度越高,需要分的层数越多;作为优选,多个放电极框架1在垂直方向分三层平行设置,每层放电极框架1的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放电极框架1为方管,方管为钢管。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放电极线2和第二放电极线5的直径(一般通孔的孔径比第一放电极线2和第二放电极线5的直径大1~2mm),通孔的中心线距离四周的收尘极板的距离相等。

第一放电极线2两端均设置螺纹,通过螺母分别固定在位于相邻层的两个放电极框架1的通孔内。

参见附图2,挂钩3固定在第一放电极线2底端所在的放电极框架1的下端面,挂钩3的沟槽正对通孔;挂钩3的直线段焊接固定在放电极框架1的下端面。挂钩3与第一放电极线2及螺母4的最小距离大于20mm;挂钩3的沟槽深度大于10mm;第一放电极线2及螺母4的最小距离及沟槽深度是为了保证安装和检修电晕线时,人员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使用扳手等工具对螺母4进行调节,距离和深度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挂钩3由圆钢加工制成。

参见附图3,第二放电极线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吊设在挂钩3的沟槽内,第二放电极线5的另一端固定在挂钩3下方的放电极框架1的通孔内。第二放电极线5的底端设置螺纹,通过螺母与挂钩3下方的放电极框架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放电极线5通过螺纹及垫圈与挂钩3下方的放电极框架1固定连接;第二放电极线5的连接环为闭口圆环。

进一步的,放电极线固定装置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放电极线2、多个挂钩3及多个第二放电极线5。每一组第一放电极线2、挂钩3及第二放电极线5采用相同的安装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介绍该电袋除尘器放电极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特征:

放电极框架1在垂直方向分三层平行设置;在放电极框架1(80*40*4mm方管)上开通孔,通孔的孔径大小为φ7mm,略大于第一放电极线2和第二放电极线5的直径φ5.2mm,通孔的中心线与四周收尘极板的距离a相等。

第二放电极线5的顶端固定有闭口圆环,便于悬挂;第二放电极线5的底部加工50mm长度的螺纹,用来配合螺母锁紧在底层的放电极框架1上。

挂钩3采用直径φ10的圆钢加工,其截面形状参见附图2。

安装时,第一放电极线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用螺母4加垫片固定在顶层和中层的放电极框架1上;首先将挂钩3的沟槽底弧正对中层的放电极框架1的通孔中心线,同时将挂钩3的直线段紧贴放电极框架1下端面的中部并焊接固定,然后用第二放电极线5的顶端闭口圆环套入挂钩3的沟槽,同时底部穿过底层的放电极框架1的通孔,调整圆环位置使其拉住挂钩3的沟槽底部后用螺母4(M6)和垫圈(φ6)将其锁紧。下一组第一放电极线2、挂钩3及第二放电极线5的安装采用同样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挂钩3上下对齐,与螺母4留有至少20mm的间隙,不会干涉螺母4和垫圈的安装。

通过这种固定方式安装的放电极线检修方便,并且能够很好的保持电极间距一定,为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在垂直方向平行设置多层开设有通孔的放电极框架1,将第一放电极线2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相邻层的两个放电极框架1的通孔内,通过特制的挂钩3将上部带连接环的第二放电极线5固定在第一放电极线2底端的放电极框架1与挂钩3下方的放电极框架1之间,实现分段放电极线在垂直方向的同心布置,保证第一放电极线2与第二放电极线5距离四周收尘极板的间距相同,即具有均等的异极距。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尘器无法克服放电极线水平错开布置造成的电极间距变化,影响除尘器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放电极线检修方便,并且能够保持电极间距均等,保证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稳定运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