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钾肥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3494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钾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钾肥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钾肥长时间存储后容易受潮结块,现有技术中人们往往通过敲打的方式来破碎这些结块,费时费力,一种可以解决这种问题,分级破碎的新型钾肥破碎装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新型钾肥破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钾肥破碎装置,包括第一粉碎箱、第二粉碎箱、第三粉碎箱、加料料斗、第一破碎对辊、第一排料管、第一筛网、第一出料管、第二破碎对辊、第二筛网、第二出料管、第二排料管、第三破碎对辊、第三出料管;

所述第一粉碎箱的顶端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加料料斗,所述第一粉碎箱内上部设有破碎对辊,所述破碎对辊之间的间隙位于加料料斗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粉碎箱内下部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筛网,所述第一粉碎箱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管,侧壁上设有第一排料管,所述第一排料管从第一筛网的最低端的上方延伸至第二粉碎箱内上部第二破碎对辊空隙的正上方;

所述第二粉碎箱的内下部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粉碎箱的底端设有第二出料管,侧壁上设有第二排料管,所述第二排料管从第二筛网的最低端的上方延伸至第三粉碎箱内上部第三破碎对辊空隙的正上方;

所述第三粉碎箱的底端设有第三出料管,第一破碎对辊、第二破碎对辊、第三破碎对辊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第三出料管汇集于总出料管的顶端,总出料管的底端设有出口。

所述第一出料管、第三出料管通过弯管连接于总出料管的左右两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钾肥的破碎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2、分级作业作业效率高,颗粒逐渐变小,并经过筛分输出,保证破碎的完全性,防止有大颗粒残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粉碎箱,2-第二粉碎箱,3-第三粉碎箱,4-加料料斗,5-第一破碎对辊,6-第一排料管,7-第一筛网,8-第一出料管,9-第二破碎对辊,10-第二筛网,11-第二出料管,12-第二排料管,13-第三破碎对辊,14-第三出料管,15-总出料管,16-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钾肥破碎装置,包括第一粉碎箱1、第二粉碎箱2、第三粉碎箱3、加料料斗4、第一破碎对辊5、第一排料管6、第一筛网7、第一出料管8、第二破碎对辊9、第二筛网10、第二出料管11、第二排料管12、第三破碎对辊13、第三出料管14;

第一粉碎箱1的顶端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加料料斗4,第一粉碎箱1内上部设有破碎对辊5,破碎对辊5之间的间隙位于加料料斗4的正下方,第一粉碎箱1内下部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筛网7,第一粉碎箱1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管8,侧壁上设有第一排料管6,第一排料管6从第一筛网7的最低端的上方延伸至第二粉碎箱2内上部第二破碎对辊9空隙的正上方;

第二粉碎箱2的内下部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筛网10,第二粉碎箱2的底端设有第二出料管11,侧壁上设有第二排料管12,第二排料管12从第二筛网10的最低端的上方延伸至第三粉碎箱3内上部第三破碎对辊13空隙的正上方;

第三粉碎箱3的底端设有第三出料管14,第一破碎对辊5、第二破碎对辊9、第三破碎对辊13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第一出料管8、第二出料管11、第三出料管14汇集于总出料管15的顶端,总出料管15的底端设有出口16。

所述第一出料管8、第三出料管14通过弯管连接于总出料管15的左右两端。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使用时,将成块的钾肥通过加料料斗4加入到第一粉碎箱1内,物料讲过第一破碎对辊5的对压粉碎后,落在第一筛网7上,可经过第一筛网7的物料从第一出料管8进入到总出料管15内,无法通过第一筛网7的通过第一排料管6进入到第二粉碎箱2内,在经过第二破碎对辊9的粉碎,同理的可经过第二筛网10的从第二出料管11进入到总出料管15内,粒径较大无法通过第二筛网10的继续通过第二排料管12进入到第三粉碎箱3内,经过第三破碎对辊13的粉碎后通过第三出料管14进入到总出料管15内。

由此钾肥经过逐步粉碎,被粉碎至小的颗粒,统一从总出料管15排出,分级粉碎的方式节约时间,作业效率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