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264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气处理是针对工业场所、工厂车间产生的废气在对外排放前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的工作。一般废气处理包括了有机废气处理、粉尘废气处理、酸碱废气处理、异味废气处理和空气杀菌消毒净化等方面;废气处理设备普遍应用于化工厂、制药厂、电子厂、印刷厂、喷漆车间、涂装厂、食品厂、橡胶厂、塑料厂、镀锌车间、涂料厂、石化行业等产生粉尘,异味,烟尘的场所;而目前,许多厂家虽然已经进行了废气处理,但是其排放的废气中还是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这样的废气不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净化处理,将增加废气处理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处理废气的成本。

现有技术中报道了一种废气净化塔,包括净化塔本体,在净化塔本体顶部设有排气口,净化塔本体底部侧面设有进气口,净化塔本体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喷淋层、脱水层以及活性炭层,活性炭层上方设有光解净化器,净化塔本体底部设有储水装置,储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水净化装置,水净化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喷淋层内的喷淋管。该装置结构复杂,过滤面积小,占地面积大,且造价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的废气净化装置。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部设有废气进气管,底部设有排气管,所述塔体内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套设于所述第二筒体内,且所述第一筒体固定连接固定板的通槽的边缘,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布气孔,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的内腔中填充有活性炭,所述第二筒体顶部设有锥形导流板;

所述锥形导流板位于所述废气进气管下方,靠近所述废气进气管设置,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排气管上方,靠近所述排气管设置。

优选地,所述通槽为圆形槽,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均为圆形筒,且同轴套设,所述第一筒体内径与所述通槽内径相同,所述锥形导流板为圆锥,所述圆锥底面的半径与所述第二筒体外径相同。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径与所述第一筒体外径之间的差为300~500mm。

更优选地,所述锥形导流板的顶角为80~100°。

优选地,所述通槽为矩形槽,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均为矩形筒,且同轴套设,所述第一筒体内腔与所述通槽相通,所述锥形导流板为四棱锥,所述四棱锥底面与所述第二筒体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筒体外壁之间的距离为300~500mm。

优选地,所述塔体上还设有活性炭进料筒和活性炭出料筒,所述活性炭进料筒设置于所述塔体侧壁上侧,所述活性炭进料筒一端位于所述塔体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塔体,且由所述第二筒体侧壁顶部插入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的内腔中;所述活性炭出料筒设置于所述塔体侧壁下侧;所述活性炭出料筒一端位于所述塔体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塔体,且由所述第二筒体侧壁底部插入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的内腔中;所述活性炭进料筒和所述活性炭出料筒上均设有封堵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中锥形导流板使得从塔体顶部通入的废气气流流场稳定均匀,使滤床饱和度均匀;而径向设置的滤床过滤面积大,设备占地体积小,从而节省占地和投资。该装置应用广泛,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气,恶臭气体,毒气的吸附去除,低浓度易挥发有机溶剂的浓缩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具体如图1所示,包括塔体,塔体顶部设有废气进气管101,底部设有排气管105,塔体内固定有固定板104,固定板104中部开设有通槽,固定板104上固定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套设于第二筒体内,且第一筒体固定连接固定板104的通槽的边缘,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布气孔,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的内腔中填充有活性炭103,第二筒体顶部设有锥形导流板102;锥形导流板102位于废气进气管101下方,靠近废气进气管101设置,固定板104位于排气管105上方,靠近排气管105设置。

需要处理的废气从上述装置塔体顶部的废气进气管101进入塔体内部,废气经锥形导流板102倒流,稳定流向第二筒体与塔体内之间,避免废气形成涡流,接着分布于第二筒体外部的废气由第二筒体上开设的布气孔,进入活性炭103层进行吸附处理,然后由第一筒体上开设的布气孔进入第一筒体内,得到净化后的废气,净化后的废气穿过通槽流向塔体底部,最后由排气管105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锥形导流板102的顶角以80~100°之间为宜,对进入的待处理废气起到很好的导流效果,而活性炭103层的厚度以300~500mm为宜,能够对废气进行充分吸附,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布气孔尺寸在这里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其作用一方面是气体通过,另一方面还要避免活性炭泄漏。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塔体还设有活性炭进料筒106和活性炭出料筒107,活性炭进料筒106设置于塔体侧壁上侧,活性炭进料筒106一端位于所述塔体外部,另一端穿过塔体,且由第二筒体侧壁顶部插入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的内腔中;活性炭出料筒107设置于塔体侧壁下侧;活性炭出料筒107一端位于塔体外部,另一端穿过塔体,且由第二筒体侧壁底部插入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的内腔中;活性炭进料筒106和活性炭出料筒107上均设有封堵部件,上述设置便于及时更换活性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塔体,塔体顶部设有废气进气管101,底部设有排气管105,塔体内固定有固定板104,固定板104中部开设有圆形槽,固定板104上固定有圆形的第一筒体和圆形的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同轴套设于第二筒体内,第一筒体内径与圆形槽内径相同,第一筒体固定连接固定板104的圆形槽的边缘,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布气孔,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的内腔中填充有活性炭103,活性炭的厚度为300mm,第二筒体顶部设有圆锥形导流板102,圆锥底面的半径与第二筒体外径相同;圆锥形导流板102位于废气进气管101下方,靠近废气进气管101设置,固定板104位于排气管105上方,靠近排气管105设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塔体,塔体顶部设有废气进气管101,底部设有排气管105,塔体内固定有固定板104,固定板104中部开设有矩形槽,固定板104上固定有矩形的第一筒体和矩形的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同轴套设于第二筒体内,第一筒体固定连接固定板104的圆形槽的边缘,第一筒体内腔与矩形槽相通,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布气孔,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的内腔中填充有活性炭103,活性炭的厚度为500mm,第二筒体顶部设有四棱锥形导流板102,四棱锥底面与第二筒体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匹配;四棱锥形导流板102位于废气进气管101下方,靠近废气进气管101设置,固定板104位于排气管105上方,靠近排气管105设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其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