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米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大米凉米仓。
背景技术:
大米在加工过程中,通常包括去湿、除杂、谷壳分离、谷糙分离、碾米、分级、抛光、色选、分级处理、成品包装等工序。其中,大米经过碾米工序高强度的物理摩擦作用,大米温度将升高,部分水分丧失,并不能直接进入抛光工序,一般需要进行凉米,以降低大米的温度,减少抛光工序中大米的碎米率和爆腰率。目前,凉米主要通过自然通风凉米的方式实现,但效率低,不利于大米的连续加工。
为了解决大米生产过程中的凉米问题,现有技术已公开了用于大米的凉米仓,如中国专利(公开号202438349U)公开了一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这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是底部为锥形的仓体,仓体的上端设置有入口,入口处安装有分米器,分米器由自入口插入的圆管外设置伞状的分米盘构成,分米盘之间的圆管处设置有出米孔;仓体的下端设置有出口,仓体上还安装有风机。虽然上述方案借助分米盘和风机可以提高凉米效率,但是由于风机安装在仓体上,工作过程中鼓入的冷风并不能形成良好的对流,凉米效果仍有待确认。
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204503168U)公开了一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主要由仓体、散热片、出口、分米盘、出米孔、圆管组成。仓体底部为锥形结构,上端设置有入口。散热片设置在仓体上端四周,由上部向下方内部倾斜延伸,构成仓体上部。出口设置在仓体锥形结构底端。所述的分米盘、出米孔、圆管构成分米器;圆管自入口插入,连接到仓体内部中央位置;圆管外端设置有伞状的分米盘;分米盘之间设置有出米孔。上述方案通过仓体设置的散热片,以促进散热,但仅仅通过大米自然降温的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凉米效率高、速度快的新型大米凉米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大米凉米仓,包括仓体、进料管、分米盘、锥形出口,所述仓体内设置有圆柱形风管,风管的顶面与分米盘下端连接;所述风管的侧面均匀分布有出风口;所述仓体的侧面由通风网环绕构成;所述进风通道贯穿锥形出口一端与风管下端连接,另一端与鼓风机连接。
所述风管的顶面直径小于分米盘直径。
所述进料管的内壁、锥形出口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大米进料、出料的温度。
所述通风网上垂直于仓体顶面设置有加强筋,用于紧固和承载通风网与仓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凉米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凉米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凉米仓的俯视图。
图中各标记的含义为,1为进料管、2为温度传感器、3为出米孔、4为出风口、5为风管、6为鼓风机、7为进风通道、8为锥形出口、9为通风网、10为仓体,11为分米盘、1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是以例举的形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解释性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所有本领域技术人员以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效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新型大米凉米仓,如图1所示,包括仓体10、进料管1、分米盘11、锥形出口8,进料管1穿过仓体10顶部与分米盘11连接,分米盘11上均匀分布有出米孔3;仓体10内设置有圆柱形风管5,风管5的顶面与分米盘11下端连接;风管5的侧面均匀分布有出风口4;如图2所示,仓体10的侧面由通风网9环绕构成;进风通道7贯穿锥形出口8一端与风管5下端连接,另一端与鼓风机6连接。
为了让大米通过分米盘11分散顺利通过仓体10内部进行冷却降温,风管5的顶面直径小于分米盘11的直径。
如图1、图3所示,进料管1的内壁、锥形出口8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用于监测大米进料和出料的温度,便于合理控制进料速度和鼓风机进风量的平衡,使大米冷却到合理温度,并减少能源的浪费。
如图2所示,通风网9上垂直于仓体10顶面设置有加强筋12,用于紧固和承载通风网9与仓体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大米通过进料管1进料,利用出米孔3和分米盘11使大米分散进入仓体10内,自由下落通过风管5与通风网9之间的空间;此时鼓风机6将自然冷风依次通过进风通道7、风管5、出风口4均匀的鼓入仓体10内,冷风与下落的大米接触进行热交换,将热量带走,热风从通风网9排出,形成均匀的空气对流,从而达到高效、快速降低大米温度的作用。另外,通过进料管1内壁、锥形出口8的内壁设置的温度传感器2,可实时监测大米进料和出料的温度,这样可科学、合理的通过调整鼓风量和进料速度,以控制出料温度在要求范围之内,而达到凉米的效果和能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