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4621阅读:2077来源:国知局
粉尘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尘收集领域,具体涉及粉尘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磨机除尘系统简单,除尘过程中,粉尘袋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更换过程中,整个系统就要停机,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

更换时,工人需要把整块固定装置全部拆卸,然后进行重新安装,十分麻烦,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粉尘收集系统,来解决现有的粉尘袋长时间使用后,更换困难,更换周期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粉尘收集系统,包括打磨台,所述的打磨台的一侧设置有风扇,所述的打磨台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有除尘设备,所述的除尘设备包括接灰斗和位于接灰斗上方的粉尘袋,所述的粉尘袋上连接有气管,所述的气管上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的气管卷绕在支撑轴上,所述的支撑轴的两侧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手柄。更换粉尘袋简单,无需整体全部拆卸,只需要单独拆卸粉尘袋即可,拆卸简单,节省人工。

作为优选,所述的粉尘袋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与气管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螺纹对接连接强度高,也可以改为卡扣式或者其他连接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手柄上设置有弹性垫。防止转动过程中手部收到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的除尘设备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梯子。梯子高度可以调节,由于设备较高,设置梯子方便人攀爬。

作为优选,所述的接灰斗的一侧设置有高压风机。高压风机进一步引导粉尘进入除尘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粉尘袋使用一段时间后,无需把整块都拆卸下来,只需要旋转支撑轴,把粉尘袋卷绕至最上方,单独拆卸粉尘袋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粉尘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粉尘收集系统,包括打磨台2,所述的打磨台2的一侧设置有风扇1,所述的打磨台2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气口3,所述的进气口3通过气管4连接有除尘设备,所述的除尘设备包括接灰斗5和位于接灰斗5上方的粉尘袋6,所述的粉尘袋6上连接有气管8,所述的气管8上固定设置有弹簧7,所述的气管8卷绕在支撑轴9上,所述的支撑轴9的两侧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手柄10,所述的粉尘袋6上设置有安装座61,所述的安装座61与气管8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驱动手柄10上设置有弹性垫,所述的除尘设备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梯子11,所述的接灰斗5的一侧设置有高压风机12。

在使用过程中,风扇1把打磨台的粉尘吹入至进气口3,进气口3进行导流后,从气管4进入至除尘设备,高压风机12协助风扇1完成引导作用。

粉尘袋6不断的粘附粉尘,粘附一段时间后,充气装置9打开,使得粉尘袋6充气膨胀,把粘附的粉尘抖落,落入至接灰斗5内,进行下一段时间的吸附作用,长时间使用后,粉尘袋6失效,粘附效果差,需要进行更换。

更换过程中,手动转动驱动手柄10,由于支撑轴9设置于轴承座内,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使得支撑轴9旋转时摩擦力大大减小,带动支撑轴9逆时针旋转,旋转后带动粉尘袋6上升,上升过程中,由于弹簧7的抖动作用,多个粉尘袋6之间相互碰触摩擦,把大部分的粉尘抖落。

当提升至最高点时,拧开安装座61与气管8的连接处,换上新的粉尘袋6,全部换完后,再次转动驱动手柄10,带动支撑轴9顺时针旋转,回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