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556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斗混合机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 。



背景技术:

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市场会使用到混合料斗用于将物料混合。

现在市面上有一种周转料斗混合机,由机架、回转体、驱动系统、提升系统、制动系统以及PLC控制系统组成。将混合料斗推放在回转体内,按下触摸屏上“确认"键,就能自动将回合料斗提升到位、自动夹紧,压力传感器得到夹紧信号后,驱动系统工作,按设定的时间、转速进行混合;达到设定的参数后,回转体就能自动垂直停止,同时制动系统工作,混合结束;然后提升系统工作,回转体内的混合料斗下降到位,自动停止,推出混合料斗,完成混合周期,并且自动打印该批混合的完整数据。

然而目前的混合机构,在进料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对位,需要人工操作连接,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 ,主要解决了目前的混合机构,在进料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对位,需要人工操作连接,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 ,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混合料斗,所述混合料斗上方对应设有进料管,所述混合料斗下方对应设有接料料斗,所述混合料斗上设有通管,所述通管或/和所述进料管上设有用于延长所述通管或/和所述进料管并使所述通管和所述进料管对接连通的对接装置。

所述对接装置包括可伸缩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通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料管对应设置,所述连接管周向外壁上设有横担,所述横担上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横担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缸。

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料管对应端周向外壁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进料管周向外壁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对应设有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圈。

所述通管和所述进料管上均设有蝶阀。

所述第一密封圈底部设有用于控制蝶阀启闭的接近开关,所述横担上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对应设于所述接近开关底部。

所述横担上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螺栓外套设有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上端与所述挡板抵压配合,下端与所述横担抵压配合。

所述进料管为Y形管。

所述混合料斗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支架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混合料斗转动的动力源。

所述连接管包括与所述进料管对接的第一位置和所述接料料斗对接的第二位置。

还包括地秤,所述接料料斗设于所述地秤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 ,其支架上设有混合料斗,混合料斗上方对应设有进料管,混合料斗下方对应设有接料料斗,混合料斗上设有通管,通管或/和进料管上设有用于延长通管或/和进料管并使通管和进料管对接连通的对接装置。在需要进料的时候,通过对接装置延长通管或者进料管使通管和进料管连通即可完成对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对接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对接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对接装置设置在进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 ,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混合料斗5,所述混合料斗5上方对应设有进料管3,所述混合料斗5下方对应设有接料料斗4,所述混合料斗5上设有通管51,所述通管51或/和所述进料管3上设有用于延长所述通管51或/和所述进料管3并使所述通管51和所述进料管3对接连通的对接装置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对接料斗混合机构 ,其支架上设有混合料斗,混合料斗上方对应设有进料管,混合料斗下方对应设有接料料斗,混合料斗上设有通管,通管或/和进料管上设有用于延长通管或/和进料管并使通管和进料管对接连通的对接装置。在需要进料的时候,通过对接装置延长通管或者进料管使通管和进料管连通即可完成对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对接装置可以设置在进料管上也可以设置在通管上,也可以在进料管和通管上均设置对接装置,这里的进料管与通管对应设置可以为同轴设置,作为优选的,进料管与通管的直径可以为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对接装置包括可伸缩的连接管41,所述连接管41一端与所述通管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料管3对应设置,所述连接管41周向外壁上设有横担411,所述横担411上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横担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缸412。作为优选方案,该实施例中将对接装置设置在通管上,这样混合料斗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分别和进料管和接料料斗对接,两头均可以对接,使用更加方便,连接管可以由软性材料制成实现收缩的功能,比如波纹管等。使用的时候,启动驱动缸,驱动缸伸出向上顶压横担进而带动连接管伸长与进料管接触,完成进料后,通过驱动缸收缩,将连接管收缩,使连接管与进料管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连接管41与所述进料管3对应端周向外壁设有第一密封圈42,所述进料管3周向外壁与所述第一密封圈42对应设有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圈31。对接完成后,防止泄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通管51和所述进料管上均设有蝶阀516。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密封圈底部设有用于控制蝶阀516启闭的接近开关43,所述横担411上连接有挡板413,所述挡板413对应设于所述接近开关43底部。在对接完成后,通过触碰接近开关打开蝶阀,使物料可以自动的进入料斗内,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横担411上通过连接螺栓414与所述挡板413连接,所述螺栓414外套设有预紧弹簧415,所述预紧弹簧415上端与所述挡板抵压配合,下端与所述横担抵压配合。气缸的行程略大于通管与进料管之间的距离,在气缸顶出,使连接管与进料管接触后,可以存在一定的缓冲预紧的作用,也就是相当于挡板具有一定弹性可以收缩,克服精度偏差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进料管为Y形管。可以从两处料筒进料,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混合料斗5与所述支架1铰接,所述支架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混合料斗转动的动力源。该动力源为电机和电机连接的减速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所述连接管41包括与所述进料管3对接的第一位置和所述接料料斗4对接的第二位置。进料时,首先与进料管对接,完成进料混合后,混合料斗转动180度,与接料料斗对接,并将混合好的物料导入接料料斗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所示,还包括地秤9,所述接料料斗4设于所述地秤9上。在整个接料过程中进行重量复核,当加料重量达到设定要求之后,控制系统关闭蝶阀,完成转料过程。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