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6181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粉碎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茶叶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袋泡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茶叶粉碎,现有的茶叶粉碎装置采用辊式粉碎机或是锤片粉碎机,但是由于茶叶本身尺寸较小,因此研磨的效率低,而且茶叶为长条形,通过这类粉碎机容易产生成品颗粒直径不均匀的现象。授权公开号为CN104028355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粉碎机构,其通过高压气流驱动茶叶在研磨箱内运动以实现粉碎的目的,其具有较好的粉碎效果。但是,其在研磨粉碎过程中,粉碎后的物料与未粉碎完全的物料均混合在一起,其无法将粉末状物料由未粉碎完全的物料中分离,导致必须在全部粉碎完成后才能出料,即该茶叶粉碎机构只能进行间断性的进料和出料,无法进行连续性的粉碎,其严重降低了茶叶的粉碎效率;而且,由于无法判断研磨箱内的物料是否粉碎完全,故需要适当的延长粉碎时间或进行人工判断,其易导致粉碎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茶叶粉碎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茶叶粉碎效率低下、粉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茶叶粉碎装置,包括:

气流研磨筒,其包括研磨筒本体、由研磨筒本体上端向上延伸形成的锥形体;

气流研磨组件,其包括与所述研磨筒本体内的研磨腔体相切连通的进气管及与所述进气管自由端连接的气源;

进料组件,其包括进料斗和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端与所述进料斗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研磨腔体连通;及

收料组件,其包括与所述锥形体上端连通的出料管、与所述出料管连通的收料箱、设于所述收料箱上开口端的滤布、设于所述收料箱下开口端的集料斗;其中,所述收料箱具有一倾斜设置的集料壁,所述集料壁正对所述收料箱的进料口设置。

优选的,所述气流研磨筒还包括多个研磨体,每个所述研磨体均一端固定于所述研磨筒本体内壁、另一端沿所述研磨筒本体径向向内延伸。

优选的,所述研磨体呈三棱锥型,且其底面固定于所述研磨筒本体内壁。

优选的,所述研磨体有且只有一条侧边正对气流方向。

优选的,所述锥形部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上端出料的气流研磨筒,使得粉碎达到要求的粉末状茶叶在气流作用下由锥形体顶部的出料口出料,而且采用螺旋输送机进料,其实现了连续进料和出料,其提高了粉碎效率、降低了粉碎成本;同时,进气管与研磨腔体相切连通,其有利于提高气流转动速度,提高研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粉碎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磨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叶粉碎装置,包括:

气流研磨筒1,其包括研磨筒本体11、由研磨筒本体11上端向上延伸形成的锥形体12;

气流研磨组件2,其包括与所述研磨筒本体11内的研磨腔体相切连通的进气管21及与所述进气管21自由端连接的气源22;

进料组件3,其包括进料斗31和螺旋输送机32,所述螺旋输送机32一端与所述进料斗31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研磨腔体连通;及

收料组件4,其包括与所述锥形体12上端连通的出料管41、与所述出料管41连通的收料箱42、设于所述收料箱42上开口端的滤布43、设于所述收料箱42下开口端的集料斗44;其中,所述收料箱42具有一倾斜设置的集料壁421,所述集料壁421正对所述收料箱42的进料口设置。

具体粉碎时,条状茶叶可放置于进料斗31内,并由螺旋输送机32输送至研磨筒本体11内,进入研磨筒本体11的茶叶在进气管21的气流作用下沿研磨筒本体11转动,转动过程中,茶叶颗粒与茶叶颗粒和/或研磨筒本体11进行摩擦、剪切,进而将条状茶叶研磨成粉状,而形成的粉状茶叶重量降低,其在气流作用下逐渐向上运动,即粉碎后的茶叶颗粒按粒径大小由下至上分布,即较大粒径的茶叶颗粒重量较大则位于研磨腔体下方,而粒径较小的颗粒因其重力较小则位于研磨腔体上方,当粉碎的粒径达到设定要求时,其在气流作用下沿锥形体12向上运动,并由锥形体12的出料口进入出料管41,并由收料组件4收料,其可实现连续进料和出料,保证较高的粉碎效率。本实施例采用螺旋输送机32进料,使得螺旋输送机32内充满了茶叶,可避免研磨筒本体11内的气流由螺旋输送机32漏出,而且本实施例螺旋输送机32的出料端靠近进气管21的出气口的气流设置,使得进入研磨腔体的茶叶即可在气流作用旋转、研磨,其可增加了粉碎效率。其中,进气管21与研磨腔体相切连通,可增加研磨腔体内的气流流动速度,加快研磨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锥形体12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从而便于粒径达到要求的粉末状茶叶随气流向上运动,而粒径未达到要求的颗粒随着离心力的减小则再次落至研磨腔体内进行研磨,直至达到要求。

收料时,由于粉状茶叶随气流运动至集料壁421,气流碰撞集料壁421后流速减慢并向上运动,上粉状茶叶在惯性作用下则易停留于集料壁421上,接着在重力作用下落至集料斗44内,少量粉状茶叶会随气流向上运动,但其在滤布43作用下过滤,并最后在重力作用下落至集料斗44内,而气流则穿过滤布43排出。

本实施例的气源22可采用高压风机或空气压缩机,以形成具有一定流速的气流为佳。

为了增加严肃速率,本实施例所述气流研磨筒1还包括多个研磨体13,每个所述研磨体13均一端固定于所述研磨筒本体11内壁、另一端沿所述研磨筒本体11径向向内延伸,通过设置研磨体13与茶叶颗粒的碰撞、研磨,其可加快茶叶的粉碎效率。

具体设置时,本实施例所述研磨体13优选设置呈三棱锥型,且其底面固定于所述研磨筒本体11内壁,将研磨体13设置为三棱锥型可降低其对气流的阻碍作用,同时也便于对条状茶叶进行剪切,进而加快条状茶叶的破碎效率。其中,所述研磨体13有且只有一条侧边正对气流方向,其可进一步的提高茶叶的破碎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置上端出料的气流研磨筒,使得粉碎达到要求的粉末状茶叶在气流作用下由锥形体顶部的出料口出料,而且采用螺旋输送机进料,其实现了连续进料和出料,其提高了粉碎效率、降低了粉碎成本;同时,进气管与研磨腔体相切连通,其有利于提高气流转动速度,提高研磨效率。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