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压滤机的进料器及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6793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压滤机的进料器及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切削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压滤机的进料器,以及具有该进料器的压滤机。



背景技术:

压滤机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在18世纪初就应用于化工生产,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染料、食品、酿造、陶瓷以及环保等行业;或者说是利用一种特殊的过滤介质,对对象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一种机械设备;压滤机使混合液中的固体提取出来,实现固、液分离的作用。

压滤机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机架,机架是压滤机的基础部件,两端是止推板和压紧头,两侧的大梁将二者连执着起来,大梁用以支撑滤板、滤框和压紧板;第二部分:压紧机构;第三部分: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由滤板、滤框、滤布、压榨隔膜组成,物料通过供料结构进入各滤室,固体颗粒因其粒径大于过滤介质(滤布)的孔径被截留在滤室里,滤液则从滤板下方的出液孔流出。

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压滤机,在该压滤机中,一对滤布的上方中部夹持着原液的供液板,供液板上设置从前面贯通到后面的原液供给路和从该原液供给路的下侧内周面贯通到供液板的下端的供液路;在供液板的下部装入由不锈钢等耐腐蚀性金属构成的金属芯,金属芯的结构包括构成供液板的前面和后面的一部分的T型板、连接前后T型板的中部、与T型板一起构成供液路的连接板、连接T型板两端的连接部件。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供液板中需要安装具有供液通道的金属芯,而金属芯在原液的长期冲压作用下容易发生脱落,其影响压滤机的进料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增加了使用成本。

因此,现需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且使用成本低的适用于压滤机的进料器,以及具有该进料器的压滤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且使用成本低的适用于压滤机的进料器,以及具有该进料器的压滤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压滤机的进料器,其包括通过扣合结构相互扣合的第一进料板和第二进料板,所述第一进料板的上端成型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进料板的上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进料板的扣合面下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进料板的扣合面下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凹槽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扣合后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进料板和所述第二进料板之间形成多个供液通道。

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错开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厚度、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二者的深度之和。

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个数都设为一个,扣合后的所述第一进料板和所述第二进料板之间形成三条供液通道。

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二者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二者的深度之和。

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个数都设为两个,扣合后的所述第一进料板和所述第二进料板之间形成三条供液通道。

所述扣合结构包括多组第一扣合组件,所述第一扣合组件包括成型在所述第一进料板和所述第二进料板上的第一螺纹通孔,安装在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将所述第一进料板和所述第二进料板连接成一体的第一螺纹插入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螺纹插入件内的第一螺栓。

所述扣合结构包括五组第一扣合组件,其中一组所述第一扣合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另四组所述第一扣合组件两两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两侧。

所述扣合结构还包括若干第二扣合组件,所述第二扣合组件包括成型在所述第一进料板和所述第二进料板上的第二螺纹通孔,安装在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将所述第一进料板和所述第二进料板连接成一体的第二螺纹插入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螺纹插入件内的第二螺栓。

扣合后的所述第一进料板和所述第二进料板的底端形成有底端斜面,所述第一进料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进料板的长度。

压滤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料器,所述进料器固定与相邻两个滤板的滤布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进料板和所述第二进料板扣合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作用下被分隔成多个所述供液通道,而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加强筋都是直接成型在所述第一进料板上的,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也是直接成型在所述第二进料板上的,因此其使用寿命可以得到保证,同时,其也容易加工制成,生产成本低;同时,还形成有多个供液通道更加便于原液的腔室内的分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进料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进料板的扣合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进料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进料板的扣合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料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进料板;2-第二进料板;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第一加强筋;8-第二加强筋;9-供液通道;10-第一螺纹通孔;13-第二螺纹通孔;16-底端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3、4和5所示,本实施例的适用于压滤机的进料器,其包括通过扣合结构相互扣合的第一进料板1和第二进料板2,所述第一进料板1的上端成型有第一通孔3,所述第二进料板2的上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相对应的第二通孔4;其中,所述第一进料板1的扣合面下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连通的第一凹槽5,所述第二进料板2的扣合面下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凹槽5相对应且与所述第二通孔4连通的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5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7,所述第二凹槽6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8;扣合后的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在所述第一进料板1和所述第二进料板2之间形成多个供液通道9。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料板1和所述第二进料板2扣合后,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在所述第一加强筋7和所述第二加强筋8的作用下被分隔成多个所述供液通道9,而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一加强筋7都是直接成型在所述第一进料板1上的,所述第二凹槽6和所述第二加强筋8也是直接成型在所述第二进料板2上的,因此其不存在长期冲压脱落问题,其使用寿命可以得到保证,同时,其也容易加工制成,生产成本低;同时,还形成有多个供液通道9更加便于原液的腔室内的分布。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强筋7和所述第二加强筋8错开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7的厚度、所述第二加强筋8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二者的深度之和;如图2、3和4所示,所述第一加强筋7和所述第二加强筋8的个数都设为一个,扣合后的所述第一进料板1和所述第二进料板2之间形成三条供液通道9。

当然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将所述第一加强筋7与所述第二加强筋8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7和所述第二加强筋8二者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二者的深度之和;如此则选择将所述第一加强筋7和所述第二加强筋8的个数都设为两个,扣合后的所述第一进料板1和所述第二进料板2之间形成三条供液通道9。

具体地,所述扣合结构包括多组第一扣合组件,所述第一扣合组件包括成型在所述第一进料板1和所述第二进料板2上的第一螺纹通孔10,安装在所述第一螺纹通孔10内将所述第一进料板1和所述第二进料板2连接成一体的第一螺纹插入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螺纹插入件内的第一螺栓。其中,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扣合结构包括五组第一扣合组件,其中一组所述第一扣合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通孔3和所述第二通孔4的上方,另四组所述第一扣合组件两两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两侧。

进一步,所述扣合结构还包括若干第二扣合组件,所述第二扣合组件包括成型在所述第一进料板1和所述第二进料板2上的第二螺纹通孔13,安装在所述第二螺纹通孔13内将所述第一进料板1和所述第二进料板2连接成一体的第二螺纹插入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螺纹插入件内的第二螺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扣合后的所述第一进料板1和所述第二进料板2的底端形成有底端斜面16,所述第一进料板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进料板2的长度;所述底端斜面16设置有利于所述供液通道9中被供原液的流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压滤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料器,所述进料器固定与相邻两个滤板的滤布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