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集中式居民厨余垃圾环保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55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集中式居民厨余垃圾环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粉碎分离机构(2)、液体收集机构(3)、烘干机构(4)、废气排放机构(5)以及压缩机构(6),所述的壳体(1)顶部设有残渣入口(13),残渣入口(13)上设有盖板(14)以及与盖板(14)滑动连接的滑槽(15);

所述的粉碎分离机构(2)设置于残渣入口(13)下方,粉碎分离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1)、连接器(22)、转动机构(23);所述的转动机构(23)包括一根具有中空结构的转轴(231)以及固定设置于转轴(231)上的螺旋形板体(232),转轴(231)上设置有若干通孔,螺旋形板体(232)是网板制成,网眼上设置有粉碎刀(233);所述的连接器(22)包括连接器壳体(221)、设置于连接器壳体(221)内的轴承(223)以及齿轮组(224);所述的连接器壳体(221)通过连接杆(222)与壳体(1)相互固定连接;第一电机主轴(211)是与齿轮组(224)相互传动链接;所述的转轴(231)上端是与齿轮组(224)传动链接,并与轴承(223)连接,转轴(231)的下端是穿入斜置于壳体(1)内的集液网板(19)并与之相互转动连接;

液体收集机构(3)包括设置于集液网板(19)下方的集液漏斗(32)以及与集液漏斗(32)出液口相互连接的集液箱(31);所述的集液漏斗(32)内设有用于封堵集液漏斗(32)出液口的金属球(33),集液箱(31)开口上设有用于将金属球(33)顶起的支架(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集中式居民厨余垃圾环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构(4)包括设置于集液网板(19)一侧的烘干平台(44)、设置于烘干平台(44)下方的第二电机(41)、电热盘(42)以及设置于烘干平台(44)上的刮板(43);所述的刮板(43)包括与第二电机(41)主轴传动连接的连接环(431)以及放射状设置于连接环(431)上的弧形板体(4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集中式居民厨余垃圾环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排放机构(5)包括设于烘干平台(44)上方的废气收集器(52)、废气过滤器(51),废气收集器(52)包括一个收集罩(521)、气泵(522)、温湿度传感器(523);废气过滤器(51)包括一个与气泵(522)连接的过滤桶(511),过滤桶(511)内设有用于过滤废气的蜂窝陶瓷滤芯(5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集中式居民厨余垃圾环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构(6)包括两根设置于壳体(1)上的横梁(61),设置于横梁(61)上的第三电机(62)以及与横梁(61)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63)、第二齿轮(64);所述的第一齿轮(63)与第三电机(62)相互传动连接;所述的压缩机构(6)下方设置有残渣收集箱(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集中式居民厨余垃圾环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14)上设有碳素结构钢制成的包边,在残渣入口(13)上设有密封装置(141),密封装置(141)包括固定在残渣入口(13)上的环形磁铁(1412)以及固定在环形磁铁(1412)上具有环形结构的空心密封条(1411),盖板(14)与空心密封条(1411)相互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集中式居民厨余垃圾环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34)包括上圆环(341)、下圆环(343)以及连接上圆环(341)、下圆环(343)的若干支撑杆(342),其中上圆环(341)与金属球(33)抵接,下圆环(343)与集液箱(31)开口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集中式居民厨余垃圾环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61)与第一齿轮(63)连接处设有缓冲槽(611),缓冲槽(611)内设有与第一齿轮(63)抵接的缓冲弹簧(6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集中式居民厨余垃圾环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齿轮(63)、第二齿轮(64)上方设有用于将烘干后的残渣导向第一齿轮(63)、第二齿轮(64)之间的导流板(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集中式居民厨余垃圾环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侧面设置有分别与残渣收集箱(18)、集液箱(31)对应的第一弹簧门(11)、第二弹簧门(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集中式居民厨余垃圾环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15)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盖板(14)位置的红外接近传感器(16),所述的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41)、第三电机(62)、红外接近传感器(16)分别与微控制器(24)相互电性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