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移动型物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103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的移动型物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料装置,具体是一种稳定的移动型物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科学实验中以及在生产加工中,根据不同的需要会有固体物料之间、固液物料之间以及液体物料之间的混合,物料的混合是加工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现有的物料混合设备中,通用的混合装置一般进料都通过进料口直接倾倒,大量的物料直接进入后,一方面会有物料堆积问题,另一方面粉末物料会产生粉尘扬起,而液态物料容易造成液体溅出,这会造成物料的损失,也会污染实验加工环境;在设备加工以及移动过程中,设备的稳定性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涉及到设备的安全使用,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实验加工过程对外界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的移动型物料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的移动型物料混合装置,包括送料器、混料罐、支撑底板、螺纹杆和万向轮,所述送料器上端左侧连接设置有进料斗,所述送料器左端连接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右端连接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围焊接设置有推动扇叶,所述送料器下端左侧焊接设置有支架,所述送料器下端右侧连接设置有混料罐,所述送料器下端右侧和所述混料罐上端之间连接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支架和所述混料罐下端焊接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下端右侧连接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端焊接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围焊接设置有搅拌扇叶,所述混料罐右壁下部连接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支撑底板下端两侧对称焊接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下端连接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端贯穿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活动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右侧连接设置有定位销,所述螺纹杆下端焊接设置有上固定套,所述支撑垫上端和所述上固定套对应焊接设置有下固定套,所述螺纹杆下端和所述支撑垫上端位于所述支撑杆外围连接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垫下端焊接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有锁紧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铆接固定在所述送料器左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送料器左壁且与所述送料器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传动,所述转轴右端和所述送料器右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水平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扇叶为螺旋形不锈钢叶片,所述推动扇叶外围和所述送料器内壁相契合,所述推动扇叶自内向外厚度逐渐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电机铆接固定在所述支撑底板下端,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混料罐中心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底板和所述混料罐下端向所述混料罐内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上端通过螺纹配合和所述螺纹管连接固定,所述螺纹杆内部中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螺纹杆下端且和所述螺纹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上端焊接有与所述螺纹杆内壁相契合的限位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销贯穿所述支撑垫和所述支撑杆且通过螺纹配合相互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所述上固定套和所述下固定套进行固定,所述弹簧和所述上固定套以及所述下固定套的尺寸相契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物料通过进料斗进入送料器内,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从而推动扇叶开始转动并推动物料逐渐通过出料口进入混料罐内,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物料进入混料罐内速度相对匀速,这样避免了物料大量快速的进入混料罐内,减少了物料的溅出以及提高了混合的效率;在需要时能够通过万向轮将装置推动,螺纹杆、支撑杆、支撑垫、定位销、上固定套、下固定套和弹簧的配合能够有效的缓冲地面不平所带来的振动,避免对设备零件造成损坏,同时也能够减少装置运行时各部件产生的振动,避免加工过程中各部件的相互影响以及对外界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稳定的移动型物料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稳定的移动型物料混合装置中螺纹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送料器,11-进料斗,12-第一电机,13-转轴,14-推动扇叶,15-出料口,2-支架,3-混料罐,31-第二电机,32-搅拌轴,33-搅拌扇叶,34-出料管道,4-支撑底板,41-螺纹管,5-螺纹杆,51-支撑杆,52-支撑垫,53-定位销,54-上固定套,55-下固定套,56-弹簧,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稳定的移动型物料混合装置,包括送料器1、混料罐3、支撑底板4、螺纹杆5和万向轮6,所述送料器1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金属筒,所述送料器1上端左侧连接设置有进料斗11,通过所述进料斗11能够向所述送料器1中投入需要混合的各种物料,所述送料器1左端连接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通过铆接固定在所述送料器1左侧,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送料器1左壁且与所述送料器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右端连接设置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和所述第一电机12通过联轴器连接传动,所述转轴13右端和所述送料器1右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3水平设置,所述转轴13的外围焊接设置有推动扇叶14,所述推动扇叶14为螺旋形不锈钢叶片,所述推动扇叶14外围和所述送料器1内壁相契合,所述推动扇叶14自内向外厚度逐渐减小,这样所述推动扇叶14能够保证均匀物料的同时还能够逐渐将从左侧进入的物料逐渐推向右侧,所述送料器1下端左侧焊接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能够有效支撑所述送料器1,所述送料器1下端右侧连接设置有混料罐3,所述送料器1下端右侧和所述混料罐3上端之间连接设置有出料口15,所述送料器1中物料通过所述出料口15进入所述混料罐3内,所述支架2和所述混料罐3下端焊接设置有支撑底板4,所述支撑底板4下端右侧连接设置有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铆接固定在所述支撑底板4下端,所述第二电机31和所述混料罐3中心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底板4和所述混料罐3下端向所述混料罐3内延伸,所述第二电机31上端焊接设置有搅拌轴32,所述搅拌轴32外围焊接设置有搅拌扇叶33,所述第二电机31带动所述搅拌轴32转动,从而通过所述搅拌扇叶33对进入所述混料罐3内物料进行带动搅拌混合,所述混料罐3右壁下部连接设置有出料管道34,所述出料管道34上设有控制阀门,混合完成后的物料通过所述出料管道34排出,所述支撑底板4下端两侧对称焊接设置有螺纹管41,所述螺纹管41下端连接设置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上端通过螺纹配合和所述螺纹管41连接固定,所述螺纹杆5内部中空,所述螺纹杆5下端贯穿设置有支撑杆51,所述支撑杆51贯穿所述螺纹杆5下端且和所述螺纹杆5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51上端焊接有与所述螺纹杆5内壁相契合的限位垫片,所述支撑杆51下端活动连接有支撑垫52,所述支撑垫52右侧连接设置有定位销53,所述定位销53贯穿所述支撑垫52和所述支撑杆51且通过螺纹配合相互固定,所述螺纹杆5下端焊接设置有上固定套54,所述支撑垫52上端和所述上固定套54对应焊接设置有下固定套55,所述螺纹杆5下端和所述支撑垫52上端位于所述支撑杆51外围连接设置有弹簧56,所述弹簧56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所述上固定套54和所述下固定套55进行固定,所述弹簧56和所述上固定套54以及所述下固定套55的尺寸相契合,所述支撑垫52下端焊接设置有万向轮6,所述万向轮6上设有锁紧把手,装置通过所述万向轮6能够在地面随意移动,所述万向轮6也能够在需要时进行位置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物料通过进料斗11进入送料器1内,启动第一电机12带动转轴13转动,从而推动扇叶14开始转动并推动物料逐渐通过出料口15进入混料罐3内,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物料进入混料罐3内速度相对匀速,这样避免了物料大量快速的进入混料罐3内,减少了物料的溅出以及提高了混合的效率;启动第二电机31通过搅拌轴32带动搅拌扇叶33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物料混合均匀后通过出料管道34排出;在需要时能够通过万向轮6将装置推动,螺纹杆5、支撑杆51、支撑垫52、定位销53、上固定套54、下固定套55和弹簧56的配合能够有效的缓冲地面不平所带来的振动,避免对设备零件造成损坏,同时也能够减少装置运行时各部件产生的振动,避免加工过程中各部件的相互影响以及对外界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