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饲料用高效拌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184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拌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饲料用高效拌粉装置。



背景技术:

拌粉装置是在饲料膨化前用来准备原料的设备,按照饲料配方将主料和所需辅料采用拌粉装置来混合均匀,成为饲料膨化前的备料,然而,目前使用的拌粉装置大多数存在备料时间长,工作效率低,易出现结块,使得备料质量大大下降,进而影响了后续饲料的膨化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粉状饲料用高效拌粉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饲料用高效拌粉装置,包括缸体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呈圆柱体设置,所述缸体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手推把手,所述机架的下方通过支脚连有若干滚轮,所述缸体的顶端距离所述机架的手推把手较近的一侧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上方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斗盖,所述斗盖通过卡扣与所述进料斗固定相连,远离所述机架手推把手的所述缸体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出料管与所述缸体之间设有阀门,所述阀门通过轴承连有手柄,所述缸体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平行设有转轴Ⅱ和转轴Ⅰ,所述转轴Ⅱ和所述转轴Ⅰ均与所述缸体的圆柱体轴线平行设置,所述转轴Ⅱ和所述转轴Ⅰ上均设有打粉器和螺旋推进叶片,所述打粉器由若干个打粉条组成并且所述打粉器呈球形设置,所述打粉器靠近所述出料管设置,所述打粉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推进叶片相连,所述螺旋推进叶片靠近所述进料斗的一侧设置,靠近所述进料斗的所述转轴Ⅰ的一端贯穿所述缸体的侧壁连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连有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距离所述手推把手较近的所述机架上,所述主动轮的上方通过传动链连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输出端与贯穿所述缸体侧壁的所述转轴Ⅱ的一端相连。

所述斗盖上设有提手。

所述进料斗和所述出料管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所述滚轮采用自锁万向轮。

所述电机采用调速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平行设置转轴Ⅰ和转轴Ⅱ以及打粉器、螺旋推进叶片,大大缩短了备料时间,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有效打散了出现的结块,进一步提高了备料质量,进而有利于后续饲料的膨化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进料斗;3-斗盖;4-出料管;5-阀门;6-手柄;7-机架;8-滚轮;9-转轴Ⅱ;10-打粉器;11-螺旋推进叶片;12-转轴Ⅰ;13-电机;14-主动轮;15-从动轮;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生产饲料用高效拌粉装置,包括缸体1和机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呈圆柱体设置,所述缸体1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7上,所述机架7的一端设有手推把手,所述机架7的下方通过支脚连有若干滚轮8,所述缸体1的顶端距离所述机架7的手推把手较近的一侧设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上方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斗盖3,所述斗盖3通过卡扣与所述进料斗2固定相连,远离所述机架7手推把手的所述缸体1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出料管4与所述缸体1之间设有阀门5,所述阀门5通过轴承连有手柄6,所述缸体1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平行设有转轴Ⅱ9和转轴Ⅰ12,所述转轴Ⅱ9和所述转轴Ⅰ12均与所述缸体1的圆柱体轴线平行设置,所述转轴Ⅱ9和所述转轴Ⅰ12上均设有打粉器10和螺旋推进叶片11,所述打粉器10由若干个打粉条组成并且所述打粉器10呈球形设置,所述打粉器10靠近所述出料管4设置,所述打粉器10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推进叶片11相连,所述螺旋推进叶片11靠近所述进料斗2的一侧设置,靠近所述进料斗2的所述转轴Ⅰ12的一端贯穿所述缸体1的侧壁连有主动轮14,所述主动轮14连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安装在距离所述手推把手较近的所述机架7上,所述主动轮14的上方通过传动链连有从动轮15,所述从动轮15的输出端与贯穿所述缸体1侧壁的所述转轴Ⅱ9的一端相连。

所述斗盖3上设有提手。

所述进料斗2和所述出料管4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所述滚轮8采用自锁万向轮。

所述电机13采用调速电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照饲料配方将主料和所需辅料由进料斗2进入缸体1内部,盖好斗盖3,开启电机13,主动轮14带动转轴Ⅰ12同时主动轮14通过从动轮15带动转轴Ⅱ9同向转动,主料和辅料经螺旋推进叶片11的搅拌,大大缩短了备料时间,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再经过打粉器10,有效打散了出现的结块,进一步提高了备料质量,进而有利于,到达拌粉时间后,操作人员通过手柄6将阀门5打开,备料经出料管4进行收集进行后续饲料的膨化工序,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