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岩棉边料碎边机刀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7921发布日期:2018-06-12 19:2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岩棉边料碎边机刀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棉边料碎边机刀片,具体是一种改良岩棉边料碎边机刀片,属于岩棉生产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岩棉起源于夏威夷,当夏威夷岛第一次火山喷发之后,岛上的居民在地上发现了一缕一缕融化后质地柔软的岩石,这就是最初人类认知的岩棉纤维,岩棉的生产过程,其实是模拟了夏威夷火山喷发这一自然过程,岩棉产品均采用优质玄武岩、白云石等为主要原材料。

现有岩棉生产线上边料破碎多数采用狼牙棒式破碎机,转动运行起来不平衡很严重,造成设备振动大,破碎物料粒度不均匀,破碎刀头磨损严重,严重影响回收料的使用,导致有边料回收的生产产品品质直线下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良岩棉边料碎边机刀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良岩棉边料碎边机刀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改良岩棉边料碎边机刀片,包括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以及用于安装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的旋转刀轴,所述第一刀体边缘处设有八个成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刀齿,且八个结构一致的第一刀齿末端同侧位置均通过铜焊安装有第一合金刀片,所述第一刀齿的外围形状为犬齿型结构,所述第一刀体中心部位设有第一安装通孔,且第一安装通孔边缘部位设有第一固定卡槽,所述第二刀体边缘处设有八个成环形阵列分布与第一刀齿结构一致的第二刀齿,且八个结构一致的第二刀齿末端同侧位置均通过铜焊安装有第二合金刀片,所述第二刀齿的外围形状为犬齿型结构,所述第二刀体中心部位设有第二安装通孔,且第二安装通孔边缘部位设有第二固定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分别通过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套接至旋转刀轴表面,所述旋转刀轴表面固定卡凸分别与第一固定卡槽和第二固定卡槽卡合连接,且第一固定卡槽和第二固定卡槽之间的夹角为 22.5°,所述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相对一侧位于旋转刀轴表面设有固定销。

优选的,所述第一刀体表面设有隔套,且隔套表面交错设有凹陷形成的第一嵌合凹槽以及隔套凸出形成的第一嵌合凸台。

优选的,所述第二刀体表面设有外围尺寸与隔套一致的隔套嵌合槽,所述隔套嵌合槽表面交错设有凸出形成的第二嵌合凸台和隔套嵌合槽凹陷形成的第二嵌合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嵌合凹槽和第一嵌合凸台分别与第二嵌合凸台和第二嵌合凹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套和隔套嵌合槽之间相互嵌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隔套和隔套嵌合槽的嵌合连接将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安装在旋转刀轴表面形成组合刀片,由于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相互偏心22.5°设置,位于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表面的第一刀齿和第二刀齿共同构成十六齿,在切割时,刀轴旋转时通过对岩棉材料的边料进行切割,形成大小均匀的块,便于后续工艺的进行以及材料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刀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刀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刀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套嵌合槽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刀体,101、第一安装通孔,102、第一固定卡槽,103、隔套,104、第一刀齿,105、第一合金刀片,106、第一嵌合凹槽,107、第一嵌合凸台,2、第二刀体,201、第二安装通孔,202、第二固定卡槽,203、隔套嵌合槽,204、第二刀齿,205、第一合金刀片,206、第二嵌合凸台,207、第二嵌合凹槽,3、旋转刀轴,301、固定销,302、固定卡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改良岩棉边料碎边机刀片,包括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以及用于安装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的旋转刀轴3,所述第一刀体1边缘处设有八个成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刀齿104,且八个结构一致的第一刀齿104末端同侧位置均通过铜焊安装有第一合金刀片105,所述第一刀齿 104的外围形状为犬齿型结构,所述第一刀体1中心部位设有第一安装通孔 101,且第一安装通孔101边缘部位设有第一固定卡槽102,所述第二刀体2 边缘处设有八个成环形阵列分布与第一刀齿104结构一致的第二刀齿204,且八个结构一致的第二刀齿204末端同侧位置均通过铜焊安装有第二合金刀片 205,所述第二刀齿204的外围形状为犬齿型结构,所述第二刀体2中心部位设有第二安装通孔201,且第二安装通孔201边缘部位设有第二固定卡槽20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分别通过第一安装通孔101和第二安装通孔201套接至旋转刀轴3表面,所述旋转刀轴3表面固定卡凸302分别与第一固定卡槽102和第二固定卡槽202 卡合连接,且第一固定卡槽102和第二固定卡槽202之间的夹角为22.5°,所述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相对一侧位于旋转刀轴3表面设有固定销301,实现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刀体1表面设有隔套103,且隔套103表面交错设有凹陷形成的第一嵌合凹槽106以及隔套103凸出形成的第一嵌合凸台107,为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无缝对接提供结构基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二刀体2表面设有外围尺寸与隔套103一致的隔套嵌合槽203,所述隔套嵌合槽203表面交错设有凸出形成的第二嵌合凸台206和隔套嵌合槽203凹陷形成的第二嵌合凹槽207,为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无缝对接提供结构基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嵌合凹槽106和第一嵌合凸台107分别与第二嵌合凸台206和第二嵌合凹槽207卡合连接,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之间相互咬合固定,提高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隔套103和隔套嵌合槽203 之间相互嵌合连接,实现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的无缝对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旋转刀轴3表面的固定卡凸302分别与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上的第一固定卡槽102和第二固定卡槽202相互卡合,此时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相互之间偏心22.5°设置,且第一刀齿104和第二刀齿204相互交错,推动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彼此接近,利用隔套嵌合槽203表面的第二嵌合凸台206和第二嵌合凹槽207与隔套103表面的第一嵌合凹槽106和第一嵌合凸台107之间卡合,使隔套103嵌入隔套嵌合槽203内部,使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紧密贴合后,在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一侧嵌入固定销301,对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进行固定。

在切割时,利用旋转刀轴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同步转动,位于第一刀齿104和第二刀齿204表面的第一合金刀片105和第二合金刀片205依次对岩棉材料的边料进行切割,形成大小均匀的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