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的变色硅胶的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7021阅读:1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的变色硅胶的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的变色硅胶的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呼吸器也称吸湿器,其内部充有硅胶干燥剂,硅胶干燥剂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常用的硅胶大多为蓝胶干燥剂: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细孔结构。蓝色,半透明,经吸湿其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红色,可与一般细孔球形硅胶混合使用做指示剂,以指示干燥剂吸水饱和程度,主要用于干燥吸湿。硅胶在未吸湿前,呈蓝色,装入呼吸器后色泽鲜艳,便于观察。如果吸湿剂吸入足够的水分就处于饱和状态而变成粉红色。工作人员可通过呼吸器内硅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硅胶是否潮解,当硅胶受潮部分占到整体的三分之二以上时,就应该及时更换。硅胶通过再生后可以重复使用,硅胶吸附水分后,可以通过热脱附方式将水分除去,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变压器运行成本,并减少固体废弃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变色硅胶的再生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变压器的运行成本并且减少了固体废弃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的变色硅胶的再生装置,包括烘干室和烘干架,所述烘干室为长方体结构,在烘干室内设有腔体,腔体在烘干室的一侧开口,并于开口处设置有密封门,在腔体的顶部和外壁设置有多个导热油槽,导热油槽从所述腔体开口处向内延伸,导热油槽的进油端设置有导热油孔,导热油槽进油端通过导热油孔与进油总管连通,进油总管横截面积大于导热油槽进油端导热油孔总面积,导热油槽的出油端与出油总管连通,烘干室的侧壁接有氮气管,烘干室的顶部通过真空管与真空系统连通;所述烘干架包括支架和托盘,支架包括设置有小轮的底座和“U”形框架,所述“U”形框架开口向下且竖直设置底座上,“U”形框架包括两条竖直臂和一条水平臂,两条竖直臂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托盘的两端通过支撑杆可拆卸地水平架设在两条竖直臂之间,托盘端部设有安放支撑杆的容纳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变色硅胶的再生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室内底板上设置有槽状轨道,烘干架的小轮设置在槽状轨道内,沿槽状轨道移动以进出烘干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变色硅胶的再生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观察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变色硅胶的再生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室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变色硅胶的再生装置具有以下优点:a、可以对处于受潮变色硅胶进行干燥处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变压器的运行成本并且减少了固体废弃物;b、进油总管横截面积大于导热油槽进油端导热油孔总面积,可以保证导热油均匀地进入各个导热油槽,使得烘干室受热更加均匀;使用真空系统减压干燥,可以降低干燥温度,防止显色剂因为温度过高而失去显色作用,氮气管的设置用于干燥后期的降温,干燥的氮气气流降温代替自然降温,可以加快降温速度并避免了自然降温过程中硅胶的吸潮现象;c、烘干架的结构设计,可以根据硅胶的量的多少设置托盘,当硅胶量少时,拆卸托盘可以减少气阻,加快干燥速度,硅胶量多时,增加托盘可以充分利用烘干室内的空间。托盘端部设有安放支撑杆的容纳槽,因此托盘固定非常牢固平稳。

2、所述烘干室内底板上设置有槽状轨道,烘干架的小轮设置在槽状轨道内,保证了烘干架与烘干室侧壁左右间隔一致,使得烘干效果更加均匀。

3、密封门上设置有观察窗。在干燥过程中不需要打开密封门即可以看到硅胶的干燥是否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变色硅胶的再生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变色硅胶的再生装置实施例中烘干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烘干室,2、烘干架,101、密封门,102、导热油槽,103、氮气管,104、真空管,105、进油总管,106、出油总管,107、槽状轨道,108、观察窗,201、托盘,202、底座,203、“U”形框架,204、通孔,205、支撑杆,206、小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的变色硅胶的再生装置,包括烘干室1和烘干架2,所述烘干室1为长方体结构,在烘干室1内设有腔体,腔体在烘干室1的一侧开口,并于开口处设置有密封门101,在腔体的顶部和外壁设置有多个导热油槽102,导热油槽102从所述腔体开口处向内延伸,导热油槽102的进油端设置有导热油孔,导热油槽102进油端通过导热油孔与进油总管105连通,进油总管105横截面积大于导热油槽102进油端导热油孔总面积,导热油槽102的出油端与出油总管106连通,烘干室1的侧壁接有氮气管103,烘干室1的顶部通过真空管104与真空系统连通;所述烘干架2包括支架和托盘201,支架包括设置有小轮206的底座202和“U”形框架203,所述“U”形框架203开口向下且竖直设置底座202上,“U”形框架203包括两条竖直臂和一条水平臂,两条竖直臂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204,在通孔204内安装有支撑杆205,所述托盘201的两端通过支撑杆205可拆卸地水平架设在两条竖直臂之间,托盘201端部设有安放支撑杆205的容纳槽。

进油总管105横截面积大于导热油槽102进油端导热油孔总面积,可以保证导热油均匀地进入各个导热油槽102,使得烘干室1受热更加均匀;使用真空系统减压干燥,可以降低干燥温度,防止显色剂因为温度过高而失去显色作用。氮气管103的设置用于干燥后期的降温,干燥的氮气气流降温代替自然降温,可以加快降温速度并避免了自然降温过程中硅胶的吸潮现象。

烘干室1内底板上设置有槽状轨道107,烘干架2的小轮206设置在槽状轨道107内,沿槽状轨道107移动以进出烘干室1。保证了烘干架2与烘干室1侧壁左右间隔一致,使得烘干效果更加均匀。密封门101上设置有观察窗108。对于变色硅胶,在干燥过程中不需要打开密封门101即可以看到硅胶的干燥是否已经完成。另外,在密封门101和腔体开口相接处,还设置有密封条,用于保持腔体内达到较高的真空度,烘干室1外部设置有保温层,减少热量的流失,提高能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