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尾气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6943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尾气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指纹采集在当前的门禁系统、个人信息采集系统、电子解锁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的使用中发现,当前的指纹采集设备往往均需要与特定的设备或系统集成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导致指纹采集设备不能根据使用需要随时随地进行指纹采集作业,一方面造成指纹集作业灵活性相对较差,另一方面也导致指纹采集设备结构较为复杂,使用及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移动式指纹采集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尾气除尘装置,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在对原有不带式除尘设备结构不做大幅度调整的基础上,可有效的提高对尾气中粉尘等污染物过滤和回收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尾气排放污染物的含量,另一方面实现在提高尾气除尘作业质量或效率的同时,极大的降低设备运行、维护作业的劳动强度和成本,并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通用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尾气除尘装置包括承载机架、过滤腔、排气腔、高压气包、冲击管、除尘袋、电磁控制阀及高压空气喷嘴,承载机架为柱状的框架结构,承载机架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过滤腔、排气腔嵌于承载机架内并与承载机架同轴分布,过滤腔、排气腔均通过至少两条滑轨与承载机架滑动连接,且过滤腔位于排气腔正下方,并通过导流管与排气腔相互连通,过滤腔底部为倒置锥形结构,过滤腔底部设一个排渣口和至少一个进气口,排渣口与过滤腔同轴分布,进气口环绕过滤腔轴线均布并与过滤腔轴线垂直分布,过滤腔内设至少一层隔板,并将过滤腔分割为过滤回收段和尾气收集段,其中尾气收集段位于过滤回收段正上方,并与导流管相互连通,所述的除尘袋至少两个,嵌于过滤腔内并环绕过滤腔轴线均布,除尘袋顶部嵌于隔板上,并与尾气收集段连通,末端嵌于过滤回收段并与过滤腔轴线平行分布,冲击管至少一条,嵌于排气腔内,其前端与高压气包连通,侧表面均布若干高压空气喷嘴相互连通,且高压空气喷嘴数量与除尘袋数量一致并与各除尘袋相互连通,且每个除尘袋均与至少一个高压空气喷嘴相互连通,冲击管与高压气包和高压空气喷嘴间通过电磁控制阀相互连通,高压气包安装在承载机架外表面并与承载机架间通过滑轨相互滑动连接,排气腔设至少一个排气口,且排气口与排气腔轴线呈0°—9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架横截面为矩形、多边形及圆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腔、排气腔间通过至少两条连杆相互连接,且各连杆环绕承载机架轴线均布并与承载机架轴线呈0°—6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为至少两级伸缩杆结构,且连杆两端分别与过滤腔、排气腔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腔外表面另均布至少两个震荡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下表面到过滤腔底部的距离为隔板上表面当过滤腔顶部距离的3—5倍。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在对原有不带式除尘设备结构不做大幅度调整的基础上,可有效的提高对尾气中粉尘等污染物过滤和回收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尾气排放污染物的含量,另一方面实现在提高尾气除尘作业质量或效率的同时,极大的降低设备运行、维护作业的劳动强度和成本,并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通用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种新型尾气除尘装置包括承载机架8、过滤腔1、排气腔2、高压气包3、冲击管4、除尘袋5、电磁控制阀6及高压空气喷嘴7,承载机架8为柱状的框架结构,承载机架8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过滤腔1、排气腔2嵌于承载机架8内并与承载机架8同轴分布,过滤腔1、排气腔2均通过至少两条滑轨9与承载机架8滑动连接,且过滤腔1位于排气腔2正下方,并通过导流管10与排气腔2相互连通,过滤腔1底部为倒置锥形结构,过滤腔1底部设一个排渣口11和至少一个进气口12,排渣口11与过滤腔1同轴分布,进气口12环绕过滤腔1轴线均布并与过滤腔1轴线垂直分布,过滤腔1内设至少一层隔板13,并将过滤腔1分割为过滤回收段101和尾气收集段102,其中尾气收集段102位于过滤回收段101正上方,并与导流管10相互连通,除尘袋5至少两个,嵌于过滤腔1内并环绕过滤腔1轴线均布,除尘袋5顶部嵌于隔板13上,并与尾气收集段102连通,末端嵌于过滤回收段101并与过滤腔1轴线平行分布,冲击管4至少一条,嵌于排气腔2内,其前端与高压气包3连通,侧表面均布若干高压空气喷嘴7相互连通,且高压空气喷嘴7数量与除尘袋5数量一致并与各除尘袋5相互连通,且每个除尘袋5均与至少一个高压空气喷嘴7相互连通,冲击管4与高压气包3和高压空气喷嘴7间通过电磁控制阀6相互连通,高压气3包安装在承载机架8外表面并与承载机架8间通过滑轨9相互滑动连接,排气腔2设至少一个排气口12,且排气口12与排气腔2轴线呈0°—90°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机架1横截面为矩形、多边形及圆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腔1、排气腔2间通过至少两条连杆14相互连接,且各连杆14环绕承载机架1轴线均布并与承载机架1轴线呈0°—60°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14为至少两级伸缩杆结构,且连杆14两端分别与过滤腔1、排气腔2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腔1外表面另均布至少两个震荡装置15。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13下表面到过滤腔1底部的距离为隔板13上表面当过滤腔1顶部距离的3—5倍。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将滤腔、排气腔、高压气包、冲击管、除尘袋、电磁控制阀及高压空气喷嘴和承载机架间进行组装,完成设备组装后,再将过滤腔与尾气气源进行连接即可完成设备组装调试。

在进行尾气净化作业时,含粉尘尾气首先从过滤腔底部进入到过滤腔内,在气压的作用下,含粉尘尾气通过除尘带后进入到冲击管中,并从冲击管排放到外界,在含粉尘尾气通过过滤袋时,粉尘颗粒被除尘袋过滤在除尘袋的侧壁上并在重力作用下,部分掉落到过滤腔底部,在除尘袋进行除尘作业的同时,通过电磁控制阀调节,将高压气包内的清洁高压空气间断依次通过高压空气喷嘴通入到各除尘袋内,通过高压空气对除尘袋进行冲击,使附着在除尘袋表面的粉尘脱落,从而达到在尾气净化活动过程中对除尘袋进行清洁,提高除尘袋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在对原有不带式除尘设备结构不做大幅度调整的基础上,可有效的提高对尾气中粉尘等污染物过滤和回收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尾气排放污染物的含量,另一方面实现在提高尾气除尘作业质量或效率的同时,极大的降低设备运行、维护作业的劳动强度和成本,并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通用型。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