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机及制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357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球磨机及制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球磨机及制浆设备。



背景技术:

球磨机是磨碎或研磨工艺中的一种常用设备,其原理是利用下落的研磨介质(如钢球、鹅卵石等)的冲击作用以及研磨介质与球磨机筒体内壁的研磨作用而将物料粉碎并混合。对于研磨浆料的湿磨而言,利用搅拌轴带动研磨介质对浆料进行强制性机械剪切研磨,研磨后的浆料经过筒体底部的过滤器进入循环管路,在循环泵的作用下,浆料返回筒体的内部,继续进行研磨,如此往复,循环多次,直到浆料的细度达到产品要求为止。

然而,现有的球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在过滤器上附着一些液体浆料,随着时间的延长,液体浆料逐渐凝固,导致过滤器和循环管道堵塞,影响了球磨效果,降低了制浆效率,此外,凝结在过滤器上的浆料无法继续使用,造成了原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磨机,以解决现有的球磨机存在的过滤器和循环管道容易堵塞且会造成原料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浆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制浆设备因使用现有的球磨机而存在的制浆效率低且浪费原料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磨机,包括筒体、出料管、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循环泵和进气管;

所述筒体的顶板上设置有回料口,所述筒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出料口处;

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压缩空气源连通,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环形风管、驱动机构和活动挡板组件,所述环形风管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环形风管的中心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平行,所述环形风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沿所述环形风管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喷嘴的开口均朝向所述筒体的内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挡板组件运动,以使多个所述喷嘴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环形风管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压缩空气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挡板组件包括环形挡板和支架,所述环形挡板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缸体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用于使所述环形挡板沿其自身的轴线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浆管,所述排浆管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排浆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设置有透明视窗。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顶板上设置有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为隔膜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浆设备,包括所述的球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磨机,包括筒体、出料管、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循环泵和进气管;所述筒体的顶板上设置有回料口,所述筒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出料口处;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压缩空气源连通,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磨机,通过设置进气管,并向进气管中通入压缩空气,能够及时将过滤器上附着的浆料吹向筒体的内部,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过滤器被堵塞,而且能够避免原料浪费。在使用时,开启第二阀门,通入压缩空气,在制浆时,开启第一阀门,浆料经过过滤器,从出料管排出,并在循环泵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从回料口返回筒体的内部,完成依次制浆过程,循环多次后,当过滤器需要清理时,关闭第一阀门,压缩空气经过出料管将过滤器上附着的浆料吹向筒体的内部,然后继续进行制浆过程,如此往复,直到浆料的细度达到工艺要求为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浆设备,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磨机,能够及时将过滤器上附着的浆料吹向筒体的内部,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过滤器被堵塞,而且能够避免原料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球磨机在制浆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球磨机在清除过滤网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球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球磨机在清除附着物时的示意图。

图标:101-筒体;102-进风管;103-环形风管;104-喷嘴;105-环形挡板;106-出料管;107-循环泵;108-第一支杆;109-第二支杆;110-进气管;111-第一循环管路;112-第二循环管路;113-过滤网;114-缸体;115-活塞杆;116-排浆管;117-进料口;118-第一阀门;119-第二阀门;120-第三阀门;121-第四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球磨机在制浆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球磨机在清除过滤网时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磨机,包括筒体101、出料管106、第一循环管路111、第二循环管路112、循环泵107和进气管110;筒体101的顶板上设置有回料口,筒体101的底板上设置有出料口,筒体10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位于出料口处,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为过滤网113;出料管106的一端与出料口连通,出料管106的另一端与第一循环管路111的一端连通,第一循环管路111的另一端与循环泵107的输入端连通,循环泵107的输出端与第二循环管路112的一端连通,第二循环管路112的另一端与回料口连通;第一循环管路11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18;进气管110的一端与出料管106的另一端连通,进气管110的另一端用于与压缩空气源连通,进气管110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19。本实施例提供的球磨机,通过设置进气管110,并向进气管110中通入压缩空气,能够及时将过滤网113上附着的浆料吹向筒体101的内部,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过滤网113被堵塞,而且能够避免原料浪费。在使用时,开启第二阀门119,通入压缩空气,在制浆时,开启第一阀门118,浆料经过过滤网113,沿图1中的箭头方向A从出料管106排出,并在循环泵107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一循环管路111和第二循环管路112,从回料口返回筒体101的内部,完成依次制浆过程,循环多次后,当过滤网113需要清理时,关闭第一阀门118,压缩空气沿图2中的箭头方向B进入出料管106,并将过滤网113上附着的浆料吹向筒体101的内部,然后继续进行制浆过程,如此往复,直到浆料的细度达到工艺要求为止。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参见图1所示,还包括排浆管116,排浆管116与第二循环管路112连通。

通过设置排浆管116,能够将浆料排放出来,对浆料进行取样检测,当浆料符合工艺要求时,可以将浆料从排浆管116中排出。

该可选方案中,排浆管116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20。

通过设置第三阀门120,能够调节浆料的排放量,便于产品定量包装。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筒体101上设置有透明视窗。这样的方式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筒体101内部浆料的状况,并便于直接观察过滤网113的情况,从而能够及时开启第二阀门119,对过滤网113上附着的浆料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筒体101的顶板上设置有进料口117。工作人员可以向进料口117中投放原料,同时,也可以通过进料口117观察筒体101内部浆料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循环泵107为隔膜泵。

隔膜泵又称控制泵,是执行器的主要类型,通过接受调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流体流量。隔膜泵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对于各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的液体,高粘度、易挥发、易燃、剧毒的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循环管路112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21。

当浆料符合工艺要求时,无需返回筒体101中,此时,可将第四阀门121关闭,将第三阀门120开启,对浆料进行排放。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阀门118、第二阀门119、第三阀门120和第四阀门121均为调节阀。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球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球磨机在清除附着物时的示意图。参见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球磨机,本实施例的球磨机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球磨机,筒体101的内部设置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环形风管103、驱动机构和活动挡板组件,环形风管103与筒体101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环形风管103位于筒体101的顶部,环形风管103的横截面为矩形,且环形风管103的中心线与筒体101的轴线平行,环形风管103上设置有多个喷嘴104,本实施例中,喷嘴104设置在环形风管103的下表面,并与环形风管103连通,多个喷嘴104沿环形风管103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多个喷嘴104的开口均朝向筒体101的内壁;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挡板组件运动,以使多个喷嘴104打开或关闭;进风管102的一端与环形风管103连通,进风管102的另一端从筒体101中伸出,用于与压缩空气源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球磨机,通过在筒体101的内部设置清洗装置,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筒体101内壁的附着物进行清除,进一步避免了物料浪费。在制浆时,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挡板组件将多个喷嘴104关闭,防止浆料堵塞喷嘴104;当筒体101的内壁附着有浆料需要清除时,球磨机暂停制浆,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挡板组件运动,将多个喷嘴104打开,并将压缩空气通入进风管102,压缩空气通过喷嘴104向筒体101的内壁喷射,从而将内壁上附着的浆料打落下来,并与筒体101中的浆料混合在一起,同时,压缩空气可以沿箭头方向B进入出料管106,并将过滤网113上附着的浆料吹向筒体101的内部,然后继续进行制浆过程,如此往复,直到浆料的细度达到工艺要求为止,不仅提高了制浆效率,而且能够进一步地避免物料浪费。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参见图3所示,活动挡板组件包括环形挡板105和支架,环形挡板105与支架固定连接,驱动机构为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缸体114与筒体101固定连接,伸缩装置的活塞杆115与支架固定连接,伸缩装置用于使环形挡板105沿其自身的轴线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架包括相互垂直交叉的第一支杆108和第二支杆109,第一支杆108的两端分别与环形挡板105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杆109的两端分别与环形挡板105的内侧固定连接,伸缩装置的活塞杆115与第一支杆108和第二支杆109之间的连接点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伸缩装置,可以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

参见图4所示,在制浆时,活塞杆115收缩,使得环形挡板105将多个喷嘴104关闭,防止浆料堵塞喷嘴104;当筒体101的内壁附着有浆料需要清除时,球磨机暂停制浆,活塞杆115伸出,使得环形挡板105沿箭头方向C运动,运动到图5所示的位置时,即可将多个喷嘴104打开,并将压缩空气通入进风管102,压缩空气通过喷嘴104向筒体101的内壁喷射,从而将内壁上附着的浆料打落下来,并与筒体101中的浆料混合在一起,继续制浆,不仅提高了制浆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物料浪费。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浆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球磨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浆设备,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球磨机,能够及时将过滤网113上附着的浆料吹向筒体101的内部,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过滤网113被堵塞,而且能够避免原料浪费。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浆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球磨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浆设备,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球磨机,能够及时将过滤网113上附着的浆料吹向筒体101的内部,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过滤网113被堵塞,而且能够避免原料浪费。

此外,通过在筒体101的内部设置清洗装置,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筒体101内壁的附着物进行清除,进一步避免了物料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