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良好的外置弹簧喷雾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910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良好的外置弹簧喷雾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良好的外置弹簧喷雾泵。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喷雾泵产品大多是弹簧内置型,产品使用时金属弹簧会与喷液直接接触,当金属弹簧长期与喷液接触后会被腐蚀,从而使得金属弹簧生锈而影响弹性,甚至导致金属弹簧完全丧失性能,严重影响喷雾器的整体使用寿命。当前还有些喷雾泵的金属弹簧甚至要完全浸没在喷液里,目前的喷液具有一定酸性或碱性,喷液与金属弹簧长时间接触会相互产生影响,发生化学反应性,导致金属弹簧生锈进而污染喷液。对此有人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 CN203400810U 的一种外置弹簧喷雾器,它虽然实现了弹簧不与喷液接触,但由于其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如活塞密封不及时会造成喷雾时爆发力不够强,从而影响雾化效果等。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其再次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合理、喷雾有力和储液更充分的外置弹簧喷雾泵。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雾化良好的外置弹簧喷雾泵,包括固定盖、带安装槽的按钮、雾化喷嘴、中空的泵体、中空的锁紧盖、管状的上泵杆、带凸缘的下泵杆、上泵杆弹簧、中空的活塞、活塞弹簧、单向阀、以及吸管,其中:

所述的固定盖呈“凸”字型,在所述固定盖1的上端面上设有上泵杆滑孔;

所述按钮与该上泵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雾化喷嘴装入到该按钮的安装槽中;

所述泵体套入并固定到该固定盖的上端内壁中;

所述锁紧盖套入并固定到该泵体的上端内;

所述活塞活动地套入到该泵体的中部内壁中;在所述活塞上部的内壁上设有上泵杆的前期下降滑槽;

所述单向阀安装在该泵体下部的漏斗型卡口中;

所述上泵杆依次经该固定盖上端面的上泵杆滑孔、锁紧盖插入到该活塞中,并与从该活塞下端插入来的下泵杆套接在一起;所述下泵杆在套入到该上泵杆内的那一段外壁上设有若干条进液槽,其与该上泵杆的管道相通;在所述上泵杆下部外壁上设有活塞联动推动部,所述上泵杆在锁紧盖中下降后其上的活塞联动推动部能作用在该活塞的上泵杆的前期下降滑槽的底面上,来推动该活塞向下滑动;

所述上泵杆弹簧套在该上泵杆外壁和锁紧盖之间的空间中后,其上、下端分别与该上泵杆外壁上的外凸缘和锁紧盖内壁底部的挡台接触;

所述活塞弹簧套入该上泵杆下部外后,其上、下端分别与该锁紧盖的下端和活塞上端接触;在复位状态下,所述活塞下端与该下泵杆的凸缘上表面贴紧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有由上泵杆弹簧和活塞弹簧组成的双弹簧分别套在上泵杆外,并使上泵杆弹簧下端、活塞弹簧上端分别顶在锁紧盖内壁底部的挡台和锁紧盖的底端上,它们各自产生往上、下的相反推力,这样当上泵杆弹簧带动上泵杆、下泵杆和活塞一起往上复位时,在活塞弹簧的作用下使活塞下端贴紧下泵杆的凸缘,从而使由泵体、单向阀、活塞、下泵杆围成的密闭空间更快速地形成负压,并且负压效果也更好,从而更好地在负压空间中吸入更多的喷液,进而确保每一次按压按钮都能产生足够的喷雾量;与此同时在储液和出液过程中,喷液都不会与上泵杆弹簧和活塞弹簧接触,从而隔绝了金属对喷液的影响和喷液对弹簧的腐蚀,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合理、喷雾有力和储液更充分。

在对上述一种雾化良好的外置弹簧喷雾泵的改进方案中,所述雾化喷嘴呈旋风槽结构;在该雾化喷嘴内设有两个凸起的筋位,在所述筋位内设有喷液槽,其外端与该按钮的出液口相切,里端与喷嘴套入环相通。

在对上述一种雾化良好的外置弹簧喷雾泵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活塞的底端设成纵截面呈尖形的环形圈;在所述的下泵杆的凸缘上端面上设有供该环形圈插入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有由上泵杆弹簧和活塞弹簧组成的双弹簧分别套在上泵杆外,并使上泵杆弹簧下端、活塞弹簧上端分别顶在锁紧盖内壁底部的挡台和锁紧盖的底端上,它们各自产生往上、下的相反推力,这样当上泵杆弹簧带动上泵杆、下泵杆和活塞一起往上复位时,在活塞弹簧的作用下使活塞下端贴紧下泵杆的凸缘,从而使由泵体、单向阀、活塞、下泵杆围成的密闭空间更快速地形成负压,并且负压效果也更好,从而更好地在负压空间中吸入更多的喷液,进而确保每一次按压按钮都能产生足够的喷雾量;与此同时在储液和出液过程中,喷液都不会与上泵杆弹簧和活塞弹簧接触,从而隔绝了金属对喷液的影响和喷液对弹簧的腐蚀,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合理、喷雾有力和储液更充分。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装配示意图(各部件半切时);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I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喷嘴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喷嘴的主视图;

图8是图6的A-A向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泵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雾化良好的外置弹簧喷雾泵,如图1、2所示,包括固定盖1、带安装槽21的按钮2、雾化喷嘴3、中空的泵体4、中空的锁紧盖5、管状的上泵杆6、带凸缘71的下泵杆7、上泵杆弹簧8、中空的活塞9、活塞弹簧10、单向阀20、以及吸管12,其中:

所述的固定盖1呈“凸”字型,在所述固定盖1的上端面上设有上泵杆滑孔11;

所述按钮2与该上泵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雾化喷嘴3装入到该按钮2的安装槽21中;

所述泵体4套入并固定到该固定盖1的上端内壁中;

所述锁紧盖5套入并固定到该泵体4的上端内;

所述活塞9活动地套入到该泵体4的中部内壁中;在所述活塞9上部的内壁上设有上泵杆前期下降滑槽91;

所述单向阀20安装在该泵体4下部的漏斗型卡口中;

所述上泵杆6依次经该固定盖1上端面的上泵杆滑孔11、锁紧盖5插入到该活塞9中,并与从该活塞9下端插入来的下泵杆7套接在一起;所述下泵杆7在套入到该上泵杆6内的那一段外壁上设有若干条进液槽72,其与该上泵杆6的管道63相通;在所述上泵杆6下部外壁上设有活塞联动推动部62,所述上泵杆6在锁紧盖5中下降后其上的活塞联动推动部62能作用在该活塞9的上泵杆6的前期下降滑槽91的底面上,来推动该活塞9向下滑动;

所述上泵杆弹簧8套在该上泵杆6外壁和锁紧盖5之间的空间中后,其上、下端分别与该上泵杆6外壁上的外凸缘61和锁紧盖5内壁底部的挡台51接触;

所述活塞弹簧10套在该上泵杆6下部外后,其上、下端分别与该锁紧盖5的下端和活塞9上端接触;在复位状态下,所述活塞9下端与该下泵杆7的凸缘7 1上表面贴紧密封。在复位状态下,上泵杆弹簧8下端、活塞弹簧10上端分别顶在锁紧盖5上,这样它们分别产生相反(往上、下)的推力;而且,上泵杆弹簧8产生的弹力要比活塞弹簧10的弹力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装配好的喷雾泵安装在装有喷液的容器上,用手指按压按钮2,使泵体4腔内的上泵杆6和下泵杆7一起先沿着锁紧盖5向下移动,此时下泵杆7的凸缘71脱离与活塞9下端贴紧,下移一小段距离后上泵杆6上的活塞联动推动部62开始作用在活塞9的上泵杆6的前期下降滑槽91的底面上,于是上泵杆6带动下泵杆7和活塞9一起继续向下移动,此时,一方面活塞弹簧10逐步减轻对活塞9的推力直至使它们脱离接触,另一方面由于泵体4内有单向阀20的作用,这样泵体4、单向阀20、活塞9、下泵杆7围成的空间A受压,使这空间A内的喷液从下泵杆7的凸缘71与活塞9之间的间隙流入到下泵杆7的进液槽72内,接着再从下泵杆7的进液槽72流到上泵杆6的管道63内,然后从上泵杆6的管道63内流到按钮2内,最后从按钮2上的雾化喷嘴3喷出,这样就完成了喷雾过程;当松开按钮2后,上泵杆6和下泵杆7在上泵杆弹簧8的作用下一起先向上复位,此时,上泵杆6上的活塞联动推动部62开始离开在活塞9的上泵杆6的前期下降滑槽91的底面,当复位一小段距离后,下泵杆7的凸缘71会托着活塞9继续向上复位,当活塞9上升到被活塞弹簧10挡住时,活塞弹簧10产生向下的力会使活塞下端贴紧下泵杆7的凸缘71,这时,泵体4、单向阀20、活塞9、下泵杆7围成的空间A开始形成负压,当连在一起的上泵杆6和下泵杆7带着活塞9在上泵杆弹簧8的作用下继续向上复位(克服活塞弹簧的作用力)时,容器内的一部分喷液就会经过吸管12推开单向阀20后被吸到由泵体4、单向阀20、活塞9和下泵杆7所围成的空间A内,当上泵杆弹簧8复位完成时,上泵杆6、下泵杆7和活塞9停止复位,这时完成吸液(储液)的过程。

从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活塞弹簧10作用在活塞9上,这样使得下泵杆7的凸缘71与活塞9之间有更好的密封性,从而确保每次喷雾和吸液是都有足够的压力;另外上泵杆弹簧8作用在上泵杆7上,这样在上泵杆弹簧8在每次复位时,喷雾器都有良好的爆发力,进而保证雾化有更好的效果。当然,整个喷雾过程中,活塞弹簧10和上泵杆弹簧8始终不会与喷液接触,因此它们不易生锈、腐蚀等,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喷雾器的整体使用寿命。

现阶段的很多喷雾器的喷雾效果并不理想,而用在皮肤保湿产品上的喷雾器对喷雾颗粒的雾化要求很高,为了达到这效果,如图6、7、8所示,我们把雾化喷嘴3设计成旋风槽结构,在该雾化喷嘴3内设有两个凸起的筋位31,在所述筋位31内设有喷液槽32,其外端与该按钮2的出液口相切,里端与喷嘴套入环相通。

这样喷液从筋位内壁与按钮中心柱之间的间隙流到喷液槽31内后,其再通过喷液槽和喷孔时被充分打碎,使液体颗粒更充分地分散和均匀地喷出去,从而得到更良好的雾化。

当上泵杆6、下泵杆7和活塞9在泵体4腔内活动时,为了保证泵体4腔内有良好密封效果,将所述活塞9的底端设成纵截面呈尖形的环形圈92,在所述的下泵杆7的凸缘71上端面上设有供该环形圈92插入的凹槽73,如图3所示,这样在喷雾时,使喷液可以受到更大的压力从环形圈92和凹槽73之间的缝隙挤出去,以此产生更大的爆发力来更好地实现喷雾效果;而在储液时,使由泵体4、单向阀20、活塞9、下泵杆7围成的密闭空间中的负压效果更好,从而更好地储液。

为了在固定盖1与喷液容器之间,以及在锁紧盖5与固定盖1之间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在固定盖1内环设有外垫圈30;在锁紧盖5与固定盖1之间设有内垫圈40。

在如图2、4、5所示的实施例一、二、三中,外置弹簧喷雾泵分别通过螺纹锁紧、铆合锁紧、卡扣锁紧方式安装在装有喷液的容器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