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车间过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426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无尘车间过滤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尘车间的构建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尘车间过滤板。



背景技术:

无尘车间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之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之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之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之房间。无尘车间也叫洁净厂房、洁净室(Clean Room)、无尘室。其室内均能俱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之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之特性。

室内空气净化最主要的任务是除去室内粉尘颗粒物,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空气过滤器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过滤是分离技术的一种,主要是依靠过滤材料捕集截留悬浮在流体中的固体颗粒物,从而使固体颗粒物与空气分离的操作。在无尘车间,但是传统的过滤板大多由网板、固定外框和两层蒙包在板框两侧的过滤网片组成,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在过滤空气过程中,过滤效果差;而有的过滤板中为了提高过滤效果,在两层过滤网片之间夹设过滤棉,尽管过滤棉能够有效的过滤大量的灰尘、颗粒,但是不利于空气流通。而且,过滤网片边缘与固定外框之间的存在缝隙,影响过滤板的通过密闭性,使得一些细小粉尘颗粒会通过该缝越过隙过滤板的拦挡,影响规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尘车间过滤板,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的过滤板在过滤效果与空气流通效果之间无法兼顾,厚此则失彼,另外过滤网片的边缘与之间固定外框之间存在缝隙,空气中的细小粉尘颗粒会通过两者之间的缝隙而越过过滤板的拦挡进入无尘车间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尘车间过滤板,其包括固定外框以及若干个过滤模块,若干个所述过滤模块在同一平面上边缘相互拼合组成一个过滤整面,所述过滤整面的四周边缘固定嵌卡在所述固定外框中,且所述固定外框上位于进风一侧及出风一侧对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过滤模块之间的边缘拼接缝均固定设置有挡缝板;所述过滤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进风面过滤片、进风支撑网板、出风支撑网板以及出风面过滤片,所述进风支撑网板与出风支撑网板之间设置有一支撑边框,所述支撑边框的外边框轮廓的形状、大小均与所述进风支撑网板及出风支撑网板外边缘轮廓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支撑边框在进风支撑网板与出风支撑网板之间支撑出一个空腔夹层,所述空腔夹层中固定夹设有一折叠过滤纸。

优选于:所述固定外框的外边框横截面呈匚形,所述过滤整面的四周边缘分别固定嵌卡在对应外边框上呈匚形的嵌槽中,所述过滤整面上每个边缘两侧与对应的所述外边框上呈匚形的嵌槽的两侧槽边之间均垫设有密封胶条,每块所述挡缝板与对应的每个所述过滤模块之间均垫设有密封胶条。

优选于:所述密封胶条为耐高温硅橡胶。

优选于:所述进风面过滤片及出风面过滤片均为PVC过滤网片,且所述出风面过滤片的过滤精度高于所述进风面过滤片的过滤精度;所述进风支撑网板及出风支撑网板均为PVC浸塑材质或不锈钢材质的菱形网板;所述折叠过滤纸为超细玻璃纤维滤纸,且所述折叠过滤纸的折叠面宽度大于所述支撑边框上位于两侧框面之间的厚度,所述折叠过滤纸上两侧的折叠边分别抵靠在对应两侧的所述进风支撑网板及出风支撑网板上,所述折叠过滤纸的外边缘轮廓的尺寸与所述支撑边框的内框尺寸相匹配。

优选于:所述折叠过滤纸上的每个折叠面均由两层滤纸片构成,且两层所述虑纸的中部均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弧拱,所述折叠面的横截面外轮廓呈两头尖中间鼓的梭形。

优选于:所述支撑边框中对应每一个横截面外轮廓呈梭形的折叠面均固定设置有一撑杆,所述撑杆一一对应的穿设在构成一个所述折叠面的两层滤纸片之间。

优选于:所述撑杆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每个所述撑杆上的长径两端分别撑抵在对应折叠面中的两层所述滤纸片的中部。

优选于:所述支撑边框以及撑杆均为工程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为:

一、利用折叠过滤纸以及进、出风两侧的过滤片进行组合,对通过的空气实现三道过滤,而且三道过滤层之间均具有足够的流通间隙,进而在保证了空气流通性能的同时,保证了过滤效果;

二、能够将无尘车间的过滤板进一步模块化,在生产无尘车间过滤板时,通过在一个固定尺寸的固定外框中拼合若干个过滤模块,从而能够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三、通过在固定外框与对应的每一个过滤模块四周边缘的两侧之间均垫设密封胶条,进而保证了空气只能通过无尘车间过滤板的过滤面流通,而无法通过任何拼合间隙以及组装间隙越过过滤模块的阻拦进入无尘车间,保证了过滤的稳定性;

四、由于所述折叠过滤纸上的每一个折叠面均由两层滤纸片向相反的方向弧拱构成一个呈梭形的横截面外轮廓,进而在折叠过滤纸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层过滤效果,并且每层滤纸片均为弧拱形的面,因此在不改变两个折叠面之间夹角以及整个折叠过滤纸的厚度的情况下增加了滤纸片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有效的提升了空气流通性能以及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模块剖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2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尘车间过滤板作更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尘车间过滤板,其包括固定外框1以及若干个过滤模块2,若干个所述过滤模块2在同一平面上边缘相互拼合组成一个过滤整面,所述过滤整面的四周边缘固定嵌卡在所述固定外框1中,且所述固定外框1上位于进风一侧及出风一侧对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过滤模块2之间的边缘拼接缝均固定设置有挡缝板11,能够将产品进一步模块化,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在一个固定尺寸的固定外框1中拼合若干个过滤模块2,从而能够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所述固定外框1的外边框横截面呈匚形,所述过滤整面的四周边缘分别固定嵌卡在对应外边框上呈匚形的嵌槽中,所述过滤整面上每个边缘两侧与对应的所述外边框上呈匚形的嵌槽的两侧槽边之间均垫设有密封胶条3,每块所述挡缝板11与对应的每个所述过滤模块2之间也均垫设有密封胶条3,进而能够防止通过整个所述固定外框1范围内的空气从每个过滤模块2以外的任何组装间隙以及拼合缝隙之间通过,保证了过滤效果,并且所述密封胶条3为耐高温硅橡胶。

所述过滤模块2包括依次设置的进风面过滤片21、进风支撑网板22、出风支撑网板23以及出风面过滤片24,所述进风支撑网板22与出风支撑网板23之间设置有一支撑边框25,所述支撑边框25的外边框轮廓的形状、大小均与所述进风支撑网板22及出风支撑网板23外边缘轮廓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支撑边框25在进风支撑网板22与出风支撑网板23之间支撑出一个空腔夹层,所述空腔夹层中固定夹设有一折叠过滤纸26,利用所述折叠过滤纸26以及进风面过滤片21、出风面过滤片24进行组合,对通过的空气实现三道过滤,而且三道过滤层之间均具有足够的流通间隙,进而在保证了空气流通性能的同时,保证了过滤效果。

所述进风面过滤片21及出风面过滤片24均为PVC过滤网片,且所述出风面过滤片24的过滤精度高于所述进风面过滤片21的过滤精度;所述进风支撑网板22及出风支撑网板23均为PVC浸塑材质或不锈钢材质的菱形网板,进而能够有效的分别为所述进风面过滤片21及出风面过滤片24提供平面支撑,还能够为所述空腔夹层提供一个稳定的中部支撑;所述折叠过滤纸26为超细玻璃纤维滤纸,且所述折叠过滤纸26的折叠面宽度大于所述支撑边框25上位于两侧框面之间的厚度,使所述折叠过滤纸26需要呈V字形展开设置于所述空腔夹层中,所述折叠过滤纸26上两侧的折叠边分别抵靠在对应两侧的所述进风支撑网板22及出风支撑网板23上,所述折叠过滤纸26的外边缘轮廓的尺寸与所述支撑边框25的内框尺寸相匹配。

所述折叠过滤纸26上的每个折叠面均由两层滤纸片261构成,且两层所述虑纸261的中部均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弧拱,所述折叠面的横截面外轮廓呈两头尖中间鼓的梭形,在增加了一层滤纸片261的情况下,能够增强过滤效果,但是在两层所述滤纸片261之间撑开了间隙,防止因为两层滤纸片叠加增加了滤纸片261的厚度而影响空气流通性能,还能够在不改变相邻的两个折叠面之间夹角、不增加整个折叠过滤纸的厚度以及不增加折叠面的密度的情况下即增加了所述折叠面的迎风面积又增强了过滤效果。

进一步,所述支撑边框25中对应每一个横截面外轮廓呈梭形的折叠面均固定设置有一撑杆27,所述撑杆27一一对应的穿设在构成一个所述折叠面的两层滤纸片261之间,而且所述撑杆27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每个所述撑杆27上的长径两端分别撑抵在对应折叠面中的两层所述滤纸片261的中部,从而利用所述撑杆27为两层所述滤纸片261之间提供防贴靠支撑,而且所述支撑边框25以及撑杆27均为工程塑料材质,造价低廉、使用寿命长。

综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