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逆流的恒温渗漉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3146发布日期:2018-10-19 21:43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逆流功能的恒温渗漉罐设备,属于药品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渗漉法是将适度粉碎的药材置渗漉筒中,由上部不断添加溶剂,溶剂渗过药材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药材成分的方法。渗漉属于动态浸出方法,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提取。但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该法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做溶剂,故应防止溶剂的挥发损失。

依据中国药典的技术要求,渗漉法的要点如下。

(1)根据饮片的性质可选用圆柱形或圆锥形的渗漉器。

(2)饮片须适当粉碎后,加规定的溶剂均匀湿润,密闭放置一定时间,再装人渗漉器内。

(3)饮片装人渗漉器时应均匀,松紧一致,加人溶剂时应尽量排除饮片间隙中的空气,溶剂应高出药面,浸溃适当时间后进行渗漉。

(4)渗漉速度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收集85%饮片量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经低温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调整至规定量,静置,取上清液分装。

渗漉法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单渗漉法、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逆流渗漉法。渗漉操作的一般过程如下所述。

①粉碎:药材的粒度应适宜,过细易堵塞,吸附性增强,浸出效果差;过粗不易压紧,溶剂与药材的接触面小,皆不利于浸出。一般以《中国药典》中等粉或粗粉规格为宜。

②润湿:药粉在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避免在渗漉筒中膨胀造成堵塞,影响渗漉操作的进行。一般加药粉1倍量的溶剂,拌匀后视药材质地,密闭放置15分钟至6 小时,以药粉充分地均匀润湿和膨胀为度。

③装筒:药粉装入渗漉筒时应均匀,松紧一致。装得过松,溶剂很快流过药粉,浸出不完全;反之,又会使出液口堵塞,无法进行渗漉。

④排气:药粉填装完毕,加入溶剂时应最大限度地排除药粉间隙中的空气,溶剂始终浸没药粉表面,否则药粉干涸开裂,再加溶剂从裂隙间流过而影响浸出。

⑤浸渍:一般浸渍放置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特别是制备高浓度制剂时更显得重要。

⑥渗漉:渗漉速度应符合各项制剂项下的规定。若太快,则有效成分来不及渗出和扩散,浸出液浓度低;太慢则影响设备利用率和产量。一般药材1000g每分钟流出l~3mL;大量生产时,每小时流出液应相当于渗漉容器被利用容积的1/48~1/24。有效成分是否渗漉完全,虽可由渗漉液的色、味、嗅进行辨别,如有条件时还应作已知成分的定性反应加以判定。若用渗漉法制备流浸膏时,先收集药物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用低温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调整至规定标准;若用渗漉法制备酊剂之类的浓度较低的浸出制剂时,不需要另器保存初漉液,可直接收集相当于欲制备量的3/4的漉液,即停止渗漉,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渗漉液合并,添加乙醇至规定浓度与容量后,静置,滤过即得。

目前关于渗漉罐或恒温渗漉罐的典型技术成果如下。

饶君凤申请的《中药渗漉提取装置(申请号:201320735787.7)》论述一种渗漉装置。包括恒温水浴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水浴锅内设置有渗漉杯,所述的渗漉杯中水平方向设置有密封盖,渗漉杯内竖直设置有漏斗,所述的密封盖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上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的渗漉杯中还设置有温度计。该专利属于实验室领域的小型组合,对于规模生产的具体设备组合要求没有具体的研究。

温州天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2012年7月申请的《半自动恒温渗漉提取成套系统 (申请号:201210252252.4)》设计了一种半自动恒温渗漉提取成套系统。半自动恒温渗漉提取成套系统,该系统包括原液高位储罐、渗漉罐、接液罐、冷冻罐、配料罐、成品储罐和真空系统。本发明的系统生产具有稳定性好,连贯性好,缩短了生产的周期,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产品质量稳定。适用于露酒的生产、研发及中草药的渗漉提取。该专利实则上是一系列药品生产设备的简单组合,对于渗漉罐具体的恒温方式及产品的生产组织方式没有明确的说明。

基于上述产业化应用的需求和现有的产业技术格局。有必要研制一种能够促进规范操作的恒温渗漉罐设备,确保渗漉罐的操作是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



技术实现要素:

渗漉提取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提取方法,一般是常温的渗漉提取。而在水提取或者乙醇提取的过程中都需要加热或者是回流,本身来说,提高提取的温度之后,药物成分的溶解度有所提高,本社也便于药物成分的提取。在常规的渗漉提取中,基本上都是在常温(10-30℃) 的生产环境中提取出来,然后在60-80℃的设备环境中进行浓缩。有介于此,设计一种在整个渗漉过程中都保持较高温度(比如60-80℃)的恒温渗漉提取装置,具有很明显的实际意义。

结合巴氏病毒灭活设备使用的温度控制精度高的温度控制方法,即蒸汽水浴加热为主,辅以电加热的联合控制方式进行渗漉罐的温度控制,使之达到高精度的恒温工艺要求,如±1℃。通过在渗漉罐外围辅以水浴保温层进行恒温渗漉提取。

此外,对于渗漉罐操作来说,用于渗漉提取的介质的数量是药材的3-8倍,其温度控制也是一个比较严格的事情。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渗漉介质的温度,恒温渗漉罐的意义也就十分有限,为了更好的控制渗漉介质的温度,我们采取了在渗漉罐的恒温夹层设置套管的方式对其进行加热,确保其进行渗漉提取之前能够得到足够的温度补充,同时又不会因为过大的温度差异影响渗漉提取的效果。

对于渗漉提取来说,其整个过程中是需要保持渗漉介质淹没超过提取药物的面,浸没10厘米以上的溶液层。但是由于常规的渗漉罐没有液面控制或者流向控制措施,导致了渗漉提取没有很好的发回作用而是直接将“神鹿液”放干。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设计了防逆流的阀门“网孔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的恒温渗漉罐的示意图,其结构部件的说明如下所述。

①渗漉加热单元,采用蒸汽水浴加热为主、电加热为辅的联合加热方式。

②具有保温夹层的渗漉罐罐体,采用夹层保温的方式来控制渗漉罐的温度,夹层的宽度一度为10-40厘米。渗漉罐的主体结构为下窄上宽的倒圆锥性结构。

③渗漉液加热套管。渗漉介质进行预加热的套管设备,采用绕渗漉罐2-20圈的方式进行预加热。

④防逆流阀。渗漉罐的防逆流阀为一个具有流向控制膜的网孔板结构,当从相反方向流动时,上面的薄膜就因压力作用而堵塞了网孔板,溶液不能通过。

⑤装料挡板。在渗漉罐的底部和顶部设计有相对固定的装料挡板,挡板的作用在于利用纱布之类的辅助措施允许渗漉介质流过而截留药材颗粒。保持适当的渗透压,辅助渗漉提取的实现。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恒温防逆流的渗漉罐设备。

第一部分:设备的结构组成。

设备的选材:作为中药提取设备,选材应符合药品GMP规范不得吸收或释放异物的管理要求,同时应表面光滑易于清洁。基于这样的要求,所有与渗漉介质及中药材接触的部位均应选用316L材质的不锈钢,并确保表面光滑,施工僧而成中应采用氩弧焊之类的措施确保便于清洁。

①渗漉加热单元,采用蒸汽水浴加热为主、电加热为辅的联合加热方式。

②具有保温夹层的渗漉罐罐体,采用夹层保温的方式来控制渗漉罐的温度,夹层的宽度一度为10-40厘米。渗漉罐的主体结构为下窄上宽的倒圆锥性结构。

③渗漉液加热套管。渗漉介质进行预加热的套管设备,采用绕渗漉罐2-20圈的方式进行预加热。

④防逆流阀。渗漉罐的防逆流阀为一个具有流向控制膜的网孔板结构,当从相反方向流动时,上面的薄膜就因压力作用而堵塞了网孔板,溶液不能通过。

⑤装料挡板。在渗漉罐的底部和顶部设计有相对固定的装料挡板,挡板的作用在于利用纱布一类的辅助措施允许渗漉介质流过而截留药材颗粒。保持适当的渗透压,辅助渗漉提取的实现。

第二部分:渗漉操作。

(1)设备预热。根据渗漉液浓缩的温度设定渗漉罐的温度,一般按照渗漉液浓缩温度的70-90%来设定渗漉罐的温度。比如渗漉液浓缩的温度为80℃,则渗漉罐的温度设定为70℃即可。

(2)药粉的润湿:药粉在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避免在渗漉筒中膨胀造成堵塞,影响渗漉操作的进行。一般加药粉1倍量的溶剂,拌匀后视药材质地,密闭放置15分钟至6小时,以药粉充分地均匀润湿和膨胀为度。

(3)药粉的填充:药粉装入渗漉筒时应均匀,松紧一致。装得过松,溶剂很快流过药粉,浸出不完全;反之,又会使出液口堵塞,无法进行渗漉。固定好渗漉罐的下装料挡板,并以纱布覆盖。后面就可以填充药粉,填充过程中每填充10-30厘米应平整并压实一次。

(4)排气与浸渍:①药粉填装完毕,加入溶剂时应最大限度地排除药粉间隙中的空气,溶剂始终浸没药粉表面,否则药粉干涸开裂,再加溶剂从裂隙间流过而影响浸出。②一般浸渍放置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特别是制备高浓度制剂时更显得重要。③开始浸渍的同时,将准备好的渗漉介质经过加热套管进行加热。处于控制渗漉液微生物限度的考虑,还应将渗漉介质进行除菌过滤后再投入使用。

(5)渗漉:本渗漉罐系统是底部进液,顶部出液,保证在整个渗漉过程中渗漉介质浸没药材。同时在底部有防逆流的网孔板结构设计,不会出现底部出液,更不会出现不规范的“渗漉”操作出现。渗漉操作过程主要要关注渗漉罐的温度(水浴进出口温度及渗漉罐进出液的温度)、渗漉介质的流动速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