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臭烟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0374阅读:18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臭烟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臭烟囱。



背景技术:

气体吸附采用多孔性固体物质表面上未平衡或未饱和的分子力来吸附分子。这样,活性炭孔壁上的大量分子可以产生强大的吸附力,从而达到将介质中的杂质吸引到活性炭孔径中的目的,把气体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有害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上,然后将其从气流中分离并出去的净化操作过程。

气体吸附工艺属于干法工艺,工艺流程简单、无腐蚀性,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在大气污染控制中,吸附过程能有效地分离出废气中浓度很低的气态污染物。

现有技术中,烟囱上一般不设置用于进一步废气处理的装置,因此,有必要对应用于废气净化设备中的烟囱进行改进,以能够对废气中的有机物等进行吸附去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除臭烟囱。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除臭烟囱,所述除臭烟囱包括上烟囱、下烟囱和设置在上烟囱和下烟囱之间的活性炭除臭装置,除臭烟囱的上烟囱在活性炭除臭装置的上方设有检测口;所述活性炭除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开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活性炭滤芯,所述活性滤芯的外围与壳体内侧设有间隙;所述活性炭滤芯四周环绕设置双层钢网,双层钢网内填充活性炭,所述活性炭滤芯上端设置盖板,所述活性炭滤芯下端设置为开口,且活性炭滤芯下端的开口与壳体下端的开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臭烟囱,并将除臭烟囱分为上烟囱和下烟囱,且在上、下烟囱之间设有活性炭除臭装置,所述活性炭除臭装置应用于废气净化设备中用于去除废气中包含的有机气体,从而去除废气中的臭味,达到进一步净化废气的作用。活性炭除臭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活性炭滤芯,活性炭滤芯的外围和壳体内侧设有间隙,活性炭滤芯四周环绕设置双层钢网,双层钢网内填充活性炭,并且还在活性炭履行上端设置盖板,活性炭滤芯下端设置为开口,且活性炭滤芯下端的开口与壳体下端的开口相连通,从而使得进入活性炭除臭装置下端开口的废气进入活性炭滤芯下端的开口,然后经双层钢网内活性炭的过滤从活性炭滤芯和壳体内侧之间的间隙穿出,并经过活性炭除臭装置的壳体上端设置的开口排出;废气在活性炭除臭装置内形成从中间向四周的折流效果,从而增大废气与活性炭的接触面积,增强对废气中有机物的脱除效果。除臭烟囱的上烟囱在活性炭除臭装置的上方设有检测口,从而方便活性炭除臭装置的检修,且可以借用检修平台而不需要额外搭建操作平台。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壳体中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壳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的开口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壳体四周的侧壁与壳体主体部分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壳体四周设有门框,所述门框上设有压杆组件,所述压杆组件用于配合设在壳体四周的门框以固定壳体四周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滤芯设有滤芯框,所述滤芯框内侧设有钢网,所述滤芯框外侧可拆卸地设有网板,所述网板上设置钢网。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滤芯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设有与活性炭滤芯内侧钢网底端所围成的图形大小相同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下烟囱的长度大于上烟囱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下烟囱上在活性炭除臭装置下方的附近设有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用于在上烟囱和下烟囱之间安装活性炭除臭装置,或者用于在更换活性炭除臭装置中的活性炭时使用,或者在对活性炭除臭装置中的其他部件进行检修时也可以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臭烟囱,除臭烟囱为上烟囱、下烟囱和活性炭除臭装置的组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除臭烟囱安装方便,在不较大改变原有烟囱的基础上,能够极好地吸附并去除废气中的有机物,从而去除有机废气中的臭味,净化后的空气经烟囱上的出口排入至大气中。与原有烟囱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除臭烟囱还可以有效减少白烟生成,降低废气中的VOC,达到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性炭除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性炭除臭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性炭滤芯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除臭烟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一种活性炭除臭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开口101、102,壳体内设置活性炭滤芯2,活性滤芯2的外围与壳体1内侧设有间隙3;活性炭滤芯2四周环绕设置双层钢网,双层钢网内填充活性炭,活性炭滤芯上端设置盖板201,所述活性炭滤芯2下端设置为开口202,且活性炭滤芯下端的开口202与壳体下端的开口102相连通。

活性炭除臭装置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活性炭滤芯2,活性炭滤芯2的外围和壳体1内侧设有间隙3,活性炭滤芯2四周环绕设置双层钢网,双层钢网内填充活性炭,并且还在活性炭滤芯上端设置盖板201,活性炭滤芯2下端设置为开口202,且活性炭滤芯2下端的开口202与壳体下端的开口102相连通,从而使得进入壳体下端的开口102的废气进入活性炭滤芯下端的开口202,然后经双层钢网内活性炭的过滤从活性炭滤芯2和壳体1内侧之间的间隙3穿出,并经过活性炭除臭装置的壳体上端设置的开口排出101;废气在活性炭除臭装置内形成从中间向四周的折流效果,从而增大废气与活性炭的接触面积,增强对废气中有机物的脱除效果。

壳体1中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壳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的开口101、102的面积,从而使得壳体1中部存在较大的容纳空间能够容纳下活性炭滤芯2,并且还能够在壳体1内侧和活性炭滤芯2外侧之间留有空隙3。

壳体四周的侧壁与壳体主体部分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四周设有门框103,门框103上设有压杆组件104,压杆组件104用于配合设在壳体四周的门框以固定壳体四周的侧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将壳体四周的侧壁连接在壳体的主体部分上,且这些壳体四周的侧壁和壳体主体部分之间的任意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均处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壳体设有四个侧面,而设有四个侧面是为了制造和运输方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五个侧面、六个侧面等。

活性炭滤芯2设有滤芯框203,滤芯框203内侧设有钢网204,滤芯框203外侧可拆卸地设有网板205,网板205上设置钢网20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实现网板205可拆卸地连接在滤芯框203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滤芯框内侧设置的钢网可拆卸地连接在滤芯框内侧上。

活性炭滤芯2下端设有底板206,底板206设有与活性炭滤芯2内侧钢网底端所围成的图形大小相同的开口。设置活性炭滤芯下端的底板上的开口与活性炭滤芯内侧钢网底端所围成的图形大小,使得由底板开口进入的废气能够无缝地通入到活性炭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底板的开口略大于活性炭滤芯内侧钢网底端所围成的图形大小。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活性炭滤芯四周的侧面为四个面,因此,其内侧钢网底端围成为正方形的图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活性炭滤芯四周的侧面也可以设置为五个面、六个面等,那么其内侧钢网底端围成为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图形。

如图5所示,一种除臭烟囱,包括上烟囱401、下烟囱402和设置在上烟囱和下烟囱之间的活性炭除臭装置,除臭烟囱的上烟囱401在活性炭除臭装置的上方设有检测口403。在本实施例中,下烟囱402的长度要比上烟囱401的长度大一些,也即是,活性炭除臭装置大约设置在除臭烟囱的出口位置附近,此外,在下烟囱上活性炭除臭装置下方的附近设有检修平台404。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