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8689发布日期:2018-06-02 02:5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与烧杯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强化搅拌效果的烧杯。



背景技术:

在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浸渍溶液配制是经常采用的步骤。浸渍

溶液配制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多种固态的金属盐与水、酸等在加热条件下进

行反应,最终生成均一、稳定的浸渍溶液。为了提高溶液的配制效率、提高

试验成功的概率,通常需要进行搅拌以强化传质、传热效果。实验室中,通

常是在烧杯中进行配制,将搅拌子放入烧杯中,利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

由于传统烧杯内壁光滑,搅拌时,固液混合物与搅拌子同步、同向旋转,搅

拌效果不理想,影响了溶液配制效率和配制成功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且强化搅拌效果的烧杯。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烧杯,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烧杯本体;

多个折流体,具有一宽度和以高度,宽度所在方向与径向方向相同,高度所在方向与烧杯本体轴向平行,所述折流体连接在所述烧杯本体内壁上,所述折流体与所述烧杯本体内壁连为一体,所述折流体与烧杯本体轴向平行且沿烧杯本体周向方向排布,所述折流体在所述烧杯本体横截面上的投影沿着烧杯本体的径向方向。

所述的烧杯,所述折流体还具有一平面,呈一平面体折流体,所述平面与烧杯本体内壁垂直。

所述的烧杯,所述多个所述折流体结构均相同,且各个所述折流体的中心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的烧杯,所述折流体的数量1个到9个不等。

所述的烧杯,所述折流体数量为3到6个,相邻折流体间间距相等。

所述的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体的形状为矩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所述的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体底部与所述烧杯本体底部有一定距离a,所述距离a大于1厘米,小于烧杯本体高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的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体顶部与所述烧杯本体上沿有一定距离b,所述距离b大于3厘米,小于烧杯本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的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体沿烧杯本体半径方向的宽度为烧杯本体半径的十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所述的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体与烧杯本体为相同材质,所述折流体厚度与烧杯本体外壁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增加了折流体的烧杯使固液混合更充分,搅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烧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折流体的形状示意图(一)。

图2-2为折流体的形状示意图(二)。

图2-3为折流体的形状示意图(三)。

图3-1为烧杯的俯视图(一)。

图3-2为烧杯的俯视图(二)。

图3-3为烧杯的俯视图(三)。

图3-4为烧杯的俯视图(四)。

图3-5为烧杯的俯视图(五)。

图3-6为烧杯的俯视图(六)。

其中附图标记为:

烧杯100

10烧杯本体

20折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所在,兹举一实施例并配合图说明如下,所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烧杯包含一烧杯本体10、多个折流体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烧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烧杯本体内壁设有多个折流体,折流体具有一宽度和一高度,宽度所在方向与径向方向相同,高度所在方向与烧杯本体轴向平行,所述折流体连接在所述烧杯本体内壁上,所述折流体与所述烧杯本体内壁连为一体,且与烧杯本体轴向平行、沿烧杯本体周向方向排布,所述折流体在所述烧杯本体横截面上的投影沿着烧杯本体的径向方向。折流体的数量1个到9个不等。当折流体数量为3到6个,相邻折流体间间距相等,折流体的形状为矩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但不以此为限,参见图2-1至图2-3,为折流体的形状示意图。

折流体底部与所述烧杯本体底部有一定距离a,所述距离a大于1厘米,小于烧杯本体高度的三分之一,折流体顶部与所述烧杯本体上沿距离b,b大于3厘米,小于烧杯本体高度的二分之一,满足上述条件液体不容易溅出且搅拌效果最好。折流体沿烧杯本体半径方向的宽度为烧杯本体半径的十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折流体与烧杯本体为相同材质,所述折流体厚度与烧杯本体外壁相同。

举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新型提供的烧杯,该烧杯形状以及规格如下:烧杯高度H为150mm,半径r为50mm,烧杯内壁有3个矩形折流体,折流体所在平面沿烧杯半径方向,3个矩形折流体大小形状相同,距烧杯底部距离a均为20mm。折流体宽度c为8mm,高度h为7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