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回收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217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回收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回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回收沉淀池。



背景技术:

现有一些电石膏在制备的过程中,先将不同规格、不同品质的原材料通过储备装置中运输到翻滚搅拌机中进行混合,使其搅拌均匀;再将其运入二次搅拌装置中进行混合搅拌,进一步提高其均匀混合的程度;然后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材料通过高压抽空装置运输到压水装置中除去混合材料中的水分,最后将水分排入沉淀槽中,当水分在沉淀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水分中含有的电石膏沉淀到沉淀槽的底部,通过水泵将沉淀槽中分离出来的上清液抽走,将沉淀下来的电石膏进行回收利用。

但是水泵抽取沉淀槽中分离出来的上清液的时候,因为水泵的压力也会将沉淀槽的底部沉淀的部分电石膏抽走,造成了电石膏的浪费,且将上清液抽走之后,需要工作人员进入沉淀槽中将沉淀物挖出进行回收,其过程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回收沉淀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水泵抽取沉淀槽中分离出来的上清液从而造成电石膏浪费以及对沉淀物进行回收的时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回收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平行的滑槽,两滑槽之间滑动设置有可调节分隔挡帘,可调节分隔挡帘的一侧设置有中部有缺口的分隔墙,池体通过可调节分隔挡帘和分隔墙将其分隔成沉淀槽和排水槽;所述沉淀槽内设有对沉淀槽内形成的沉淀物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

所述可调节分隔挡帘包括滑动设置在两滑槽之间的转轴和驱动转轴转动及沿两滑槽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转轴上缠绕有对分隔墙的缺口进行密封的挡帘,且挡帘的下端与池体底部密封连接;在沉淀槽内的沉淀液完全沉淀之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运动,使挡帘高度降低;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池体顶部进行水平往复刮料的铲料机构和沉淀槽底部两侧均设置的排污口,排污口均采用活动封板密封,活动封板设置有用于调节活动封板的开闭状态的调节机构;

铲料机构进行往复刮料的过程中,调节机构控制活动封板的开闭状态,将沉淀物从排污口中排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可调节分隔挡帘和中部设有缺口的分隔墙将池体分隔成沉淀槽和排水槽后,将待沉淀液引入沉淀槽中进行静置沉淀,形成上层的上清液和下层的沉淀物之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运动,使形成的挡帘高度降低,从而将沉淀槽中的上清液缓慢的排入排水槽中,达到了上清液与沉淀物分离的目的,且不会造成沉淀物的浪费,提高了沉淀物的回收率;2、铲料机构进行刮料的过程中,调节机构使活动封板转动,排污口逐渐打开,铲料块刮取的沉淀物从排污口排出,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刮取沉淀槽内的沉淀物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回收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回收沉淀池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回收沉淀池的俯视图的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池体2、分隔墙3、滑槽4、轮齿5、齿轮6、转轴7、挡帘8、沉淀槽9、排水槽10、排液管11、转动轮12、连接线13、从动轮14、滚轴15、主动轮16、偏心连杆17、连接架18、连接板19、滑板20、往复驱动机构21、铲料块22、活动封板23、调节副24、支撑杆2401、滚轮2402、滑块2403、限位块2404、连杆2405、驱动杆2406、传送带2407。

实施例

参考图1~图3所示:一种高效回收沉淀池,包括底座1,底座1上通过三个支腿固定连接有矩形池体2,池体2的中部相对设置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其内侧壁垂直修建的楔形墙,两楔形墙组成分隔墙3,且两楔形墙之间留有缺口,且池体2相对设置的内侧壁上竖直开设有位于楔形分隔墙3一侧平行设置的滑槽4,两滑槽4的相对设置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轮齿5,同一滑槽4的两轮齿5之间均啮合有齿轮6,两滑槽4内的齿轮6之间连接有转轴7,转轴7上缠绕有挡帘8,挡帘8的下端与池体2的底部密封连接,且挡帘8与分隔墙3紧密贴合,挡帘8对分隔墙3的缺口进行密封,矩形池体2通过分隔墙3和挡帘8分隔形成沉淀槽9和排水槽10,排水槽10的侧壁底部连通有排液管11,排液管11上安装有调节阀;滑槽4内壁的轮齿5设置既对转轴7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还形成了齿轮6转动以及滑动的运行轨道;其中一个滑槽4内的齿轮6同轴相连有转动设置在池体2外壁上的转动轮12,转动轮12的周向上开有凹槽,凹槽内缠绕有连接线13,且池体2外壁上转动设置有从动轮14,从动轮14同轴相连有滚轴15,连接线13固定连接在滚轴15的周向上,从动轮14啮合有主动轮16,主动轮16的偏心位置上铰接有偏心连杆240517,偏心连杆240517远离主动轮16的一端铰接在滚轮2402的中心位置,主动轮16可由电机进行驱动转动,通过转动主动轮16,带动从动轮14转动,转动的从动轮14使连接线13在滚轴15上缠绕,从而拉动转动轮12转动,同时转动的主动轮16通过偏心连接杆带动转动轮12驱动齿轮6在滑槽4内滑动,从而达到转轴7在滑槽4内高度调节的同时对挡帘8进行缠绕降低挡帘8的高度或撑开增加挡帘8的高度;且偏心连杆240517还对转动轮12起到支撑的作用,在未转动转轴7的时候,避免转轴7滑动。

沉淀槽9顶部连接有在沉淀槽9内壁与分隔墙3之间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架18,两连接架18的一侧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板19,两连接架18上滑动安装有滑板20,两连接板19上固定安装有往复驱动机构21,往复驱动机构21驱动滑板20在两连接架18上往复滑动,滑板20通过驱动柱连接有滑动贴合在沉淀槽9底部的铲料块22,铲料块22为两个具有对称设置的斜面的楔块,楔块的斜面为铲料面,楔块平行设置的上表面比下表面面积小,铲料块22的结构设计是为了方便对沉淀槽9底部沉淀物进行刮取;沉淀槽9的底部两侧均开有排污口,排污口处均密封设置有与沉淀槽9底壁相铰接的活动封板23,铲料块22在两排污口之间进行往复滑动;沉淀槽9的下方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用于调节不同的活动封板23的调节副24,调节副24包括固定连接在支腿上呈直角形的支撑杆2401,支撑杆2401与支腿相连的直角边上转动设置有滚轮2402,支撑杆2401的另一个直角边上滑动设置有滑块2403,支撑杆2401的上端部连接有防止滑块2403与支撑杆2401脱离连接的限位块2404,滚轮2402的偏心位置与滑块2403之间铰接有连杆2405,滑块2403上铰接有与相应设置的活动封板23相连的驱动杆2406,两调节副24中的滚轮2402通过交错设置的传送带2407进行动力传递;在动力机构驱动铲料块22向排污口滑动进行刮料的过程中,转动滚轮2402,驱动滑块2403在支撑杆2401上滑动,滑块2403使活动封板23转动,排污口逐渐打开,铲料块22刮取的沉淀物从排污口排出。

使用时,将待沉淀液引入沉淀槽9中静置,待沉淀液进行沉淀分层形成上层的上清液和下层的沉淀物,转动主动轮16,使转轴7在滑槽4内运动,挡帘8的高度降低,沉淀槽9中的上清液从分隔墙3的缺口处缓慢的排入排水槽10中,当挡帘8的高度与沉淀槽9内的沉淀物的高度在同一高度上的时候,停止转动主动轮16,沉淀槽9中的上清液全部进入排水槽10中,打开调节阀,将上清液从排液池中通过排液管11排走;启动往复驱动机构21,往复驱动机构21驱动铲料块22对沉淀槽9底部的沉淀物进行刮取;同时转动其中一个滚轮2402,滚轮2402驱动滑块2403在支撑杆2401上滑动,从而使活动封板23发生转动,排污口处逐渐打开,铲料块22刮取的沉淀物从排污口处排出,在往复驱动机构21驱动铲料块22向另外一个排污口方向运动的时候,滚轮2402驱动活动封板23进行往复的转动,从而将活动封板23上粘附的沉淀物抖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