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器的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4261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器的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排放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印刷机器的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我国包装印刷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更新,但目前国内塑料包装的印刷过程仍然以溶剂型油墨和溶剂型复合剂为主,这些油墨和复合剂除本身含有较高比例的有机挥发物外,在其使用过程仍然大量的有机溶剂进行稀释和调配;而这诸多的有机溶剂在印刷或复合过程中均需要干燥挥发,挥发出的气体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现有技术中专利授权号为CN205149195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印刷设备的排气系统,其通过开启风机通过吸气罩将印刷设备上的废气及灰尘一起吸走,废气经过过滤网将灰尘过滤后再通入活性炭吸附器中进行过滤,最后从烟囱排出,而过滤网上灰尘通过吸尘器吸走并排入密封水槽中,但是若在风机开启的情况下开启吸尘器,吸尘器会将部分未经活性炭吸附器废气吸入密封水槽,人们在清理密封水槽容易使得未经处理废气排入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对过滤网上灰尘清理时需要关闭风机,但是风机停转后会影响废气排出的效率,部分废气会逸散到室内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器的排气系统,具有清理过滤网时无需停止对废气吸收,从而降低室内污染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器的排气系统,包括印刷工作台,所述印刷工作台上方设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上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另一端连接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的末端连接有向上延伸且截面为矩形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活性炭吸附过滤器,所述活性炭吸附过滤器另一端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烟囱,所述导气管的底部固定有沿导气管轴向延伸的隔板,导气管被隔板和隔板上的上挡板隔成灰尘过滤室和灰尘过滤室,灰尘处理室底部连接有吸尘器,所述灰尘过滤室内设有两个高度不同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隔板垂直的侧壁和导气管内壁抵接,所述隔板上设有与过滤板对应并间隙配合的两个活动口,过滤板由动力机构控制其在灰尘过滤室和灰尘处理室来回移动,所述过滤板移动时不与活动口分离,所述动力机构能带动过滤板,使过滤板能够和灰尘过滤室上与隔板平行的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风机前先通过动力机构控制两个过滤板,使其中一个过滤板位于灰尘过滤室内,另一个过滤板位于灰尘处理室内,然后开启风机,集气罩将废气和灰尘吸起在通过 灰尘过滤室内时,灰尘吸附到过滤网上,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器净化后,通过烟囱排出,当需要清理灰尘过滤室内过滤板时,通过动力机构控制使得位于灰尘处理室内的过滤板进入灰尘过滤室内,并使得位于灰尘过滤室内的过滤板进入灰尘处理室内,然后开启吸尘器,对位于灰尘处理室内的过滤板进行清理,如此循环两个过滤板交替进入灰尘过滤室内使得灰尘始终能够得到过滤,同时交替进入灰尘处理室内对过滤板上灰尘进行清理,并且废气不易进入灰尘过滤室内,使得吸尘器不易将废气吸入,从而使得在清理过滤板时无需停止废气的吸收,降低废气对室内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机构为固定在灰尘处理室外壁上的两个不同高度的转换气缸,所述转换气缸的活塞杆伸入灰尘处理室内并与过滤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换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过滤板在灰尘过滤室和灰尘处理室内来回切换,使得过滤板得到清理时吸尘器不易吸收废气,从而使得在清理过滤板时无需停止废气的吸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气管远离灰尘处理室的侧壁上设有与活动口高度相同的嵌入槽,所述转换气缸的活塞杆完全伸出时,所述过滤板远离活动口一端与嵌入槽远离隔板的一面抵接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换气缸的活塞杆完全伸出时,过滤板远离活动口的一端与嵌入槽远离隔板的一面抵接内,并且另一端位于活动口内并将活动口封闭,使得过滤板的两端均受到支撑,减轻了转换气缸活塞杆受到的压力,并且使得过滤板不易发生倾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入槽远离隔板的一面固定有橡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片能降低过滤板与嵌入槽远离隔板的一面接触时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口的下方设有斜向上延伸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位于灰尘过滤室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上移时受到挡风板遮挡不易通过活动口进入灰尘处理室中,并且使得废气与挡风板撞击后能沿着挡风板上移,使得废气受到的阻力较小,提高废气的排出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吸尘器的排尘口通过软管连接有一个密封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水槽中的水能将灰尘吸附,使得灰尘不会扬起,并能对灰尘中的有机溶剂进行溶解,便于后期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凸显本实施例中的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印刷工作台;2、集气罩;3、分流管;4、集气管;5、导气管;6、活性炭吸附过滤器;7、风机;8、排气烟囱;9、隔板;10、上挡板;11、灰尘处理室;12、灰尘过滤室;13、吸尘器;14、软管;15、密封水槽;16、转换气缸;17、过滤板;18、活动口;19、嵌入槽;20、挡风板;21、 橡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布了一种印刷机器的排气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印刷工作台1,在印刷工作台1上方设有集气罩2,集气罩2与印刷工作台1的台面贴合,减少废气的泄漏,集气罩2上通过分流管3与集气管4连接,集气管4的末端连接有向上延伸且截面为矩形的导气管5,导气管5上方连接有活性炭吸附过滤器6,活性炭吸附过滤器6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机7,在风机7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烟囱8。

如图1、图2所示,导气管5底部设有沿导气管5轴向延伸的隔板9,隔板9上方设有向一侧延伸的上挡板10,隔板9、上挡板10与导气管5形成一个密闭的灰尘处理室11和一个供废气通过的灰尘过滤室12,在灰尘处理室11下端连接有吸尘器13,吸尘器13的排尘口通过软管14连接有一个密封水槽15。

如图2、图3所示,在灰尘处理室11的外壁上固定有两个高度不同的转换气缸16,转换气缸16的活塞杆伸入灰尘处理室11内并固定有过滤板17,过滤板17与隔板9垂直的侧壁与导气管5内壁抵接,在隔板9上设有与过滤板17对应的活动口18,在导气管5远离灰尘处理室11的侧壁上设有与活动口18高度相对应的嵌入槽19,当转换气缸16的活塞杆完全伸出时,过滤板17的一端与嵌入槽19远离隔板9的一面抵接内,另一端位于活动口18内并将活动口18封闭,使得过滤板17的两端均受到支撑,降低对转换气缸16的活塞杆的压力,当转换气缸16的活塞杆完全收缩时,过滤板17远离转换气缸16的一端位于活动口18内并将活动口18封闭,同时在嵌入槽19远离隔板9的一面固定有橡胶片21,橡胶片21能降低过滤板17与嵌入槽19远离隔板9的一面接触时产生的噪音。

如图2、图3所示,在活动口18的下方设有斜向上延伸的挡风板20,挡风板20位于灰尘过滤室12内,使得废气上移时受到挡风板20遮挡不易通过活动口18进入灰尘处理室11中,并且使得废气与挡风板20撞击后能沿着挡风板20上移,使得废气受到的阻力较小,提高废气的排出速度。

具体工作过程:废气处理时,开启转换气缸16使得其中一个转换气缸16的活塞杆完全伸出,过滤板17完全进入灰尘过滤室12内,另一个转换气缸16的活塞杆收起使其连接的过滤板17完全位于灰尘处理室11内,然后开启风机7,通过集气罩2将废气和灰尘吸起来,废气和灰尘再经过滤网后,灰尘吸附到过滤网上,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器净化后,通过烟囱排出,当需要清理灰尘过滤室12内过滤板17时,先将位于灰尘处理室11内的过滤板17通过转换气缸16推入灰尘过滤室12内,然后再将另一个位于灰尘过滤室12内的过滤板17通过与其连接的转换气缸16收入灰尘处理室11内,然后开启吸尘器13,对位于灰尘处理室11内的过滤板17进行清理,清理后的灰尘被密封水槽15内的水吸附,使得灰尘不会扬起,并能对灰尘中的进行溶解,便于后期回收利用在清理灰尘时,同时由于灰尘过滤室12内和灰尘处理室11被隔板9分离,因此在对过滤板17上灰尘处理时废气不易进入灰尘处理室11内,使得吸尘器13不易将废气吸入,因此在清理过滤板17时能够运转风机7进行废气吸收,从而使得在清理过滤板17时无需停止废气的吸收,保证废气不易扩散影响室内的工作人员,降低了废气对室内的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