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用漆雾治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034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用漆雾治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用漆雾治理设备。



背景技术:

喷漆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木材等材料表面防腐和装饰中,喷漆时油漆通过喷杯高速旋转和压缩空气的作用雾化形成细小颗粒,通过压缩空气或/和静电作用喷向工件表面成膜。对产品表面涂装过程中产生的漆雾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目前的处理形式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方式,干式处理是将漆雾经过过滤棉或纸基过滤材料进行过滤,湿式处理是将漆雾经过水进行过滤,常见的有水旋、水帘、无泵水幕、漩涡、文丘里处理结构形式,也有用煤油、机油等的吸附介质进行净化。

水帘机的功用主要是收集油漆喷涂产生的漆雾,早期已被很多家具制作企业接受使用,一般水帘的循环水不能长久使用,需要及时清理收集到循环水池的油漆残渣,同时产生的固废存在转移量大,循环水更换频繁,设备需经常清洗等麻烦,给企业造成困扰,所以普通水帘机作为处理油漆喷涂的设施已不足以满足现时企业和环保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漆雾处理设备效率低清洁不彻底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废气用漆雾治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用漆雾治理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处开设有两个风机室,每个所述风机室内均水平设有与风机室宽度相等的挡片,所述挡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风机室的内壁上,每个所述转轴均贯穿风机室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远离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销,两个所述固定销上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杆,每个所述挡片的左端下方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风机室的内壁上,每个所述风机室的底端均设有风机,位于左侧的所述风机的输入轴固定套设有第一同步轮,位于右侧的所述风机的输入轴固定套设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上共同套设有同步带,位于右侧的所述风机室下安装有电机,位于右侧的所述风机的输入轴下方设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室的下方开设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机体上,所述过滤室的下方开设有物理净化室,所述物理净化室内的上方安装有多个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的下方竖直设有多个正集尘盘和负集尘盘,所述物理净化室的下方开设有水幕净化室,所述水幕净化室的内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水帘幕墙,所述水幕净化室的下方开设有漆雾洗涤池,所述漆雾洗涤池的左端上方设有漆雾过滤室,所述漆雾过滤室的上端开设有光净化室,所述光净化室内的下方内壁对称安装有两个紫外线灯,所述光净化室内的上方水平设有二氧化钛过滤网,所述二氧化钛过滤网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光净化室的内壁上,光净化室的上方开设有负离子室,所述负离子室内安装有多个负离子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漆雾过滤室内设有漆雾过滤器,所述漆雾过滤器设置在漆雾滤室的下方,所述漆雾过滤室的上方设有漆雾过滤纸和漆雾过滤棉。

优选地,所述正集尘盘和负集尘盘交错竖直安装在物理净化室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漆雾洗涤池上设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漆雾洗涤池的进气端与水幕净化室连通,所述漆雾洗涤池的出气端与漆雾过滤室连通。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由卡块、螺栓和螺母构成,所述过滤室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竖直设有螺栓,螺栓螺纹连接有螺母,且螺母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所述螺栓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卡块。

优选地,所述过滤板的两端与卡块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中,多种不同功能的净化室相互结合,从而对漆雾进行全方位的净化处理,工作过程为:打开电机,电机启动后其驱动轴带动第二同步轮转动,第二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轮转动,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同步带动风机运动,风机运动后漆雾从进气口进入,并使得挡片翻转,挡片底端限位块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止挡片回转的作用,从而防止漆雾回流,连接块和连杆的设置可以实现两个挡片同步运动,气体从风机室进入过滤室内,并由过滤板对漆雾中的大颗粒灰尘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进入物理净化室中,物理净化室内的离子发生器使空气中的小颗粒带有正电荷,随后被负集尘盘吸附,气体小颗粒被吸附后进入水幕净化室,气体与水帘幕墙的水分充分混合,水中加有凝结剂,使漆滴落到漆雾洗涤池内相互凝聚,从而实现漆雾的过滤,漆雾过滤器的作用对进入对漆雾的流速先后被减速加速,随后气体经由漆雾过滤纸和漆雾过滤棉除雾脱水,脱水后的气体进入光净化室内,由紫外线灯进行灭菌,同时二氧化钛过滤网受到紫外线灯的照射后可以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使得气体再次被净化并进入负离子腔中,负离子发生器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能有效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使其更加活跃而更易被人体所吸收,有效预防疾病。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拆卸更换方便,内部具备多种漆雾处理室,能高效全面的净化漆雾,空间占用紧密合理,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气用漆雾治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气用漆雾治理设备的风机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机室、2过滤室、3过滤板、4离子发生器、5正集尘盘、6负集尘盘、7水帘幕墙、8漆雾洗涤池、9漆雾过滤室、10光净化室、11紫外线灯、12二氧化钛过滤网、13负离子发生器、14挡片、15连接块、16连杆、17负离子室、18限位块、19第一同步轮、20风机、21同步带、22电机、23第二同步轮、24卡块、25螺栓、2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废气用漆雾治理设备,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处开设有两个风机室1,每个风机室1内均水平设有与风机室1宽度相等的挡片14,挡片1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风机室1的内壁上,每个转轴均贯穿风机室1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每个连接块15远离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销,两个固定销上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杆16,每个挡片14的左端下方均设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固定连接在风机室1的内壁上,每个风机室1的底端均设有风机20,位于左侧的风机20的输入轴固定套设有第一同步轮19,位于右侧的风机20的输入轴固定套设有第二同步轮23,第一同步轮19和第二同步轮23上共同套设有同步带21,位于右侧的风机室1下安装有电机22,位于右侧的风机20的输入轴下方设有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风机室1的下方开设有过滤室2,过滤室2内设有过滤板3,过滤板3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机体上,过滤室2的下方开设有物理净化室,物理净化室内的上方安装有多个离子发生器4,离子发生器4的下方竖直设有多个正集尘盘5和负集尘盘6,物理净化室的下方开设有水幕净化室,水幕净化室的内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水帘幕墙7,水幕净化室的下方开设有漆雾洗涤池8,漆雾洗涤池8的左端上方设有漆雾过滤室9,漆雾过滤室9的上端开设有光净化室10,光净化室10内的下方内壁对称安装有两个紫外线灯11,光净化室10内的上方水平设有二氧化钛过滤网12,二氧化钛过滤网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光净化室10的内壁上,光净化室10的上方开设有负离子室17,负离子室17内安装有多个负离子发生器13。

本实用新型中,漆雾过滤室9内设有漆雾过滤器,漆雾过滤器设置在漆雾滤室9的下方,漆雾过滤室9的上方设有漆雾过滤纸和漆雾过滤棉,漆雾过滤器的作用对进入对漆雾的流速先后被减速加速,漆雾过滤纸和漆雾过滤棉可对气体进行脱水处理,正集尘盘5和负集尘盘6交错竖直安装在物理净化室的内壁上,负集尘盘6的设置可以对正电荷小颗粒进行吸附,漆雾洗涤池8上设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漆雾洗涤池8的进气端与水幕净化室连通,漆雾洗涤池8的出气端与漆雾过滤室9连通,此结构充分利用漆雾洗涤池8两端的空间,固定装置由卡块24、螺栓25和螺母26构成,过滤室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竖直设有螺栓25,螺栓25螺纹连接有螺母26,且螺母26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螺栓25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卡块24,固定装置的设置可方便对过滤板3上的大颗粒灰尘进行拆卸清理,过滤板3的两端与卡块24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卡槽,卡槽的设置方便与卡块24进行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打开电机22,电机22启动后其驱动轴带动第二同步轮23转动,第二同步轮23通过同步带21带动第一同步轮19转动,第一同步轮19和第二同步轮23同步带动风机20运动,风机20运动后漆雾从进气口进入,并使得挡片14翻转,挡片14底端限位块18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止挡片14回转的作用,从而防止漆雾回流,连接块15和连杆16的设置可以实现两个挡片14同步运动,气体从风机室1进入过滤室2内,并由过滤板3对漆雾中的大颗粒灰尘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进入物理净化室中,物理净化室内的离子发生器4使空气中的小颗粒带有正电荷,随后被负集尘盘6吸附,气体小颗粒被吸附后进入水幕净化室,气体与水帘幕墙7的水分充分混合,水中加有凝结剂,使漆滴落到漆雾洗涤池8内相互凝聚,从而实现漆雾的过滤,漆雾过滤器的作用对进入对漆雾的流速先后被减速加速,随后气体经由漆雾过滤纸和漆雾过滤棉除雾脱水,脱水后的气体进入光净化室10内,由紫外线灯11进行灭菌,同时二氧化钛过滤网12受到紫外线灯11的照射后可以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使得气体再次被净化并进入负离子腔17中,负离子发生器13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能有效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使其更加活跃而更易被人体所吸收,有效预防疾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