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226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膨胀剂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中添加混凝土膨胀剂可以减少约30%的水泥。因此以粉煤灰作为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的重要原料制备混凝土膨胀剂,并将混凝土膨胀剂用于混凝土的生产中可以大大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但由于混凝土膨胀剂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固体粉料,使得生产现场产生大量粉尘,这不仅污染环境,伤害工人身体,而且粉料的散失造成原料的浪费。

公开号为CN2021055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包括器体,所述器体由灰斗、净气室和设有滤袋的袋室组成,灰斗和净气室均与袋室相联通并通过滤袋隔离,灰斗设有灰斗进气口,净气室设有净气出气口;灰斗上设有进气导引管,灰斗进气口设在进气导引管上,进气导引管的下管壁上设有灰斗出气口,灰斗出气口设在灰斗内。

通过含尘器体经灰斗进气口进入进气导引管,在进气导引管引导下向下进入灰斗内,含尘器体进入灰斗后,一部分较粗尘粒在灰斗内由于惯性碰撞、自然沉降等原因落入灰斗,其他尘粒随气流升入袋室,经过袋室内的滤袋过滤后,尘粒被阻留在滤袋外侧,过滤后的器体由滤袋内部进入净气室,最后经净气室的净气出气口排出;但是混凝土膨胀剂产生的粉尘具有黏着性,较为容易附着在滤袋外侧,并且依靠普通气流又难以清理,这些粉尘容易将滤袋堵住,导致待除尘器体无法通过滤袋进行过滤,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具有能够有效清除混凝土粉尘,并且能够清除除尘器内布袋上附着的粉尘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用于沉降较大粉尘颗粒的灰斗、用于清除空气中含有的粉尘的过滤室、以及用于将清除粉尘后的干净空气排出的净气室,所述灰斗和所述净气室均与所述过滤室相连通,所述过滤室与所述净气室之间设有花板,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穿设于所述花板用于将空气中含有的粉尘过滤出来的若干滤袋,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清除所述滤袋上附着粉尘的落尘装置,所述落尘装置包括穿设于所述壳体两端且与所述滤袋底端固定连接的振动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用于控制所述振动杆做垂直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外壁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且穿设于所述壳体的驱动杆、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杆两端且与所述壳体外壁相抵接用于控制振动杆往复向下移动的凸轮。

如此设置,当除尘结束后需要清理滤袋上附着的粉尘时,启动电机,使与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的凸轮转动,利用凸轮的转动将振动杆顶起,当凸轮转动到一定位置在重力的作用下随凸轮下降,直到凸轮再一次驱动振动杆上升,使振动杆做垂直往复运动,在这期间,振动杆会对滤袋产生一定的拉伸力,迫使滤袋产生一定的变形,使得滤袋上的过滤孔随之产生变形,从而使附着在过滤孔上的粉尘受到变形的冲击力从而掉落,等到拉伸力结束,滤袋回复原状,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拉伸变形,从而完成整个滤袋附着粉尘的清理。

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两端均设置有供所述振动杆上下移动的滑动槽。

如此设置,在振动杆做垂直往复运动时需要一定的移动距离。

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滑动槽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滑动槽两边的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壳体内壁形成卡槽,所述振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滑动连接的滑板。

如此设置,在除尘时,壳体内会产生将粉尘向上输送的气流,利用滑板与卡槽的配合将设置于壳体两侧的滑动槽密封,避免粉尘从滑动槽飞出。

进一步设置:所述振动杆伸出所述壳体外壁的部分均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凸轮啮合的从动轮。

如此设置,避免振动杆长时间与凸轮摩擦产生磨损,从而影响振动杆的使用寿命,增加后续维护保养成本。

进一步设置:所述凸轮的外侧可拆卸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凸轮适配的耐磨套,所述耐磨套的外侧与所述从动轮抵接。

如此设置,耐磨套的外侧与从动轮抵接,也就是耐磨套位于凸轮与从动轮之间起到分隔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之中耐磨套一段时间后会受到一定的磨损,只需更换耐磨套即可,无需将整个凸轮进行更换,从而降低了成本,也通过更换新的耐磨套来保证举升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振动杆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与所述振动杆两端抵接的拉伸弹簧、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用于固定所述拉伸弹簧的弹簧固定板。

如此设置,加快振动杆的降落速度,加强滤袋附着粉尘的清除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拉伸弹簧内均设置有与所述振动杆外壁固定连接、且用于限制振动杆垂直复位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设于所述弹簧固定板,且与所述弹簧固定板滑动连接。

如此设置,使得弹簧的回弹方向受到限制,避免振动杆受到较大的弯曲应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振动杆外壁套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滤袋底端固定连接的快速夹具。

如此设置,当滤袋需要更换处理时,可以利用振动杆上的快速夹具迅速完成滤袋与振动杆的分离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与布袋底端固定连接的振动杆、以及驱动振动杆做垂直往复运动的落尘装置使得滤袋返复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迫使附着在滤袋上的粉尘掉落,利用复位机构加强振动杆的回复效果,使得滤袋产生变形的速度加快,加强布袋上附着粉尘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的落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的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的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的快速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净气室;3、过滤室;4、灰斗;5、花板;6、滤袋;7、振动杆;71、从动轮;72、限位杆;8、落尘装置;81、凸轮;814、耐磨套;82、电机;9、密封机构;91、卡块;92、滑板;93、卡槽;10、驱动杆;11、复位机构;12、驱动机构;13、弹簧固定板;14、滑动槽;15、拉伸弹簧;16、快速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一种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混凝土膨胀剂生产用袋除尘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沉降较大粉尘颗粒的灰斗4、用于清除空气中含有的粉尘的过滤室3、以及用于将清除粉尘后的干净空气排出的净气室2;灰斗4和净气室2均与过滤室3相联通,过滤室3与净气室2之间设有花板5,过滤室3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穿设于所述花板5用于将空气中含有的粉尘过滤出来的若干滤袋6;其中,壳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清除滤袋6上附着粉尘的落尘装置8。

如图2所示,落尘装置8包括穿设于壳体1两端且与滤袋6底端固定连接的振动杆7以及设置于壳体1外壁用于控制振动杆7做垂直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12,其中,壳体1两端均设置有供振动杆7上下移动的滑动槽14,且振动杆7伸出壳体1外壁的部分均转动连接有从动轮71;驱动机构12包括固定安装于壳体1外壁上的电机82、与所述电机82的电机82轴固定连接且穿设于壳体1的驱动杆10、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杆10两端且与从动轮71啮合的凸轮81;结合图3所示,凸轮81的外侧可拆卸固定连接有与凸轮81适配的耐磨套814,耐磨套814的外侧与从动轮71抵接。

耐磨套814的外侧与从动轮71抵接,也就是耐磨套814位于凸轮81与从动轮71之间起到分隔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之中耐磨套814一段时间后会受到一定的磨损,只需更换耐磨套814即可,无需将整个凸轮81进行更换,从而降低了成本。

如图2所示,复位机构11包括与振动杆7两端固定连接的拉伸弹簧15、以及设置于壳体1外壁用于固定拉伸弹簧15的弹簧固定板13;其中,拉伸弹簧15内均套设有与振动杆7外壁固定连接的用于限制振动杆7垂直复位的限位杆72,限位杆72穿设于所述弹簧固定板13,且与弹簧固定板13滑动连接。

结合图4和图1所示,壳体1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密封滑动槽14的密封机构9,密封机构9包括设置于滑动槽14两边的卡块91,卡块91与壳体1内壁形成卡槽93,振动杆7上设置有与卡槽93滑动连接的滑板92。

在除尘时,壳体1内会产生将粉尘向上输送的气流,利用滑板92与卡槽93的配合将设置于壳体1两侧的滑动槽14密封,避免粉尘从滑动槽14飞出,造成环境污染。

如图5所示,在振动杆7上套设有多个用于夹持滤袋6底端的快速夹具16。

工作原理:含尘气体进入进气导引管后,在气流的引导下向下进入灰斗4内,含尘气体进入灰斗4后,一部分较粗尘粒在灰斗4内由于惯性碰撞、自然沉降等原因落入灰斗4,其他尘粒随气流升入过滤室3,经过滤室3内的滤袋6过滤后,尘粒被阻留在滤袋6外侧,过滤后的气体由滤袋6内部通过花板5进入净气室2,最后经净气室2排出;过滤后的粉尘会附着在滤袋6上,即可使用落尘装置8进行落尘处理,当滤袋6需要更换处理时,可以利用振动杆7上的快速夹具16迅速完成滤袋6与振动杆7的分离和固定。

使用落尘装置8时,启动电机82,使电机82带动凸轮81转动,当凸轮81凸出的部分与从动轮71啮合时,带动振动杆7上升,当凸轮81凸出的部分完全经过从动轮71后,从动轮71受到的抬升力突然消失,振动杆7会在复位机构11的作用下迅速下降,在振动杆7下降期间,振动杆7会对滤袋6产生一定的拉伸力,迫使滤袋6产生一定的变形,使得滤袋6上的过滤孔变形,待振动杆7再次被传动机构举升时,滤袋6回复原状,重复此工作,使得附着在过滤孔上的粉尘收到变形的冲击力从而掉落,完成整个滤袋6的附着粉尘清理。

进一步优化,在从动轮71受到抬升力期间,两端分别与振动杆7外壁和弹簧固定板13固定连接的拉伸弹簧15受到拉伸,当从动轮71受到的抬升力消失时,在拉伸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从动轮71迅速下降;在拉伸弹簧15回复时,会产生一定的扭曲,利用限位杆72使得弹簧的回弹方向受到限制,避免振动杆7受到较大的弯曲应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