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原煤开采的密封导料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760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原煤开采的密封导料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原煤开采的密封导料除尘装置,属于密封导料除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炭原料在输送转运过程中,在原煤从进料管落入到输送带上时,由于下煤落差高,原煤中的小颗粒在落料处急剧翻卷扩散,从导料槽缝隙中溢出,飘散在空气中,不仅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原煤落料点处均设有导料槽,以封闭空气,但是现有的导料槽还存在封闭性差等缺点,故导料槽的外端还设置有除尘装置。

由于现有的除尘装置没有安装防逸出装置,故除尘装置吸收的原煤颗粒以及粉尘仍然会在除尘装置中漂浮,接着从除尘装置与吸尘管连接处的缝隙中逸出,造成粉尘污染,工作人员经常吸入粉尘,会引发肺癌等疾病,其次,由于现有的除尘装置没有安装回收装置,故喷淋后的原煤颗粒以及污水无法回收再利用,会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原煤开采的密封导料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节约资源,除尘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原煤开采的密封导料除尘装置,包括除尘装置主体、防逸出组件以及回收组件,所述防逸出组件安装在除尘装置主体上端,且延伸至除尘装置主体内部,所述回收组件安装在除尘装置主体内部,且延伸至除尘装置主体下端,所述回收组件设置在防逸出组件下端,所述防逸出组件包括喷头、管道一、密封塞一、水箱以及支架一,所述除尘装置主体内部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上端固定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安装在除尘装置主体上端,且延伸至除尘装置主体内部,所述管道一装配在水箱上端,所述喷头与水箱通过管道一相连接,所述密封塞一安装在水箱内部,且延伸至水箱上端,所述密封塞一设置在管道一右侧,所述水箱设置在支架一上端,所述水箱以及支架一均设置在除尘装置主体右侧,所述回收组件包括支架二、连接板、滤网、活性炭吸附板、管道二以及回收箱,所述连接板安装在除尘装置主体内部,且延伸至除尘装置主体右端,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喷头下侧,所述连接板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下端安装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活性炭吸附板装配在连接板内部,所述滤网以及活性炭吸附板均设置在除尘装置主体内部,所述除尘装置主体安装在支架二上端,所述支架二右端安装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穿过支架二与除尘装置主体相连接,所述管道二设置在回收箱左端,所述除尘装置主体与回收箱通过管道二相连接,所述回收箱安装在支架一内端,所述回收箱设置在支架二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装置主体左端开设有吸尘孔,且吸尘孔左端安装有吸尘管,且吸尘管左端安装有密封导料管,且密封导料管上端安装有进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端开设有注水口,且密封塞一设置有注水口内部,所述水箱内部安装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装置主体右端开设有出水口一,且出水口一右端安装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一上安装有阀门,且阀门设置在除尘装置主体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箱右端开设有出水口二,且出水口二内部安装有密封塞二。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右端安装有把手,所述连接板与除尘装置主体通过滑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原煤开采的密封导料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喷头、管道一、密封塞一、水箱以及支架一,该设计可以使除尘装置主体吸收的原煤颗粒以及粉尘向下落到滤网上端,减少了粉尘污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解决了现有的除尘装置吸收的原煤颗粒以及粉尘,会从除尘装置与吸尘管连接处的缝隙中逸出,造成粉尘污染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支架二、连接板、滤网以及活性炭吸附板,该设计可以对喷淋之后的原煤以及粉尘进行过滤,对过滤后的原煤颗粒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了原煤的使用效率,因增加管道二以及回收箱,该设计可以将过滤后的污水重新注入水箱内,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解决了现有的除尘装置没有安装回收装置,故喷淋后的原煤颗粒以及污水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增加吸尘管,该设计可以吸收导料管内的原煤颗粒以及粉尘,因增加注水口,该设计方便向水箱内部进行注水,因增加阀门,该设计方便对管道一内的水流进行控制,因增加水泵,该设计可以使水流进入到管道一内,因增加把手以及滑轨,该设计方便对连接板进行拉伸,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节约资源,除尘效果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原煤开采的密封导料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原煤开采的密封导料除尘装置中防逸出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原煤开采的密封导料除尘装置中回收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除尘装置主体、2-防逸出组件、3-回收组件、21-喷头、22-管道一、23-密封塞一、24-水箱、25-支架一、31-支架二、32-连接板、33-滤网、34-活性炭吸附板、35-管道二、36-回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原煤开采的密封导料除尘装置,包括除尘装置主体1、防逸出组件2以及回收组件3,防逸出组件2安装在除尘装置主体1上端,且延伸至除尘装置主体1内部,回收组件3安装在除尘装置主体1内部,且延伸至除尘装置主体1下端,回收组件3设置在防逸出组件2下端。

防逸出组件2包括喷头21、管道一22、密封塞一23、水箱24以及支架一25,除尘装置主体1内部安装有喷头21,喷头21上端固定有管道一22,管道一22安装在除尘装置主体1上端,且延伸至除尘装置主体1内部,管道一22装配在水箱24上端,喷头21与水箱24通过管道一22相连接,密封塞一23安装在水箱24内部,且延伸至水箱24上端,密封塞一23设置在管道一22右侧,水箱24设置在支架一25上端,水箱24以及支架一25均设置在除尘装置主体1右侧,该设计可以防止粉尘逸出。

回收组件3包括支架二31、连接板32、滤网33、活性炭吸附板34、管道二35以及回收箱36,连接板32安装在除尘装置主体1内部,且延伸至除尘装置主体1右端,连接板32设置在喷头21下侧,连接板32内部设置有滤网33,滤网33下端安装有活性炭吸附板34,活性炭吸附板34装配在连接板32内部,滤网33以及活性炭吸附板34均设置在除尘装置主体1内部,除尘装置主体1安装在支架二31上端,支架二31右端安装有管道二35,管道二35穿过支架二31与除尘装置主体1相连接,管道二35设置在回收箱36左端,除尘装置主体1与回收箱36通过管道二35相连接,回收箱36安装在支架一25内端,回收箱36设置在支架二31右侧,该设计可以对原煤颗粒以及污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除尘装置主体1左端开设有吸尘孔,且吸尘孔左端安装有吸尘管,且吸尘管左端安装有密封导料管,且密封导料管上端安装有进料管,水箱24上端开设有注水口,且密封塞一23设置有注水口内部,水箱24内部安装有水泵,除尘装置主体1右端开设有出水口一,且出水口一右端安装有管道二35,管道一22上安装有阀门,且阀门设置在除尘装置主体1上侧,回收箱36右端开设有出水口二,且出水口二内部安装有密封塞二,连接板32右端安装有把手,连接板32与除尘装置主体1通过滑轨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工作人员向上移动密封塞一23,进而使密封塞一23与注水口进行分离,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注水口向水箱24内注水,然后工作人员启动除尘装置主体1,除尘装置主体1工作对导料管内的原煤颗粒以及粉尘进行吸收,然后工作人员启动水泵并打开阀门,水泵工作使水箱24内的水经过管道一22流入到喷头21内,然后水流穿过喷头21喷淋在除尘装置主体1内的原煤颗粒以及粉尘上,进而使水吸附在原煤颗粒上,潮湿的原煤颗粒以及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可有效防止除尘装置主体1内的原煤颗粒以及粉尘继续漂浮,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的除尘装置吸收的原煤颗粒以及粉尘,会从除尘装置与吸尘管连接处的缝隙中逸出,造成粉尘污染的弊端。

原煤颗粒以及污水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经过滤网33,使原煤颗粒被拦截在滤网33上端,污水经过活性炭吸附板34,活性炭吸附板34对污水内的杂质进行吸收,过滤后的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落入到除尘装置主体1底部,然后穿过管道二35流入到回收箱36内,实现对污水进行回收,当连接板32内的原煤颗粒积满时,工作人员向右拉动把手,由于连接板32与除尘装置主体1通过滑轨相连接,故把手向右运动带动连接板32向右运动,连接板32向右运动同时带动滤网33以及活性炭吸附板34向右运动,进而使连接板32与除尘装置主体1进行分离,然后工作人员将连接板32内的原煤颗粒进行回收再利用,当回收箱36内的水积满时,工作人员向右移动密封塞二,进而使密封塞二与出水口二进行分离,然后工作人员通过出水口二将回收箱36内的水收集起来,继续注入到水箱24内,进行回收再利用,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的除尘装置没有安装回收装置,故喷淋后的原煤颗粒以及污水无法回收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