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9002发布日期:2018-09-28 19:0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饭煲内胆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使电饭煲内胆的内表面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能,需要对电饭煲内胆的内表面喷涂一层具有不粘性能的涂层,对喷涂后的电饭煲内胆的涂层需要进行烘干固化,现在已有的烘干设备由于结构设计存在缺陷,使得烘干效果差,烘干效率低,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自动化生产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烘干设备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烘干设备,该烘干设备烘干效果好,烘干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改进的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壳体,烘干壳体内设有烘干通道,设置于所述烘干壳体内底部的输送机构,以及设置于烘干壳体内顶部的风量调节机构,所述风量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烘干通道的相对侧壁的若干对中心轴座,可转动地安装于若干对所述中心轴座的若干调节板,以及与若干所述调节板相转动配合的链条,每个所述调节板两端均凸伸有与所述中心轴座相配合的中心轴,其中一端的中心轴固设有与所述链条相配合的链轮,若干所述调节板间隔预设间隙均匀排列地设置于若干对中心轴座内,通过转动其中一链轮,从而带动与所述链条相转动配合的其它链轮相应转动,进而使得若干所述调节板相应转动,若干所述调节板的转动使得若干所述调节板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网带链,网带链包括间隔预设距离均匀排列的若干支撑杆,设置于支撑杆两端的链条,以及设置于若干所述支撑杆之间且位于相对的两链条之间的网带,所述网带为金属网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调节板沿轴向的长度与烘干通道的宽度相当,以使得调节板能安装于烘干通道的顶部位置且刚好覆盖烘干通道的宽度。

优选地,位于两端的所述链轮中的任一个上设置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的一端与所述链轮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手柄的另一端从所述烘干壳体穿出。

优选地,还包括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包括燃烧炉、安装于所述燃烧炉的风机、以及与所述燃烧炉相配合使用的燃烧装置,所述燃烧炉的底壁开设有排风口与第一吸热口,通过所述风机将所述燃烧装置燃烧产生的热量从所述排风口喷出,喷出的热量又经所述第一吸热口吸入至所述燃烧炉内,以实现所述燃烧炉内外的热循环。

优选地,所述排风口与所述第一吸热口均与所述烘干通道相通。

优选地,所述燃烧炉的底壁置于所述烘干通道顶部且位于所述调节板的上方,从而使得经所述排风口喷出的热气流需从若干相邻所述调节板的间隙穿过才能进入到所述烘干通道底部,以便通过所述调节板来调节进入所述烘干通道底部的热风量大小。

优选地,所述若干调节板排列成的区域与所述燃烧炉位置对应处设有第二吸热口,所述第二吸热口之间由所述中心轴连接断开的所述调节板,所述第二吸热口与所述第一吸热口相通。

优选地,所述供热系统沿所述烘干壳体的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有三个,靠近进料端的所述供热系统的内部温度控制在度至度,其余两个的所述供热系统的内部温度均控制在度至度。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烘干壳体进料端的相对侧壁的第一轴承座,设置于所述烘干壳体出料端相对侧壁的第二轴承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座的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座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链轮,所述链轮上可转动地套设有网带链。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且位于所述网带链的上下所述网带之间的若干托辊,用以支撑网带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由于设有风量调节机构并采用网带链传动,调节相邻调节板的间隙来控制进入烘干通道的热风量的大小,通过配合使用炉温测试仪,以使得整个烘干通道内保持一个合适且均匀的烘干温度,使得待烘干的工件经过整个烘干通道的每一时刻都得到有效的烘干,既有效地提高了烘干的效率;配合透气性好的网带链传送,有利于热气流对流贯穿网带链而实现更好的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设备的网带链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设备的风量调节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设备的风量调节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设备的风量调节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改进的烘干设备,用于对喷涂于电饭煲内胆的涂层进行烘干的设备。其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的烘干壳体2,设置于烘干壳体2内底部的输送机构3,设置于烘干壳体2内顶部的风量调节机构4,以及设置于烘干壳体2上方的供热系统5。

机架1用于支撑整个设备,可选用金属方管焊接成与烘干壳体2相配合的框架,用以支撑整个烘干壳体2。

烘干壳体2是一方形管体状,具有两端开口的烘干通道20,以供待烘干的工件在烘干过程中通过并在此烘干通道20内完成烘干。烘干壳体2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

输送机构3用于将待烘干的工件于烘干壳体2的进料端向出料端输送。其包括:设置于烘干壳体2进料端相对侧壁的第一轴承座31,设置于烘干壳体2 出料端相对侧壁的第二轴承座3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轴承座31的第一转轴 33,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轴承座32的第二转轴34,第一转轴33与第二转轴34 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链轮35,可转动地设置于链轮35上的网带链36,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转轴33的链轮35与第二转轴34的链轮35之间且位于网带链36 的上下网带之间的若干托辊37,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转轴33转动的驱动件(图未示)。

网带链36包括间隔预设距离均匀排列的若干支撑杆361,设置于支撑杆361 两端的链条362,以及设置于若干支撑杆361之间且位于相对的两链条362之间的网带363。网带363可采用金属丝织成的网状结构,网带363的四周分别与相邻的两支撑杆361以及相对的两链条362相连接。

托辊37用于支撑网带链36,以使得网带链36不会因重力作用而下垂。托辊37的两端设有销轴371,销轴371可转动地安装于内壳体21底部的销轴座(图未示)。

驱动件设置于机架1上,本实施例的驱动件可采用电机,通过在第一转轴 33上设置带轮(图未示),通过皮带将电机的主动轮与带轮连接,从而带动第一转轴33转动,进而带动固设于第一转轴33两端的链轮35转动,链轮35转动带动套设于链轮35上的网带链36移动,网带链36的移动带动与其相连接的第二转轴34的链轮35相应转动,托辊37也随网带链36的移动而相应转动,从而实现网带链36沿第一转轴33向第二转轴34方向移动。此外,电机与第一转轴33的传动方式还可采用齿轮传动或链条传动等。带轮也可设置于第二转轴34 上,同样可实现相同的功能。

请参阅图3以及图4,风量调节机构4用于调节进入烘干壳体2的烘干通道 20内热风量的大小,以使得烘干壳体2的烘干通道20内保持一个合适且均匀的烘干温度。风量调节机构4包括若干对中心轴座(图未示),可转动地安装于若干对中心轴座的若干调节板41,以及与若干调节板41相转动配合的链条42。每个调节板41两端均凸伸有与中心轴座相配合的中心轴43,其中一端的中心轴 43固设有与链条42相配合的链轮44。调节板41沿轴向的长度与内壳体21的烘干通道20宽度相当,以使得调节板41能安装于内壳体21的顶部位置且刚好覆盖内壳体21的宽度。若干对中心轴座间隔预设距离地安装于内壳体21的相对两侧壁且靠近顶部位置,同时若干对中心轴座均匀分布于烘干壳体2的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的区域内,以使得安装于若干对中心轴座的若干调节板41间隔预设间隙均匀地安装于内壳体21的顶部位置。如此,若干调节板41组合在一起的区域覆盖整个内壳体21的顶部区域。调节板41固设有链轮44的一端安装于中心轴座的同一侧,以使得链条42可转动地套设于每个链轮44,进而使得链条42可带动每个链轮44相应转动。为了便于调节若干调节板41之间的间隙,可在位于两端的链轮44中的任一个上设置转动手柄45,转动手柄45的一端与链轮44的端面固定连接,转动手柄45的另一端从烘干壳体2穿出。通过扳动转动手柄45,带动与扳动转动手柄45固接的链轮44相应转动,该链轮44的转动带动与其相配合的链条42相应转动,链条42的转动带动与相配合的其余所有的链轮44相应转动,从而实现与链轮44固接的调节板41也相应转动。当若干调节板41处于与内壳体21顶面平行的位置时,相邻调节板41之间的间隙最小;当若干调节板41处于与内壳体21顶面垂直的位置时,相邻调节板41之间的间隙最大;当若干调节板41从平行位置转动到垂直位置的过程中,相邻调节板41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通过扳动转动手柄45可以调整相邻调节板41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而可控制内壳体21顶部的进风量大小,通过配合使用炉温测试仪,以实现烘干壳体2的烘干通道20内保持一个合适且均匀的烘干温度。

供热系统5用于为烘干壳体2的烘干通道20提供热量,其包括燃烧炉51、安装于燃烧炉51的风机53、以及与燃烧炉51相配合使用的燃烧装置55。燃烧炉51的底壁开设有排风口519与第一吸热口510,以便实现燃烧炉51内外的热循环。

烘干壳体2的顶部设有安装口,以供安装供热系统5。供热系统5的燃烧炉 51的底壁置于烘干通道20顶部且位于调节板41的上方,从而使得经排风口519 喷出的热气流需从若干相邻调节板41的间隙穿过才能进入到烘干通道20底部,以便通过调节板41来调节进入烘干通道20底部的热风量大小。请参阅图5,若干调节板41排列成的区域与燃烧炉51位置对应处设有第二吸热口410,第二吸热口410之间由中心轴43连接断开的调节板41,第二吸热口410与第一吸热口 510相通。在风机53的抽吸作用下,燃烧炉51内的燃烧装置55喷出的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从排风口519喷出并穿过若干相邻调节板41的间隙而进入到烘干通道20的底部,与此同时,烘干通道20内的热气流通过第二吸热口410与第一吸热口510进入到燃烧炉51内,如此往复形成燃烧炉51与烘干通道20之间的热循环,极大地增强了热量的对流,有利于保持烘干通道20内温度的稳定并减少热量损耗。

供热系统5沿烘干壳体2的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有三个,靠近进料端的供热系统5的内部温度控制在220度至240度,其余两个的供热系统5的内部温度均控制在440度至460度,以使得待烘干的工件先经过低温区再经过一个温度较高的恒温区,如此,有利于工件表面涂层的快速干燥,且有利于涂层质量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首先,分别对三个供热系统5进行预热,启动燃烧装置55燃烧;

其次,启动风机53运转,在风机53的抽吸作用下,燃烧炉51内热量从排风口519喷出并穿过若干相邻调节板41的间隙而进入到烘干通道20的底部,与此同时,烘干通道20内的热气流通过第二吸热口410与第一吸热口510进入到燃烧炉51内,如此往复形成燃烧炉51与烘干通道20之间的热循环;

再次,通过风量调节机构4调节相邻调节板41的间隙来控制进入烘干通道 20的热风量的大小,通过配合使用炉温测试仪,以使得烘干通道20内保持一个合适且均匀的烘干温度;

最后,启动输送机构3运转,将侍烘干的工件置于进料端处,输送机构3 传送待烘干的工件经过烘干通道20进行烘干,直至最后从出料端处输送出而完成整个烘干过程。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由于设有风量调节机构4,调节相邻调节板 41的间隙来控制进入烘干通道20的热风量的大小,通过配合使用炉温测试仪,以使得整个烘干通道20内保持一个合适且均匀的烘干温度,使得待烘干的工件经过整个烘干通道20的每一时刻都得到有效的烘干,既有效地提高了烘干的效率,又有利于涂层质量的稳定;此外,在风机53的抽吸作用下,燃烧炉51的热量从排风口519喷出并穿过若干相邻调节板41的间隙而进入到烘干通道20 的底部,此时,烘干通道20内的热气流通过第二吸热口410与第一吸热口510 进入到燃烧炉51内,如此往复形成燃烧炉51与烘干通道20之间的热循环,这有利于热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热量损耗,降低了能源消耗。输送机构3采用透气性好的网带链传送,有利于热气流对流贯穿网带链而实现更好的烘干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