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可反洗的超滤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4120发布日期:2018-06-05 19:1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可反洗的超滤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可反洗的超滤膜组件。



背景技术:

平板超滤膜组件是一种传统的超滤膜组件,膜片呈薄片状,堆叠的膜片和膜板构成数个密封的隔离室。一侧隔离室与原液管路相连,另一侧隔离室与透过液管路相连。运行时,原液在一定压力下选择性透过膜组件片,成为透过液进入另一侧隔离室。再汇集到透过液管路。平板超滤膜组件的缺点包括:占地面积大、容易发生浓差极化、拆卸困难、清洗频繁。

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是一种常用的超滤膜组件。单根膜组件丝呈中空长条状,数以千计的膜丝竖直排列,隔离膜丝内外两个空间。膜丝内腔连通端盖形成一个隔离室,膜丝外侧与膜管形成另一个隔离室,膜管和端盖之间有胶水密封隔绝。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分外压式与内压式两种。原水在中空纤维外侧或内腔加压流动,原液在压力作用下选择性透过膜丝,截留物被膜丝阻隔,留在原液中。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缺点包括:需要严格的预过滤;膜组件清洗困难;投资和维护成本高;膜丝内流动阻力大,压力损失大,不宜处理黏稠液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可反洗的超滤膜组件。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可反洗的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包括超滤膜和设置在其两端的集成器,所述集成器与至少一片超滤膜连接;所述超滤膜包括支撑层、设置在支撑层内部的流道以及设置在支撑层两侧面的皮层;所述流道相互之间平行且均匀分布在支撑层内,所述皮层为复合至支撑层上的超薄选择层;所述流道用于在其通道内流通透过液,所述皮层用于选择性地不透过原液中大于膜孔的颗粒和分子团但可以透过水及其溶解物,所述支撑层用于为流道提供支撑;所述皮层的孔径小于支撑层的孔径。

为了取得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集成器包括集成管,所述集成管与超滤膜的流道相连通,所述集成管的上端设有承插头;所述集成管的下端设有承插口。

优选地,所述承插口与另一个集成器的集成管上的承插头相连接,所述承插口和承插头之间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集成管靠超滤膜一侧设有胶水槽,所述胶水槽与集成管相连通,所述胶水槽内侧设有胶水,用于粘接至少一片超滤膜。

优选地,所述集成器的外侧脊背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连接机架。

优选地,所述支撑层制备时内部形成细长圆柱状中空结构,该细长圆柱状中空结构即为流道。

优选地,所述支撑层的孔径范围为0.1~10 μm。

优选地,所述皮层的孔径范围为0.001 ~0.1 μm。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可反洗的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结合了平板超滤膜组件和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结构优点,与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相比,该新型高通量、抗污染、可反洗的超滤膜使得膜强度得到了大幅提高;与平板超滤膜组件相比,该新型高通量、抗污染、可反洗的超滤膜使得膜具备了良好的反洗、冲洗、化学清洗特性,有利于降低膜的制造成本,同时还具备优异的自修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可反洗的超滤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滤膜组件的一端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滤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可反洗的超滤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滤膜组件的一端的剖视图。

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可反洗的超滤膜组件,包括超滤膜1和设置在其两端的集成器2,集成器2与至少一片超滤膜1连接;

集成器2包括集成管2.4,集成管2.4与超滤膜1的流道1.1相连通,集成管2.4的上端设有承插头2.2;集成管2.4的下端设有承插口2.3。

承插口2.3与另一个集成器2的集成管2.4上的承插头2.2相连接,承插口2.3和承插头2.2之间设有密封圈3。

集成管2.4靠超滤膜1一侧设有胶水槽2.5,胶水槽2.5与集成管2.4相连通,胶水槽2.5内侧设有胶水4,用于粘接至少一片超滤膜1。

集成器2的外侧脊背部设有固定孔2.1,固定孔2.1用于连接机架。

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滤膜的结构示意图;超滤膜1包括支撑层1.2、设置在支撑层1.2内部的流道1.1以及设置在支撑层1.2两侧面的皮层1.3;流道1.1相互之间平行且均匀分布在支撑层1.2内,皮层1.3为复合至支撑层1.2上的超薄选择层;流道1.1用于在其通道内流通透过液,皮层1.3用于选择性地不透过原液中大于膜孔的颗粒和分子团但可以透过水及其溶解物,支撑层1.2用于为流道1.1提供支撑;皮层1.3的孔径小于支撑层1.2的孔径。

支撑层1.2制备时内部形成细长圆柱状中空结构,该细长圆柱状中空结构即为流道1.1。

支撑层1.2的孔径范围为0.1~10 μm。

皮层1.3的孔径范围为0.001 ~0.1 μm。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