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用免焊接主水路板的滤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5140发布日期:2018-10-12 22:29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器,特别涉及一种净水器用免焊接主水路板的滤芯安装结构,属于净水器水路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净水器的滤芯安装部位,滤芯接口均为横向分布,这种结构对受力要求高,易断裂。

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5516865U于2016年8月31号公开的一种净水器水路板及净水器,该净水器水路板包括:包括原水进口、废水出口、净水出口、原水水路、第一粗滤水水路、精滤进水水路、废水水路、第一精滤水水路、第二精滤水水路、净水出水水路、一级滤芯进水插口、一级滤芯出水插口、精滤滤芯进水插口、精滤滤芯废水插口、精滤滤芯出水插口、后置滤芯进水插口及后置滤芯出水插口。

如中国专利号ZL201621257088.6于2017年6月30日公开的一种净水器集成水路板,包括水路板和设置在水路板上方的水路板上盖,所述水路板上盖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接口、废水电磁阀接口和带逆止阀高压开关接口,其中,废水电磁阀接口设置在所述进水电磁阀接口与带逆止阀高压开关接口之间;所述水路板一侧设置有TDS接口、第一增压泵接口、第二增压泵接口、自来水接口、生活水接口、废水接口、压力桶接口和纯水接口。

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单合理,滤芯装配牢固,受力较小的净水器用免焊接主水路板的滤芯安装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净水器用免焊接主水路板的滤芯安装结构,包括主水路板本体;所述的主水路板本体上设置有进水水路和出水水路,所述的主水路板本体的外侧壁上横向设置有若干滤芯装配区;每个所述的滤芯装配区内均设置有滤芯接口,滤芯接口具有上下竖直分布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所述滤芯装配区与滤芯一一对应,滤芯接头插接于滤芯接口内;所述的主水路板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的滤芯装配区还包括滤芯支座;滤芯架设于滤芯支座上。

滤芯装配区由所述的滤芯支座在外侧壁上横向排列划分而出;所述的滤芯装配区至少设置有三个。

所述的滤芯装配区依次为第一装配区、第二装配区和第三装配区;所述的进水水路包括自来水进水口和RO进水口;所述的出水水路包括净化水出水口、纯水出水口和废水出水口。

在所述的第一装配区内,第一进水接口通过流道与自来水进水口连通;第一出水接口通过流道与净化水出水口连通。

在所述的第二装配区内,第二进水接口通过流道与RO进水口连通;第二出水接口通过流道与纯水出水口连通。

在所述的第三装配区内,第三进水口通过流道与RO进水口连通;所述的第三出水接口包括废水接口和纯水接口;所述的废水接口与废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的纯水接口连通主水路板本体外。

本实用新型中滤芯接口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在竖向分布,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横向分布,本设计结构受力更小,使得装配更为稳固,同时滤芯更换时更为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水路板本体底部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水路板本体后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5为主水路板与滤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滤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主水路板的水路流向示意图。

图中,1为主水路板本体,1.1为外侧壁,2为进水水路,2.1为自来水进口,2.2为自来水出口,3为出水水路,3.1为净化水出水口,3.2为纯水出水口,3.3为废水出水口,4为滤芯装配区,4.1为第一装配区,4.2为第二装配区,4.3为第三装配区,5为滤芯支座,6为滤芯接口,6.1为第一进水口,6.2为第一出水接口,6.3为第二进水接口,4为第二出水接口,6.5为第三进水接口,6.6为第三出水接口,6.61为废水出水接口,6.62为纯水出水接口,7为滤芯,7.1为滤芯接头,8为压力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6,一种净水器用免焊接主水路板的滤芯安装结构,包括主水路板本体1;主水路板本体1上设置有进水水路2和出水水路3,主水路板本体1的外侧壁1.1上横向设置有若干滤芯装配区4;每个滤芯装配区内4具有滤芯接口6,滤芯接口与进/出水水路连通,滤芯接口6具有竖直分布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滤芯装配区4与滤芯7一一对应,滤芯接头7.1插接于滤芯接口6内;主水路板一体注塑成型。

每个装配区内的滤芯接口,由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组成,上下竖直分布即沿滤芯的径向分布,与滤芯的竖直轴线平齐,在拆装滤芯过程中,此设计更加符合现有滤芯的整体形状,而且受力要求较小,使得结构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滤芯分别为PP棉/复合滤芯、活性炭滤芯和RO膜滤芯。

进一步的说,滤芯装配区4还包括滤芯支座5;滤芯7架设于滤芯支座5上。滤芯装配区4由所述的滤芯支座5在外侧壁1.1上横向排列划分而出;滤芯装配区4至少设置有三个。

每两个滤芯支座形成一个滤芯装配区,每一个滤芯装配区与一个滤芯对应。

安装滤芯时,将滤芯通过固定装置(如图4所示的固定锁环)架设在滤芯支座上之后,将滤芯上的滤芯接头,插人滤芯装配区的滤芯接口内。

进一步的说,滤芯装配区4依次为第一装配区4.1、第二装配区4.2和第三装配区4.3;进水水路2包括自来水进水口2.1和RO进水口2.2;出水水路3包括净化水出水口3.1、纯水出水口3.2和废水出水口3.3。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区的数量为3个,在其他情况下,也可根据需要改变滤芯装配区的数目。

如图4-图5所示,第一滤芯装配区对应PP棉/复合滤芯,第二滤芯装配区对应活性炭滤芯,第三滤芯装配区对应RO膜滤芯(RO膜滤芯具有三个滤芯接头与第三装配区内的滤芯接口相对应)。

进一步的说,在第一装配区内4.1,第一进水接口6.1通过流道与自来水进水口2.1连通;第一出水接口6.2通过流道与净化水出水口3.1连通。

自来水由进水口、第一进水接口进入,PP棉/复合滤芯过滤后,经过第一滤芯出口,一部分从净化水出口排出,另一分部通过进水电磁阀进入增压泵内。

在第二装配区4.2内,第二进水接口6.3通过流道与RO进水口2.2连通;第二出水接口6.4通过流道与纯水出水口3.2连通。

在第三装配区4.3内,第三进水口6.5通过流道与RO进水口2.2连通;第三出水接口6.6包括废水接口6.61和纯水接口6.62;废水接口6.61与废水出水口3.3连通;纯水接口6.62连通至主水路板本体1外。

从增压泵进入RO膜滤芯,过滤后,纯水由出水接口、单向阀进入活性炭滤芯;废水由废水接口、废水电磁阀从废水出口排出。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