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云石胶制备的高效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1304发布日期:2018-07-20 18:1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原料制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云石胶制备的高效下料结构,如用于云石胶生产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云石胶分为环氧树脂和不饱和树脂两种原料制作,不饱和树脂制作的云石胶可在潮湿的环境中固化,效果也很好,云石胶在冬季效果也良好,适用于各类石材间的粘接或修补石材表面的裂缝和断痕,常用于各类型铺石工程及各类石材的修补、粘接定位和填缝。云石胶的性能优良主要体现在硬度、韧性、快速固化、抛光性、耐候、耐腐蚀、不黄变等方面。耐水煮性强,据资料显示云石胶固化24小时候,水浸泡10小时,然后沸水蒸煮5小时,仍然保持强劲的粘结力。

目前,在云石胶的生产中需要在反应釜中进行搅拌的工序,在这一工序完成后要将云石胶进行灌装或进行下一工序的生产,传统的反应釜为单管出料,卸料效率低,影响灌装或下一工序的生产效率等,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云石胶制备的高效下料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云石胶制备的高效下料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分料组件能实现多头同步的卸料或灌装作业,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组件、增压泵能实时监测卸料或灌装作业的工作状态,保证作业的安全,提高了生产效益、降低了经济成本,实现节能、环保的生产要求。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云石胶制备的高效下料结构,由反应釜,及与反应釜相配合使用的支腿,及设置在反应釜底部的出料管,及与出料管相配合使用的一组定位套、转轴和密封板,及与出料管相配合使用的分料组件,及与分料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控制组件组成;所述分料组件,包括与出料管连接的集料箱,及设置在集料箱底部的若干个辅助出料管,及设置在若干个辅助出料管上的若干个电磁阀,及设置在集料箱内的压力传感器,及分别设置在若干个辅助出料管内的若干个流速传感器;所述控制组件,由触摸显示屏、单片机、数据传输单元、预警单元和定位单元组成,其中,压力传感器、流速传感器、触摸显示屏、数据传输单元、预警单元和定位单元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云石胶制备的高效下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集料箱上的辅助连接法兰,及与辅助连接法兰连接的导管,及与导管连接的增压泵,其中,增压泵与控制组件的单片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云石胶制备的高效下料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分料组件能实现多头同步的卸料或灌装作业,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组件、增压泵能实时监测卸料或灌装作业的工作状态,保证作业的安全,提高了生产效益、降低了经济成本,实现节能、环保的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云石胶制备的高效下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支腿、2-出料管、3-定位套、4-转轴、5-密封板、6-集料箱、7-辅助出料管、8-电磁阀、9-辅助连接法兰、10-增压泵、11-导管、12-压力传感器、13-流速传感器、14-控制组件、15-反应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应用于云石胶制备的高效下料结构,由反应釜15,及与反应釜15相配合使用的支腿1,及设置在反应釜15底部的出料管2,及与出料管2相配合使用的一组定位套3、转轴4和密封板5,及与出料管2相配合使用的分料组件,及与分料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控制组件14组成;分料组件,包括与出料管2连接的集料箱6,及设置在集料箱6底部的若干个辅助出料管7,及设置在若干个辅助出料管7上的若干个电磁阀8,及设置在集料箱6内的压力传感器12,及分别设置在若干个辅助出料管7内的若干个流速传感器13(也起到实现计量目的);控制组件14,由触摸显示屏、单片机、数据传输单元、预警单元和定位单元组成,其中,压力传感器12、流速传感器13、触摸显示屏、数据传输单元、预警单元和定位单元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应用于云石胶制备的高效下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集料箱6上的辅助连接法兰9,及与辅助连接法兰9连接的导管11,及与导管11连接的增压泵10,其中,增压泵10与控制组件14的单片机连接,对集料箱6内部压力进行辅助整压,保证高效、稳定的卸料压力。

本应用于云石胶制备的高效下料结构,一组定位套3、转轴4和密封板5可采用电磁阀替代,实现智能式的管控目的,其中,出料管2的尺寸大于若干个辅助出料管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