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双油酸酯熔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0153发布日期:2018-07-07 09:3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乙二醇双油酸酯熔化装置,属于树脂控制剂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制浆造纸过程中,纸浆中的树脂会以多种方式沉积在设备的表面上,从而产生一系列树脂障碍。纸浆中树脂的沉积会导致产品质量、产量的下降,树脂控制剂能吸附胶态树脂,使其留着在纸页中,从而避免树脂沉积在设备表面,在生产树脂控制剂过程中,聚乙二醇双油酸酯是树脂控制剂生产的重要原料,但其在低于15℃时,容易凝固无法流动,难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乙二醇双油酸酯熔化装置,解决聚乙二醇双油酸酯在低于15℃时无法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聚乙二醇双油酸酯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底座、加热装置、提升装置和熔化桶,水箱底部设置底座,底座内部设置加热装置,水箱内部设置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上部设置熔化桶,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托架、提杆和定位环,托架上侧设置提杆,提杆上设置定位环,熔化桶设置在托架上侧。

所述水箱左侧下端设置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进水阀。

所述水箱左侧下端设置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排水阀。

所述水箱中部上端设置连杆,连杆前后两端分别与水箱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防止水箱变形。

所述提升装置为2个,2个提升装置分别设置在连杆左右两侧。可同时熔化2桶聚乙二醇双油酸酯,分别提取。

所述水箱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方便检测温度。

所述底座内设置控制器,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水箱前侧设置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置LED显示屏和调节旋钮,LED显示屏和调节旋钮均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托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梁和纵梁。方便水漏入水箱内省力。

所述提杆为倒U型提杆,提杆下端固定设置等腰三角形连接板,连接板下端与托架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环位于提杆顶部下侧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聚乙二醇双油酸酯熔化装置,水箱近低端的内壁上设置凸起条,提升装置设置在凸起条上,防止提升架直接与底座接触,将水箱内加入水,加热装置加热,将熔化桶放置到提升装置上,通过起吊装置放进水箱内,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升装置方便熔化桶的放取;水浴加热熔化更均匀;定位环方便提取时保持平衡,防止熔化桶歪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提升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提升装置左视图。

图中:1、水箱 1.1、进水管道 1.2、进水阀 1.3、排水口 1.4、排水阀 2、底座 3、加热装置 4、提升装置 4.1、托架 4.1.1、横梁 4.1.2、纵梁 4.2、提杆 4.2.1、连接板 4.3、定位环 5、熔化桶 6、连杆 7、温度传感器 8、控制器 9、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所述聚乙二醇双油酸酯熔化装置,包括水箱1、底座2、加热装置3、提升装置4和熔化桶5,水箱1底部设置底座2,底座2内部设置加热装置3,水箱1内部设置提升装置4,提升装置4上部设置熔化桶5,所述提升装置4包括托架4.1、提杆4.2和定位环4.3,托架4.1上侧设置提杆4.2,提杆4.2上设置定位环4.3,熔化桶5设置在托架4.1上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1左侧下端设置进水管道1.1,所述进水管道1.1上设置进水阀1.2;所述水箱1左侧下端设置排水口1.3,所述排水口1.3上设置排水阀1.4;所述水箱1中部上端设置连杆6,连杆6前后两端分别与水箱1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提升装置4为2个,2个提升装置4分别设置在连杆6左右两侧;所述水箱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7;所述底座2内设置控制器8,加热装置3和温度传感器7分别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所述水箱1前侧设置控制面板9,控制面板9设置LED显示屏和调节旋钮,LED显示屏和调节旋钮均与控制器8连接;所述托架4.1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梁4.1.1和4纵梁4.1.2;所述提杆4.2为倒U型提杆,提杆4.2下端固定设置等腰三角形连接板4.2.1,4连接板4.2.1下端与托架4.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4.3位于提杆4.2顶部下侧两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