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1908发布日期:2019-02-10 23:5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脱硝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化工、冶金、电子等行业和领域均会涉及到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作业,上述燃料在燃烧后排放的尾气中会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同时还有大量的烟尘;烟尘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影响人和动物的肺功能并引发相关疾病;硫化物在大气中会形成酸雨,腐蚀建筑物,影响植物生长并会危害人体健康;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会不仅会形成酸雨,还会在大气中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会消耗臭氧以至破坏臭氧层。因此对废气的排放必须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脱硫脱硝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包括机架、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第三反应釜、过滤釜、沉淀池、进气管、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排气管、出水管、调节阀、进水管、花洒、刻度表、支架、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叶片、第一干燥板、第二干燥板、过滤板、活性炭板、花香板,所述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沉淀池、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第三反应釜和过滤釜,所述第一反应釜左侧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出水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沉淀池相连,所述第一反应釜左侧上部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进气管相连,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调节阀,所述第一反应釜的上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相连,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深入至第一反应釜内并与花洒相连,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右侧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反应釜相连,所述第二反应釜右侧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三反应釜相连,所述第二反应釜和第三反应釜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干燥板和第二干燥板,所述第一干燥板和第二干燥板上设有若干个小孔,所述小孔与小孔之间设有干燥剂。

所述第二反应釜和第三反应釜的上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相连,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分别穿过第一干燥板和第二干燥板深入至第二反应釜和第三反应釜内,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下部均设有叶片,所述第三反应釜通过第三管道与过滤釜相连,所述过滤釜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花香板、活性炭板和过滤板,所述过滤釜的上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排气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第三反应釜、过滤釜和支架均为钢材制作而成,所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第三反应釜和过滤釜呈圆柱形,所述支架呈倒U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反应釜和第三反应釜内分别设有锰酸矿浆和Fe(II)EDTA螯合物溶液,所述溶液的水平高度应低于第一干燥板和第二干燥板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内壁上均设有干燥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外表面安装有刻度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传统的除尘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调节阀调节进气的速度,在第一反应釜内,通过花洒将清水均匀洒落在第一反应釜内,充分清洗废气中的大颗粒污染物,同时降低废气的温度便于后续工艺的实施,再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第二反应釜中,在第一旋转电机的带动下,第一旋转轴带动叶片转动,使得废气与锰酸矿浆充分反应除去废气中的硫化物,继而通过干燥板干燥后,同样在第二旋转轴的搅拌下,在第三反应釜中与Fe(II)EDTA螯合物充分反应除去废气中的氮化物,最后进入过滤釜中通过过滤板的过滤,活性炭板的吸收和花香板的增花香后,通过排气管排出。通过搅拌使得反应更加充分,脱硫率和脱硝率远远高于传统方法;通过清水的降温,使得反应的安全性大大提升;并且通过花香板的增香,使得排出的气体不再难闻,且有一股淡淡的花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干燥板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机架,2.第一反应釜,3.第二反应釜,4.第三反应釜,5.过滤釜,6.沉淀池,7.进气管,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第三管道,11.排气管,12.出水管,13.调节阀,14.进水管,15.花洒,16.刻度表,17.支架,18.第一旋转电机,19.第二旋转电机,20.第一旋转轴,21.第二旋转轴,22.叶片,23.第一干燥板,24.第二干燥板,25.过滤板,26.活性炭板,27.花香板,28.小孔,29.干燥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反应釜2、第二反应釜3、第三反应釜4、过滤釜5、沉淀池6、进气管7、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第三管道10、排气管11、出水管12、调节阀13、进水管14、花洒15、刻度表16、支架17、第一旋转电机18、第二旋转电机19、第一旋转轴20、第二旋转轴21、叶片22、第一干燥板23、第二干燥板24、过滤板25、活性炭板26、花香板27。所述机架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沉淀池6、第一反应釜2、第二反应釜3、第三反应釜4和过滤釜5,所述机架1、第一反应釜2、第二反应釜3、第三反应釜4、过滤釜5和支架17均为钢材制作而成,所述第一反应釜2、第二反应釜3、第三反应釜4和过滤釜5呈圆柱形,所述支架17呈倒U形。

所述第一反应釜2左侧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出水管12的一端相连,所述出水管12的另一端与沉淀池6相连。所述第一反应釜2左侧上部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进气管7相连,所述进气管7上安装有调节阀13,所述第一反应釜2的上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14相连,所述进水管14的一端深入至第一反应釜2内并与花洒15相连,花洒15喷洒清水至第一反应釜2内。通过清水的降温,使得反应的安全性大大提升。所述第一反应釜2的外表面安装有刻度表16。所述第一反应釜2的右侧通过第一管道8与第二反应釜3相连,所述第二反应釜3右侧通过第二管道9与第三反应釜4相连,所述第二反应釜3和第三反应釜4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干燥板23和第二干燥板24,所述第一干燥板23和第二干燥板24上设有若干个小孔28,所述小孔28与小孔28之间设有干燥剂29。

所述第二反应釜3和第三反应釜4内分别设有锰酸矿浆和Fe(II)EDTA螯合物溶液,所述溶液的水平高度应低于第一干燥板23和第二干燥板24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反应釜3和第三反应釜4的上方设有支架17,所述支架17上设有第一旋转电机18和第二旋转电机19,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8和第二旋转电机19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旋转轴20和第二旋转轴21相连。所述第一旋转轴20和第二旋转轴21分别穿过第一干燥板23和第二干燥板24深入至第二反应釜3和第三反应釜4内,所述第一旋转轴20和第二旋转轴21的下部均设有叶片22,通过搅拌使得反应更加充分,脱硫率和脱硝率远远高于传统方法。所述第三反应釜4通过第三管道10与过滤釜5相连,所述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和第三管道10的内壁上均设有干燥剂29。所述过滤釜5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花香板27、活性炭板26和过滤板25,所述过滤釜5的上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排气管11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调节阀13调节进气的速度,在第一反应釜2内,通过花洒15将清水均匀洒落在第一反应釜2内,充分清洗废气中的大颗粒污染物,同时降低废气的温度便于后续工艺的实施,再通过第一管道8进入第二反应釜3中,在第一旋转电机18的带动下,第一旋转轴20带动叶片22转动,使得废气与锰酸矿浆充分反应除去废气中的硫化物,继而通过干燥板干燥后,同样在第二旋转轴21的搅拌下,在第三反应釜4中与Fe(II)EDTA螯合物充分反应除去废气中的氮化物,最后进入过滤釜5中通过过滤板25的过滤,活性炭板26的吸收和花香板27的增花香后,通过排气管11排出。使得排出的气体不再难闻,且有一股淡淡的花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