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5351发布日期:2018-11-23 19:10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除尘滤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器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除尘滤芯。



背景技术:

除尘滤芯主要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其主要利用滤料中的微小透气组织阻挡气体中的颗粒状物质。传统的除尘滤芯的褶皱型或锯齿形的滤纸在进行除尘过程中较容易藏灰,长时间使用后,滤料表面积灰较多,单位时间内的空气过滤量下降,压差增大,喷吹清灰气压高,影响除尘滤芯的使用寿命和除尘效果,增加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除尘滤芯进行除尘过程中较容易藏灰,长时间使用后,滤料表面积灰较多,单位时间内的空气过滤量下降,压差增大,喷吹清灰气压高,影响除尘滤芯的使用寿命和除尘效果,维护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除尘滤芯。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除尘滤芯,包括:由滤纸围成的具有中空腔体的滤料以及设于所述滤料外周且用于固定滤纸的绑带;所述滤纸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凸起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凸部凸起的高度,且所述第一凸部的凸起方向和所述第二凸部的凸起方向均为朝远离滤料的中空腔体方向凸起;所述绑带与所述第一凸部的凸起端连接。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高度不一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进行交替组合,且凸起方向均为朝远离滤料的中空腔体方向凸起,即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均朝向外部凸起,而除尘滤芯使用时,空气则是由外部经由滤料过滤后进入到滤料的中空腔体内,两个相邻的第一凸部形成过滤夹角,由于两个相邻第一凸部中间设有一个第二凸部,从而当空气从外部进入到中空腔体内时,增大了滤纸对空气进行过滤时的过滤夹角,扩大了气流上升通道,在使用中不易藏灰,整个除尘滤芯压差均匀,且增加脉冲反冲时滤料的形变幅度,利于滤料变形时产生的震动使滤料表面的灰尘脱落,有助于优化脉冲反吹清灰效果,提高除尘滤芯的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节约气源,减少使用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凸起的高度为所述第二凸部凸起的高度的两倍或两倍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均为等腰三角形锯齿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料为由滤纸围成的具有中空腔体的扁平状滤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料为由滤纸围成的具有中空腔体的圆筒状滤料,且所述圆筒状滤料的中空腔体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圆筒状滤料的内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网的外径与所述圆筒状滤料的内径匹配,且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在所述内网上的投影长度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凸部形成的夹角范围为45°-50°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凸部的数量均为18 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滤料两端的顶盖和底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与所述滤料之间以及所述底盖与所述滤料之间均设有密封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除尘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除尘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滤料;11、滤纸;111、第一凸部;112、第二凸部;12、中空腔体;20、绑带;30、内网;40、顶盖;50、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除尘滤芯,包括:由滤纸11围成的具有中空腔体 12的滤料10以及设于所述滤料10外周且用于固定滤纸11的绑带20;所述滤纸11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凸部111和第二凸部112,所述第一凸部111凸起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凸部112凸起的高度,且所述第一凸部111的凸起方向和所述第二凸部112的凸起方向均为朝远离滤料10的中空腔体12方向凸起;由于第一凸部111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凸部112的高度,从而所述绑带20与所述第一凸部111的凸起端连接,用于固定相邻两个第一凸部111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通过将高度不一的第一凸部111和第二凸部112进行交替组合,且凸起方向均为朝远离滤料10的中空腔体12方向凸起,即所述第一凸部111 和第二凸部112均朝向外部凸起,而除尘滤芯使用时,空气则是由外部经由滤料10过滤后进入到滤料10的中空腔体12内,两个相邻的第一凸部111形成过滤夹角α,由于两个相邻第一凸部111中间设有一个第二凸部112,从而当空气从外部进入到中空腔体12内时,增大了滤纸11的过滤面的同时,也增大了滤纸11的过滤面对空气进行过滤时的过滤夹角α,同时滤纸11靠近中空腔体12 一侧的过滤夹角β也相应增大,扩大了气流上升通道,在使用中不易藏灰,整个除尘滤芯压差均匀,且增加脉冲反冲时滤料10的形变幅度,利于滤料10变形时产生的震动使滤料10表面的灰尘脱落,有助于优化脉冲反吹清灰效果,提高除尘滤芯的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节约气源,减少使用成本。

所述第一凸部111凸起的高度为所述第二凸部112凸起的高度的两倍或两倍以上。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部111的高度为25mm,所述第二凸部112的高度为第一凸部111的高度的二分之一,即12.5mm。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部111和第二凸部112均为等腰三角形锯齿状,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部111和第二凸部112 还可设置为流线型结构。

本实施方式所述滤料10为由滤纸11围成的具有中空腔体12的圆筒状滤料,由于圆筒状滤料的的中空腔体12容积相对较大,为了避免滤料10在反吹清灰或过滤时被气压压扁,从而在所述圆筒状滤料的中空腔体12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圆筒状滤料的内网30。

为了保证支撑强度,本实施方式的滤料10依附于所述内网30上,即所述内网30的外径与所述圆筒状滤料的内径匹配。且为了进一步平衡压强,所述第一凸部111和所述第二凸部112在所述内网30上的投影长度相等。即所述第一凸部111在内网30上所对应的弧长与所述第二凸部112在内网上所对应的弧长相等。

相邻两个第一凸部111形成的夹角范围为45°-50°之间,相邻两个第一凸部111形成的夹角即为过滤夹角,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第一凸部111之间的过滤夹角为47°。且所述第一凸部111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凸部112的数量均为 18个。

本实施方式的除尘滤芯,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滤料10两端的顶盖40和底盖50。所述顶盖10和底盖50用于将所述除尘滤芯安装至相应的除尘设备中进行除尘。并且,所述顶盖40与所述滤料10之间以及所述底盖50与所述滤料10 之间均设有密封胶。避免灰尘进入滤料10的中空腔体12或内网11中,降低除尘效果,影响除尘滤芯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除尘滤芯与实施例1的除尘滤芯的结构和原理相似,区别在于,实施例1的滤料10为圆筒状滤料,且在所述圆筒状滤料的中空腔体12中设有用于支撑的内网30;而本实施例所述滤料10为由滤纸11 围成的具有中空腔体12的扁平状滤料,即板状滤料,板状滤料第一侧和与所述板状滤料第一侧相对的板状滤材第二侧均设有交替设置的第一凸部111和第二凸部112,且板状滤料第一侧的第一凸部111与板状滤材第二侧的第一凸部111 位置相对,板状滤料第一侧的第二凸部112与板状滤材第二侧的第二凸部112 位置相对,从而形成在第一凸部111处和第二凸部112处分别形成菱形状的中空腔体12。由于扁平状滤料的中空腔体12容积不大,滤料10本身不易发生变形,从而无需在滤料10的中空腔体12内设置用于支撑的内网30,工艺简单,且抗变形能力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