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导流的过滤式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1310发布日期:2018-09-11 21:08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导流的过滤式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现有反应釜直接将反应液注入,然后通过搅拌轴进行搅拌,反应液中带有的杂质不能很好地去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过滤并且过滤效果良好的带导流的过滤式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导流的过滤式反应釜,包括同轴固定安装的外筒和内筒,内筒设在外筒内,并且将外筒腔体分隔形成内筒内的内腔以及外筒和内腔之间的外腔,外腔的上部安装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外腔分隔成上部的进料腔和下部的工作腔,外筒的外壁上部设有连通内腔的第一进料口和连通进料腔的第二进料口,外腔安装有沿内筒轴向呈螺旋形的若干进料管,进料管的上端连通进料腔,其下端连通内腔,进料管沿内筒的周向均匀分布,内筒的下端设有开口,外腔下部安装有过滤筒、导流板和搅拌浆,过滤筒位于内筒下方,过滤筒的底面和侧壁设有通孔,导流板为锥形并且安装在过滤筒内,搅拌浆位于过滤筒的下方,内筒、过滤筒、导流板和搅拌同轴安装,外筒的下方安装有电机,电机驱动搅拌浆转动。

进一步地,导流板的截面为倒V形。

进一步地,导流板的下端直径大于内筒的下端开口的直径。

进一步地,外筒底壁同轴固定安装有安装盘,搅拌浆安装在安装盘上。

进一步地,外筒的底壁安装有支撑杆,导流板的中部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过滤筒可有效地对进行过滤,导流板可避免物料直接流到过滤筒底壁,影响过滤效果,螺旋形的进料管使得物料更加均匀地进入反应釜。

附图说明

图1是带导流的过滤式反应釜的立体剖视图;

图2是带导流的过滤式反应釜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带导流的过滤式反应釜的立体图;

图4是带导流的过滤式反应釜的主视图;

图5是带导流的过滤式反应釜的俯视图。

图中:1-外筒,101-外腔,102-内腔,103-第一进料口,104-第二进料口,2-内筒,3-分隔板,301-进料腔,302-工作腔,4-进料管,5-过滤筒,6-导流板,7-搅拌浆,8-电机,9-支撑杆,10-安装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至图5示出一种带导流的过滤式反应釜,包括同轴固定安装的外筒1和内筒2,内筒2设在外筒1内,并且将外筒1腔体分隔形成内筒2内的内腔102以及外筒1和内腔102之间的外腔101,外腔101的上部安装有分隔板3,分隔板3将外腔101分隔成上部的进料腔301和下部的工作腔302,外筒1的外壁上部设有连通内腔102的第一进料口103和连通进料腔301的第二进料口104,外腔101安装有沿内筒2轴向呈螺旋形的若干进料管4,进料管4的上端连通进料腔301,其下端连通内腔102,进料管4沿内筒2的周向均匀分布,内筒2的下端设有开口,外腔101下部安装有过滤筒5、导流板6和搅拌浆7,过滤筒5位于内筒2下方,过滤筒5的底面和侧壁设有通孔,导流板6为锥形并且安装在过滤筒5内,搅拌浆7位于过滤筒5的下方,内筒2、过滤筒5、导流板6和搅拌同轴安装,外筒1的下方安装有电机8,电机8驱动搅拌浆7转动。

如图1、图2所示,外筒1底壁同轴固定安装有安装盘10和支撑杆9,搅拌浆7安装在安装盘10上,导流板6的中部固定安装在支撑杆9上。导流板6的截面为倒V形,导流板6的下端直径大于内筒2的下端开口的直径。

不同的物料分别从第一进料口103和第二进料口104进入反应釜,从第二进料口104进入的物料先进入进料腔301,然后沿着螺旋形的进料管4进入内腔102,多个进料管4沿内筒2的均匀分布,保证了物料在吸收热量的同时更加均匀地进入反应釜中。进入内筒2的物料从内筒2的下部开口进入外腔101,物料先向下流到导流板6上,然后顺着导流板6流到过滤筒5内,并且经过滤筒5的通孔过滤,导流板6直至缓冲的作用,避免物料直接冲击过滤筒5,影响过滤筒5的过滤功能。经过滤筒5过滤的物料在下方的搅拌浆7的搅拌下混合并发生反应,最后从出料口排出。

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