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及其安装方法和建筑工程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11315发布日期:2018-08-21 15:5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安装方法和建筑工程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混凝土构筑物,在混凝土构筑的水池中通入污水,对污水进行净化除污处理,获得净化后的回收水。随着绿色施工、装配式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发展,各式各样的装配式临时设施也不断的推陈出新,将装配式技术应用到污水处理装置中,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专利201410524238.4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环保节能装配式自动洗车设备,能同时自动洗车及自动排污、提高洗车工效,清洗的污水沉淀过滤后可循环使用,节省水资源和清洗车辆成本。不足之处:装配式水池为三级沉淀池滤水池,在二级沉淀处增设过滤板,当过滤板污损时,需要将整体进行更换,更换不便捷;二级沉淀至三级沉淀处设置底部为砾石层、上部为纤维滤料层,由于污水中泥浆主要位于水体的下部,易使上部纤维滤料层过滤作用不显著,下部砾石过滤超负荷,后续工艺清除困难;并且水池为半装配水池,水池外壳为整体焊接,并非组装,导致水池周转、调运不方便。

专利201710857486.4公开了大容量装配式钢薄壁水处理结构的施工方法,不足之处:装配式水池为永久性污水净化水池,不适用于临时污水净化池的安装和拆卸;在安装完毕薄壁预沉池后,附属设备及排泥管道需要现场焊接,有动火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及其安装方法和建筑工程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废水处理池需要焊装安装,不能临时拆卸;过滤装置容易堵塞,需要附加清理工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包括至少两个依次排布用于接收废水和沉淀固体污染物的净化池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将污水经过净化池净化后形成的回收水进行收集的集水池,集水池处于净化池的下游,净化池和/或集水池采用拼装组合构成整体结构;相邻两个净化池之间和/或净化池与集水池之间设有用于阻隔净化池底部沉积的固体污染物并过滤净化池上层的液体污染物的过滤机构。

进一步地,过滤机构包括用于阻隔净化池底部沉积的固体污染物并使净化池上层的液体污染物通过的净化池壁板;净化池壁板上部开设有用于使净化池上层的液体污染物通过的开槽和/或开孔,开槽和/或开孔上设有用于对液体污染物进行过滤净化的带过滤芯的净化笼。

进一步地,净化池壁板上开设有一个开槽,开槽上对应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或者净化池壁板上开设有一个开孔,开孔上对应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或者净化池壁板上沿净化池壁板的板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开槽,每一个开槽上均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或者净化池壁板上沿净化池壁板的板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开孔,每一个开孔上均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或者净化池壁板上沿净化池壁板的板面开设有一个开槽和多个开孔,每一个开槽和每一个开孔上均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或者净化池壁板上沿净化池壁板的板面开设有一个开孔和多个开槽,每一个开槽和每一个开孔上均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

进一步地,净化笼采用立体网架结构,立体网架结构具有用于容纳过滤芯的内腔体、用于向内腔体中填充过滤芯的上端开口以及用于与净化池壁板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过滤芯填充于立体网架结构内;过滤芯采用卵石、碎石、片石、砂砾、纤维颗粒或陶粒中的至少一种;立体网架结构为多边形柱体结构、多边形块体结构、圆柱体结构、球体结构或多边形板体结构中的至少一种;连接部采用螺栓连接、插接连接、卡接连接、嵌套连接、铰链连接或绑扎连接中的至少一种;过滤芯外设有用于约束过滤芯和保护过滤芯的滤布层。

进一步地,开槽的底端和/或开孔的底端距离净化池壁板底端的高度为200mm~2000mm。

进一步地,净化池包括第一侧壁板和第一底板,第一侧壁板、第一底板和过滤机构拼装并围合构成用于容纳污水的箱体结构;集水池包括第二侧壁板和第二底板,第二侧壁板、第二底板和过滤机构拼装并围合构成用于容纳回收水的箱体结构;第一侧壁板、第一底板和过滤机构三者之间和/或第二侧壁板、第二底板和过滤机构三者之间采用插接连接、卡接连接、嵌套连接、螺栓连接、铰链连接或焊接连接中的至少一种;净化池和/或集水池采用多边形体、柱形、台体或球体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集水池的第二侧壁板下部设有用于与另一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和/或集水池串联相通的连通第二通道;集水池的容量大于等于净化池的容量。

进一步地,净化池的拼装部位和/或集水池的拼装部位设有用于方便组合拼装到位并提高拼装部位结构强度和连接稳定性的支撑肋;支撑肋采用厚钢板、厚金属板、c型钢、u型钢、h型钢、槽钢或角钢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净化池的拼装部位和/或集水池的拼装部位设有用于防渗漏的防水层;防水层采用防水胶层、水泥层、沥青层、涂料层、塑胶垫片或橡胶垫片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净化池的内壁面、净化池的外壁面、集水池的内壁面或集水池的外壁面中的至少一处上附着有用于防腐和防锈的防护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据使用和环境需要,设计净化池以及回收池的数量及排布方式;将净化池的第一底板以及回收池的第二底板按照设计要求依次排布在地面或楼面上进行水平拼装;将相邻两个第一底板之间和/或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之间的拼装部位与过滤机构竖直拼装;将第一侧壁板与第一底板和过滤机构拼装并围合构成用于容纳污水的箱体,将第二侧壁板与第二底板和过滤机构拼装并围合构成用于容纳回收水的箱体,即完成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方法,采用上述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整体构件为装配式结构,每个独立构件,即净化池和集水池可拆分,使得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方便安装、拆卸和运输,便于周转和重复使用。

2、本发明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在相邻两净化池之间和/或净化池与集水池之间设有过滤机构,使得沉积于净化池底部的大粒径固体污染物(如施工常见的混凝土废料、砂石颗粒、土颗粒等)被阻挡,避免大粒径固体污染物向下游流动;使得液体污染物在过滤机构的上层进行过滤,避免出现大粒径固体污染物堵塞过滤机构的现象,提高过滤效率和污水处理量。

3、本发明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连通成较大的集水池使用,使用范围较广。

4、本发明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采用全装配式安装,现场无动火作业,保障施工安全。

5、本发明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可以依据处理的污水量进行拼接组合净化池和集水池,其体积利用率高、连通性能好,供水能力强、占地面积小、节省施工成本。

6、本发明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安装方法,将底板排布在地面或楼面上,净化池和集水池紧贴地面,使得地面受力面积最大,有助于传递受力,对地面或楼面的压强最小化,减轻地面或楼面的负担。底板、侧壁板和过滤机构拼装组合成净化池和集水池,无需现场焊接拼装,安装和拆除简便。

7、本发明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在施工现场中,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可以对泥浆污水、碱性污水、雨水回收等污水进行净化和处理,获得的回收水可循环使用,减少水污染,节约资源。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净化池壁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净化笼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支撑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侧壁板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带第一通道的第一侧壁板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底板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侧壁板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带第二通道的第二侧壁板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底板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1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串联式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示意图;

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附图标记说明:

1、净化池;2、集水池;3、过滤机构;4、支撑肋;11、第一侧壁板;12、第一底板;111、第一通道;21、第二侧壁板;22、第二底板;211、第二通道;31、净化池壁板;32、净化笼。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净化池壁板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净化笼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支撑肋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侧壁板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带第一通道的第一侧壁板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底板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侧壁板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带第二通道的第二侧壁板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底板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剖面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串联式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包括至少两个依次排布用于接收废水和沉淀固体污染物的净化池1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将污水经过净化池1净化后形成的回收水进行收集的集水池2,集水池2处于净化池1的下游,净化池1和/或集水池2采用拼装组合构成整体结构;相邻两个净化池1之间和/或净化池1与集水池2之间设有用于阻隔净化池1底部沉积的固体污染物并过滤净化池1上层的液体污染物的过滤机构3。本发明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整体构件为装配式结构,每个独立构件,即净化池1和集水池2可拆分,使得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方便安装、拆卸和运输,便于周转和重复使用。上述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在相邻两净化池1之间和/或净化池1与集水池2之间设有过滤机构3,使得沉积于净化池1底部的大粒径固体污染物(如施工常见的混凝土废料、砂石颗粒、土颗粒等)被阻挡,避免大粒径固体污染物向下游流动;使得液体污染物在过滤机构3的上层进行过滤,避免出现大粒径固体污染物堵塞过滤机构3的现象,提高过滤效率和污水处理量。上述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连通成较大的集水池使用,使用范围较广。上述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采用全装配式安装,现场无动火作业,保障施工安全。上述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可以依据处理的污水量进行拼接组合净化池1和集水池2,其体积利用率高、连通性能好,供水能力强、占地面积小、节省施工成本。可选地,净化池1和集水池2的排布方式,可以沿直线排布,也可以沿l形、u形、z形、y形等多种方式排布,以适应于不同的环境需要,体积利用率最大化,同时降低对其他施工作业的干涉。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过滤机构3包括用于阻隔净化池1底部沉积的固体污染物并使净化池1上层的液体污染物通过的净化池壁板31;净化池壁板31上部开设有用于使净化池1上层的液体污染物通过的开槽和/或开孔,开槽和/或开孔上设有用于对液体污染物进行过滤净化的带过滤芯的净化笼32。上述过滤机构3布设在净化池壁板31上部,净化池壁板31下部可以阻挡底部沉积的固体污染物,上部开设有开槽和/或开孔,带过滤芯的净化笼32装配到开槽和/或开孔内,对液体污染物进行过滤。一方面,净化池壁板31下部有效的阻挡固体污染物,防止固体污染物阻塞带过滤芯的净化笼32;另一方面,固体污染物的沉淀加快液体污染物通过净化笼32的流通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污水处理量。并且,净化池壁板31的开槽和/或开孔内设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32,节省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整体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净化池壁板31上开设有一个开槽,开槽上对应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32;或者净化池壁板31上开设有一个开孔,开孔上对应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32;或者净化池壁板31上沿净化池壁板31的板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开槽,每一个开槽上均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32;或者净化池壁板31上沿净化池壁板31的板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开孔,每一个开孔上均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32;或者净化池壁板31上沿净化池壁板31的板面开设有一个开槽和多个开孔,每一个开槽和每一个开孔上均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32;或者净化池壁板31上沿净化池壁板31的板面开设有一个开孔和多个开槽,每一个开槽和每一个开孔上均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32。上述净化池壁板31上部开设有开槽和/或开孔,对应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32。开设的开槽或开孔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开槽和开孔也可以相互配合布设,以保证每一个开槽和开孔都对应封盖有带过滤芯的净化笼32。伴随着开槽和开孔数量的增加,液体污染物流通速率加快,净化程度提高。上述净化池壁板31上部开设的开槽和/或开孔的数量可以依据处理污水容量和净化程度确定最佳开槽和/或开孔的数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满足不同要求的污水处理指标。可选地,开槽和/或开孔可以处于净化池壁板31的边缘部位,也可以处于净化池壁板31的板内。可选地,开槽和/或开孔可以处于净化池壁板31中心线上,也可以沿净化池壁板31的板面等间距排布。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净化笼32采用立体网架结构,立体网架结构具有用于容纳过滤芯的内腔体、用于向内腔体中填充过滤芯的上端开口以及用于与净化池壁板31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过滤芯填充于立体网架结构内。上述净化笼32为立体网架结构布设在净化池壁板31上部,结构简便,占地面积小。过滤芯填充立体网架结构内且立体网架结构上端开口,便于局部过滤芯的安装和更换。连接部将净化笼32与净化池壁板31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净化笼32安装、拆卸和维护。可选地,过滤芯采用卵石、碎石、片石、砂砾、纤维颗粒或陶粒中的至少一种。上述过滤芯选用的材料均为施工现场常材料,可以就地取材,节约资源,减少成本开支。可选地,立体网架结构为多边形柱体结构、多边形块体结构、圆柱体结构、球体结构或多边形板体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立体网架结构为矩形体或立方体。上述立体网架结构为较为常见的立体结构,制造方便简洁。上述净化池壁板31的板面上开设有多个开槽或多个开孔时,立体网架结构可以选择几种结构相互配合的方式达到净化过滤的目的。可选地,连接部采用螺栓连接、插接连接、卡接连接、嵌套连接、铰链连接或绑扎连接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连接部可拆卸的安装净化笼32,方便净化笼32的拆卸和及时清理,防止净化笼32发生堵塞的情况。可选地,过滤芯外设有用于约束过滤芯和保护过滤芯的滤布层。上述滤布层可以预阻挡污染物,保护过滤芯并防止过滤芯泄露,影响过滤效果。滤布层可以根据处理污水的颗粒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目数或型号,当所截留的较大颗粒搭桥形成滤饼层后,可以消除穿滤现象,有助于提高过滤效率。并且具有再生性能,可以重复使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开槽的底端和/或开孔的底端距离净化池壁板31底端的高度为200mm~2000mm。净化池壁板31上端设置有净化笼32,开槽和/或开孔底端距离净化池壁板31底端的为200nm~2000nm,即为净化池1底部阻挡固体污染物的高度,可以阻挡大粒径的固体污染物,如施工现场常见的混凝土废料、砂石颗粒、土颗粒、玻璃碎片等,依据现有施工现场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高度、污水处理量、污水污染程度,优选的,开槽和/或开孔底端距离净化池壁板31底端的为200nm~2000nm,可以高效的阻挡下部的固体污染物,使得液体污染物快速过滤净化。开槽的底端和/或开孔的底端距离净化池壁板31底端的高度小于200mm,难以阻隔大部分沉积于底部的大粒径固体污染物,导致大粒径固体污染物淤积堵塞在净化笼32内过滤芯上;开槽的底端和/或开孔的底端距离净化池壁板31底端的高度大于2000mm,导致污水储量过大,而对楼层和地板造成负载,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如图5、7、8、10和11所示,本实施例中,净化池1包括第一侧壁板11和第一底板12,第一侧壁板11、第一底板12和过滤机构3拼装并围合构成用于容纳污水的箱体结构;集水池2包括第二侧壁板21和第二底板22,第二侧壁板21、第二底板22和过滤机构3拼装并围合构成用于容纳回收水的箱体结构;第一侧壁板11、第一底板12和过滤机构3三者之间和/或第二侧壁板21、第二底板22和过滤机构3三者之间采用插接连接、卡接连接、嵌套连接、螺栓连接、铰链连接或焊接连接中的至少一种;净化池1和/或集水池2采用多边形体、柱形、台体或球体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净化池1和集水池2为独立构件,第一侧壁板11、第一底板12和过滤机构3拼装成净化池1,第二侧壁板21、第二底板22和过滤机构3拼装成集水池2,每个独立构件可拆分成单个构件,便于安装、拆卸和运输,可以重复周转使用。

上述净化池与集水池为相互联通设计,连通性较高,体积利用率较高,在施工供水较少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断水的现象,净化池1与集水池2可以实现多仓联动,加大净化和储水能力,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施工现场。现有施工土地资源有限,施工用地往往紧邻用地红线,因此,对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重量、体积利用率、承压面积都具有较高的要求。

上述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重量为m,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底部受力有效面积为s,即至少两个第一底板12和至少一个第二底板22的总面积,地面或楼板的压强为p=m/s。

上述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储水高度为h0,开槽和/或开孔底端距离净化池壁板31底端的高度为h1,净化池1的第一底板12底面积s1,净化池1的数量n,集水池2的第二底板22底面积s2,集水池2的数量m,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储水量为q=(h0﹣h1)×s1×n+h0×s2×m。

因此,可以根据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储水量和地面或楼板的可承受的最大压强,反推确定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重量或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占地面积,合理设计净化池1和集水池2的数量,提高空间利用率,避免原材料的浪费。

如图9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集水池2的第二侧壁板21下部设有用于与另一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和/或集水池2串联相通的连通第二通道211;上述第二通道211,将多个集水池2串联,加大储水量。与另一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串联,使得各个组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回收水相互贯通,充分均匀的混合,回收水的质量标准统一。并且各个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流通性增强,提高了净化水体的速率,降低了运行成本,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结果。可选地,集水池2的容量大于等于净化池1的容量。上述集水池2的容量大于等于净化池1的容量,有效的避免回收水发生回流的现象。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净化池1的拼装部位和/或集水池2的拼装部位设有用于方便组合拼装到位并提高拼装部位结构强度和连接稳定性的支撑肋4。上述支撑肋4,可以增大拼装部位抗剪能力和局部有较大压应力作用下的拼装部位稳定性,防止拼装部位受压区的屈曲,可以传递集中力,使得受力均匀。并且支撑肋4可以增加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强度,在设计中可以节省材料。支撑肋4也保证了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拼装部位松动,造成污水流出,对环境造成污染。可选地,支撑肋4采用厚钢板、厚金属板、c型钢、u型钢、h型钢、槽钢或角钢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支撑肋4选材采用的常见的刚性和金属性材料,方便取材和安装。

如图1和图12所示,净化池1的拼装部位和/或集水池2的拼装部位设有用于防渗漏的防水层。上述防水层,对拼装部位起到防水的效果,防止拼装部位漏水,污染周边环境。防水层还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破损的能力。可选地,防水层采用防水胶层、水泥层、沥青层、涂料层、塑胶垫片或橡胶垫片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1和图12所示,净化池1的内壁面、净化池1的外壁面、集水池2的内壁面或集水池2的外壁面中的至少一处上附着有用于防腐和防锈的防护层。空气和水分容易造成施工现场的钢铁结构腐蚀和污染,影响工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防护层的使用有效的隔绝空气和水分,保护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受到污染,延长保护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据使用和环境需要,设计净化池以及回收池的数量及排布方式;将净化池的第一底板12以及回收池的第二底板22按照设计要求依次排布在地面或楼面上进行水平拼装;将相邻两个第一底板12之间和/或第一底板12与第二底板22之间的拼装部位与过滤机构3竖直拼装;将第一侧壁板11与第一底板12和过滤机构3拼装并围合构成用于容纳污水的箱体,将第二侧壁板21与第二底板22和过滤机构3拼装并围合构成用于容纳回收水的箱体,即完成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安装。上述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安装方法,将底板排布在地面或楼面上,净化池1和集水池2紧贴地面,使得地面受力面积最大,有助于传递受力,对地面或楼面的压强最小化,减轻地面或楼面的负担。底板、侧壁板和过滤机构3拼装组合成净化池1和集水池2,无需现场焊接拼装,安装和拆除简便。

如图6所示,上述至少有一个净化池1的第一侧壁板11上设有用于与入水管道相通的连通通道111,并置于至少两个净化池1的上游。

上述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的安装方法的具体实施例:

依据使用和环境需要,设计净化池以及回收池的数量及排布方式;

将净化池1的第一底板12以及集水池2的第二底板22按照设计要求依次排布在地面或楼面上进行水平拼装,拼装部位处布设有支撑肋4,拼装方式采用螺栓连接固定;

将相邻两个第一底板12之间和/或第一底板12与第二底板22之间的拼装部位与过滤机构3竖直拼装;拼装部位处布设有支撑肋4,拼装方式采用螺栓连接固定,过滤机构3为净化池壁板31时,先安装未带有净化笼32的净化池壁板31,再通过连接部将净化笼32与开设的开槽和/或开孔固定连接,在净化笼32安装完毕后,上部开口处加入过滤芯,也可以是净化笼32安装在开槽和/或开孔之前,将过滤芯填充满净化笼32内腔体里面;

将第一侧壁版11与第一底板12和过滤机构3拼装并围合构成用于容纳污水的箱体,将第二侧壁版21与第二底板22和过滤机构3拼装并围合构成用于容纳回收水的箱体,拼装部位处布设有支撑肋4,拼装方式采用螺栓连接固定;

防水层的安装,当防水层采用防水胶层、水泥层、沥青层、涂料层中的至少一种时,在净化池1、集水池2安装完毕后,用防水层填堵拼装部位缝隙;当防水层采用塑胶垫片或橡胶垫片时,在第一底板12、第二底板22、过滤机构3、第一侧壁板11和第二侧壁板21的拼装组合过程中,先在拼装部位安装防水层,再进行拼装组合,拼装方式采用螺栓连接固定;

净化池1的内壁面、净化池1的外壁面、集水池2的内壁面或和集水池2的外壁面附着防护层。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方法,采用上述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上述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在施工现场中,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可以对泥浆污水、碱性污水、雨水回收等污水进行净化和处理,获得的回收水可循环使用,减少水污染,节约资源。

上述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可以作为雨水收集循环利用回收池、消防集水池和楼层供水、消防供水中转池、洗车池污水净化回收池、洗泵污水净化回收池、生活区普通污水(非粪水)净化回收池、水池加上盖子可作为临时性化粪池等多种形式,其适用范围广,利用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