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20137发布日期:2018-11-02 23:01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颜色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向高速化、自动化方向的发展,颜色识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检测和自动控制领域,而生产过程中长期以来由人眼起主导作用的颜色识别工作将越来越多地被相应的颜色传感器所替代。生活中五彩缤纷的颜色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色彩给我们带来的视觉感观,包括我们的衣服、汽车、家具、指示标识等等。色彩来自不同领域,都有着不同且重要的相互作用。

然而色差对于多颜色识别以及上色来说,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单一颜色来说选色识别相对简单,如果是多种颜色混合或是渐变色那识别难度会很大,很难达到色彩一致。例如:在汽车喷漆行业中,汽车因为剐蹭需要重新喷漆上色,希望完成后和新的一样,但还是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色差。

造成色差的原因有多种:一方面是由于原料漆的品质导致的;另一方面是受调配的配方比例所影响。在配色过程中外界光线的影响也会造成色差,从而影响最终颜色的一致性。再比如,印染行业中,基本同一颜色的不同批次的产品肯定会存在色差,其原因有可能是基准原料色存在色差,另一方面是调配配比出现的误差,总之行业生产作业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原因可导致色彩的差别。

现在市场无类似产品,现在的印染和汽车喷漆等生产过程中,颜色是由原色配比决定的,一般根据工人的生产经验去配比颜色,调试好小样色料后先作用于色板。然后再通过肉眼观察于目标色是否存在色差,如果有色差,重新调整色料配比,再次作用于色板,再次于目标色做比对,一直到肉眼觉得没有太大色差或者基本颜色一致为止。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有效的消除色差,且从肉眼识别到人工上色,工作量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系统及方法,智能自动化程度高,能有效减少色差,实现从检测到作业一体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系统,包括激光色彩识别模块、色彩分析模块、自动控制模块、颜色分析供料模块、颜色核对处理模块以及上色模块;

所述激光色彩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标准rgb三原色的激光源检测被测物体的颜色成分并转换为数据信号传输给所述色彩分析模块;

所述色彩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激光色彩识别模块传输过来的数据信号转换为指令下达至所述自动控制模块;

所述自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色彩分析模块传达的指令进行基色配比,并将配比数据信号传送给所述颜色分析供料模块;

所述颜色分析供料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动控制模块传送的配比数据信号从不同类型和不同种类的供料存储器中筛选出对应的颜料数据;

所述颜色核对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颜色分析供料模块提供的颜料数据进行色彩识别,并与所述色彩分析模块提供的数据信号进行对比分析,比对分析结果数据反馈给所述自动控制模块;

所述自动控制模块判断所述颜色核对处理模块反馈的比对分析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则直接下达指令实现自动供料,完成上色;若否,则更新所述数据信号返回至所述色彩分析模块重新进行分析处理;

所述上色模块,用于根据自动控制模块提供的颜料数据自动控制出料的时间和亮度,实现自动上色。

可选的,所述激光色彩识别模块还用于存储所述数据信号。

可选的,所述色彩分析模块还具有自我学习能力,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进行分析处理。

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方法,包括:

获取被检测物体的颜色成分并转换为数据信号;

将所述数据信号转化为指令;

根据所述指令进行基色配比,生成配比数据;

根据所述配比数据从不同类型和不同种类的供料存储器中筛选出对应的颜料数据;

对所述颜料数据进行色彩识别,并与所述数据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比对分析结果;

判断所述比对分析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则实现自动供料,完成上色;若否,则更新所述数据信号返回所述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转化为指令。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系统及方法,解决了智能识别目标物的颜色并转换为精确的数据,由计算机根据所获得的数据下发到自动控制供料单元,完成自动配比调色,同时实现自动上色的一套智能系统,智能自动化程度高,能有效减少色差,实现从检测到作业一体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系统及方法,智能自动化程度高,能有效减少色差,实现从检测到作业一体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系统,包括激光色彩识别模块101、色彩分析模块102、自动控制模块103、颜色分析供料模块104、颜色核对处理模块105以及上色模块106;

所述激光色彩识别模块101,用于通过标准rgb三原色的激光源检测被测物体的颜色成分并转换为数据信号传输给所述色彩分析模块102;

所述色彩分析模块102,用于对所述激光色彩识别模块101传输过来的数据信号转换为指令下达至所述自动控制模块103;

所述自动控制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色彩分析模块102传达的指令进行基色配比,并将配比数据信号传送给所述颜色分析供料模块104;

所述颜色分析供料模块104,用于根据所述自动控制模块103传送的配比数据信号从不同类型和不同种类的供料存储器中筛选出对应的颜料数据;

所述颜色核对处理模块105,用于对所述颜色分析供料模块104提供的颜料数据进行色彩识别,并与所述色彩分析模块102提供的数据信号进行对比分析,比对分析结果数据反馈给所述自动控制模块103;

所述自动控制模块103判断所述颜色核对处理模块105反馈的比对分析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则直接下达指令实现自动供料,完成上色;若否,则更新所述数据信号返回至所述色彩分析模块102重新进行分析处理;

所述上色模块106,用于根据自动控制模块103提供的颜料数据自动控制出料的时间和亮度,实现自动上色。

所述激光色彩识别模块101还用于存储所述数据信号。

所述色彩分析模块102还具有自我学习能力,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进行分析处理。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被检测物体的颜色成分并转换为数据信号;

步骤202:将所述数据信号转化为指令;

步骤203:根据所述指令进行基色配比,生成配比数据;

步骤204:根据所述配比数据从不同类型和不同种类的供料存储器中筛选出对应的颜料数据;

步骤205:对所述颜料数据进行色彩识别,并与所述数据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比对分析结果;

步骤206:判断所述比对分析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则实现自动供料,完成上色;若否,则更新所述数据信号返回所述对所述数据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转化为指令。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颜色识别上色系统及方法,智能自动一体化程度高,真正实现了从被测物体检测到自动完成颜色处理的一体化生产;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对于汽车制造、印染纺织、印刷、建筑、装饰装潢等行业领域有很好的功能作用;提高了作业精准度及工作效率;节约资源、节省时间,使工作高效准确减少误差;通过智能科学的检测和分析处理,有效的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的客观因素带来的误差;加入人工智能自我纠正。通过人工智能是系统赋予智能生态运行环境,通过不断的自我纠正和自我学习,更高速快捷的服务于各行业领域关键工作。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