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0064发布日期:2018-11-14 03:0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以及多组分功能薄膜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虽然人类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就总体而言,还未能实现大规模推广,这一局限就迫使我们必须加大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利用。这些传统能源很好的维持了社会的日常运转,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有害物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环境污染物的治理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

目前环境污染处理办法主要有化学法、生物降解法、光催化法。化学法是向污染物中投入化学药剂,通过中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消除污染。这种方式简单、便于回收,但存在造成二次污染以及高成本等问题,所以需要慎用。生物降解法绿色环保,但是处理范围有限,对污染物的生化降解能力有一定要求,所以其应用性还有待提高。

光催化法,是一种直接利用太阳光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成本较低、无二次污染、能耗低且易于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wo3是一种禁带能小于3.0ev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相较于传统的tio2、zno等只能由紫外线激发进行光催化反应的材料,wo3能够利用可见光进行反应,因此更具有发展潜力。但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半导体材料的光子电子—空穴复合效率较高,不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其次单一的wo3电子传输能力有限,并且对有机污染物吸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提高降解速率;另外,现有的wo3以粉体形态居多,在使用后需要进行回收处理,较为不便。

因此,若将wo3、石墨烯与金属ag进行复合处理,制备成一种新型的多组分复合光催化薄膜,可以有效降低光子电子—空穴的复合效率,提高光催化活性,加快有机污染物降解,简化后续处理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具有更高的太阳光利用率、电子传输效率、吸附能力以及光催化活性。同时,与单纯的光催化粉体材料不同,本发明是一种薄膜材料,不需要对粉体进行分离、回收操作,使用更加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将厚25μm的铜箔放进石英管中,抽真空,通入氢气5分钟将空气排净,然后加热到1000℃,保持氢气流速为2~6sccm,使气压恒定在40mtorr,保持一段时间;

待温度和压力稳定后,通入35~40sccm甲烷,总压强为500mtorr,保持一段时间;

沉积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甲烷和加热,以50℃/h冷却到室温,铜箔上产生一层石墨烯薄膜;

将适量浓度为0.01mol/l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溶液旋涂在石墨烯薄膜表面,然后将铜箔放置于fecl3溶液中,12~15h后,从fecl3溶液中捞出pmma/石墨烯薄膜并转移到ito导电玻璃上,再旋涂一定量浓度为0.01mol/l的pmma,然后用放置于适量丙酮中,5~8h后,得到最终的石墨烯薄膜;

步骤二,三氧化钨(wo3)纳米粉体的制备:

将一定质量的偏钨酸铵(amt)加入到适量蒸馏水中,不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然后向溶液a中加入聚丙烯酸(paa)和质量分数为1%的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磁力搅拌一段时间使各组分在溶液中分布均匀,在80~100℃下放置3.5h,之后自然冷却1.5~2h,得到前驱体溶胶a;

将前驱体溶胶a置于烘干箱中烘干,研磨后得到amt干凝胶粉体,然后将amt干凝胶粉体用一定频率的超声波震碎成细小粉体,在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真空退火处理: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2~3h,最终得到干燥的wo3纳米粉体;

步骤三,石墨烯/wo3薄膜的制备:

将步骤二中制得的所有wo3纳米粉体加入到一定量异丁醇中,搅拌20~30min使粉体在溶剂中分布均匀,得到溶胶b;

将溶胶b均匀旋涂到步骤一得到的附着有石墨烯的ito导电玻璃上,干燥一段时间,得到石墨烯/wo3薄膜;

步骤四,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

在步骤三得到的附有石墨烯/wo3薄膜的ito导电玻璃表面喷涂适量粘结剂,然后将其作为阳极沉淀电极,一定质量的ag靶作为阴极,平行放置于氩气中,在两极板间加上200~400v的直流电压,维持0.5~2h,得到附着在阳极的石墨烯/wo3/ag薄膜;

令附有石墨烯/wo3/ag薄膜的ito导电玻璃水平放置,在薄膜表面喷洒少量无水乙醇,放置干燥,之后煅烧,得到干燥的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

所述的石英管内径为25mm,长1.5m。

所述的步骤二中聚丙烯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8000。

所述的步骤二中溶液a与聚丙烯酸、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的体积比为100:20:3。

所述的步骤二中前驱体溶胶a置于烘干箱中,200~300℃条件下烘干8~10h,退火处理氧分压为10pa,退火温度为600℃,升温速率60℃/h。

所述的步骤三中在30℃下干燥18~24h。

所述的步骤四中氩气为40~250pa,在薄膜表面喷洒少量无水乙醇,放置干燥4~6h,之后在450~500℃下煅烧6~10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使用溶胶-凝胶法、溅射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聚合物支撑法,制备了干燥的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其化学组分均匀且缺陷少,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较强;

其中纳米金属ag与wo3结合,一方面产生了肖特基接触,减少了光生电子和空位的结合,另外,纳米金属ag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光吸收性能,有效增强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石墨烯的存在不仅有利于界面处电子更快的转移,也和金属纳米颗粒协同优化了能级匹配结构,增强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因此很大程度提高了光催化效率。将石墨烯/wo3/ag制成二维薄膜形态,不需要再进行粉体的分离、回收处理,便于在环境中更好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流程图。

图2为单斜相wo3的xrd谱图。

图3为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步骤一,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将长和宽为10mm,厚25μm的铜箔放进石英管中(石英管内径为25mm,长1.5m),抽真空,通入氢气5min将空气排净,然后加热到1000℃,保持氢气流速为2sccm,使气压恒定在40mtorr,保持20min。

待温度和压力稳定后,通入35sccm甲烷,总压强为500mtorr,保持2h。

之后,停止通入甲烷和加热,以50℃/h冷却到室温,铜箔上产生一层石墨烯薄膜。

将20ml浓度为0.01mol/l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溶液在石墨烯/铜箔表面以2000r/min旋涂30s,然后将石墨烯/铜箔放置于100ml0.05mol/lfecl3溶液中,12h后,从fecl3溶液中捞出pmma/石墨烯薄膜并转移到ito导电玻璃(14*16*1.1mm)上,再以同样条件旋涂与第一次等量的pmma,然后放置于100ml丙酮中,5h后,得到最终的石墨烯薄膜。见图1中,从原料ch4到石墨烯薄膜流程。图3中黑色小球代表石墨烯层。

步骤二,三氧化钨(wo3)纳米粉体的制备:

将3g偏钨酸铵(amt)加入到100ml蒸馏水中,不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然后向溶液a中加入20ml分子量为6000的聚丙烯酸(paa)和3ml质量分数为1%的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磁力搅拌10min使各组分在溶液中分布均匀,在80℃下放置3.5h,之后自然冷却1.5h,得到前驱体溶胶a。

将前驱体溶胶a置于烘干箱中,200℃条件下烘干8h,研磨后得到amt干凝胶粉体,然后将amt干凝胶粉体用20khz频率的超声波处理10min,震碎成细小粉体,在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真空退火处理(氧分压为10pa):退火温度为600℃,升温速率60℃/h,保温5h,冷却2h。最终得到干燥的wo3纳米粉体。见图1中从原料amt到wo3纳米粉体流程。图2为wo3的xrd图谱。

步骤三,石墨烯/wo3薄膜的制备:

将步骤二中制得的1.85gwo3纳米粉体加入到100ml异丁醇中,搅拌20min使粉体在溶剂中分布均匀,得到溶胶b;

将溶胶b均匀旋涂(6000r/min,30s)到步骤一得到的附着有石墨烯的ito导电玻璃上,在30℃下干燥18h,得到石墨烯/wo3薄膜。对应图1中溶胶化和石墨烯/wo3薄膜流程。图3中灰色小球表示附着在石墨烯层上的wo3纳米颗粒。

步骤四,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

在附有石墨烯/wo3薄膜的ito导电玻璃表面喷涂20ml丙烯酸粘结剂,然后将其作为阳极沉淀电极,将100g的ag靶作为阴极。平行放置于氩气(150pa)中,在两极板间加上200v的直流电压,维持0.5h,得到附着在阳极的石墨烯/wo3/ag薄膜。图3中白色小球代表与石墨烯层、wo3纳米颗粒结合的ag纳米颗粒。

令附有石墨烯/wo3/ag薄膜的ito导电玻璃水平放置,在薄膜表面喷洒5ml无水乙醇,放置干燥4h。之后在450℃下煅烧6h,得到干燥的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见图1中由加入粘结剂到成功制备石墨烯/wo3/ag流程。图3描述出最终发明的各类物质排列、分布情况。

实施例2

步骤一,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将长和宽为10mm,厚25μm的铜箔放进石英管中(石英管内径为25mm,长1.5m),抽真空,通入氢气5分钟将空气排净,然后加热到1000℃,保持氢气流速为4sccm,使气压恒定在40mtorr,保持20min。

待温度和压力稳定后,通入38sccm甲烷,总压强为500mtorr,保持2h。

沉积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甲烷和加热,以50℃/h冷却到室温,铜箔上产生一层石墨烯薄膜。

将20ml浓度为0.01mol/l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溶液旋涂在石墨烯表面,然后将铜箔放置于100ml0.05mol/lfecl3溶液中,12h后,从fecl3溶液中捞出pmma/石墨烯薄膜并转移到ito导电玻璃(14*16*1.1mm))上,再旋涂50ml的pmma,然后用放置于100ml丙酮中,8h后,得到最终的石墨烯薄膜。

步骤二,三氧化钨(wo3)纳米粉体的制备:

将5g偏钨酸铵(amt)加入到100ml蒸馏水中,不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然后向溶液a中加入20ml分子量为8000的聚丙烯酸(paa)3ml质量分数为1%的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磁力搅拌10min使各组分在溶液中分布均匀,在80℃下放置3.5h,之后自然冷却1.5h,得到前驱体溶胶a。

将前驱体溶胶a置于烘干箱中,200℃条件下烘干10h,研磨后得到amt干凝胶粉体,然后将amt干凝胶粉体用一定频率的超声波震碎成细小粉体,在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真空退火处理(氧分压为10pa):退火温度为600℃,升温速率60℃/h,保温5h后冷却3h。最终得到干燥的wo3纳米粉体。

步骤三,石墨烯/wo3薄膜的制备:

将步骤二中制得的所有wo3纳米粉体加入到100ml异丁醇中,搅拌20min使粉体在溶剂中分布均匀,得到溶胶b;

将溶胶b均匀旋涂(6000r/min,30s)到步骤一得到的附着有石墨烯的ito导电玻璃上,在30℃下干燥20h,得到石墨烯/wo3薄膜。

步骤四,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

在附有石墨烯/wo3薄膜的ito导电玻璃表面喷涂20ml丙烯酸粘结剂,然后将其作为阳极沉淀电极,100g的ag靶作为阴极。平行放置于氩气(150pa)中,在两极板间加上300v的直流电压,维持1h,得到附着在阳极的石墨烯/wo3/ag薄膜。

令附有石墨烯/wo3/ag薄膜的ito导电玻璃水平放置,在薄膜表面喷洒5ml无水乙醇,放置干燥5h。之后在450℃下煅烧8h,得到干燥的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

实施例3

步骤一,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将长和宽为10mm,厚25μm的铜箔放进石英管中(石英管内径为25mm,长1.5m),抽真空,通入氢气5分钟将空气排净,然后加热到1000℃,保持氢气流速为6sccm,使气压恒定在40mtorr,保持20min。

待温度和压力稳定后,通入40sccm甲烷,总压强为500mtorr,保持2h。

沉积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甲烷和加热,以50℃/h冷却到室温,铜箔上产生一层石墨烯薄膜。

将20ml浓度为0.01mol/l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溶液旋涂在石墨烯表面,然后将铜箔放置于100ml0.05mol/lfecl3溶液中,15h后,从fecl3溶液中捞出pmma/石墨烯薄膜并转移到ito导电玻璃(14*16*1.1mm))上,再旋涂50ml的pmma,然后用放置于100ml丙酮中,8h后,得到最终的石墨烯薄膜。

步骤二,三氧化钨(wo3)纳米粉体的制备:

将10g偏钨酸铵(amt)加入到100ml蒸馏水中,不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然后向溶液a中加入20ml分子量为8000的聚丙烯酸(paa)3ml质量分数为1%的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磁力搅拌10min使各组分在溶液中分布均匀,在100℃下放置3.5h,之后自然冷却2h,得到前驱体溶胶a。

将前驱体溶胶a置于烘干箱中,300℃条件下烘干10h,研磨后得到amt干凝胶粉体,然后将amt干凝胶粉体用一定频率的超声波震碎成细小粉体,在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真空退火处理(氧分压为10pa):退火温度为600℃,升温速率60℃/h,保温5h后冷却3h。最终得到干燥的wo3纳米粉体。

步骤三,石墨烯/wo3薄膜的制备:

将步骤二中制得的所有wo3纳米粉体加入到100ml异丁醇中,搅拌20min使粉体在溶剂中分布均匀,得到溶胶b;

将溶胶b均匀旋涂(6000r/min,30s)到步骤一得到的附着有石墨烯的ito导电玻璃上,在30℃下干燥24h,得到石墨烯/wo3薄膜。

步骤四,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

在附有石墨烯/wo3薄膜的ito导电玻璃表面喷涂20ml丙烯酸粘结剂,然后将其作为阳极沉淀电极,100g的ag靶作为阴极。平行放置于氩气(150pa)中,在两极板间加上300v的直流电压,维持2h,得到附着在阳极的石墨烯/wo3/ag薄膜。令附有石墨烯/wo3/ag薄膜的ito导电玻璃水平放置,在薄膜表面喷洒5ml无水乙醇,放置干燥6h。之后在500℃下煅烧10h,得到干燥的石墨烯/wo3/ag复合光催化薄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